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否与世界维持一点悬念?
我喜欢「悬念」这两个字,它不像「想念」这么具象与明确的指涉,悬念所呈现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感受与情绪,那种自己与周遭万事万物若有似无之间,确确实实悬系住的关系。心中保有这种悬念,我们就比较容易从日常生活琐碎的事物中,体会到禅意。
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
有律禅师某天扣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慧海禅师回答:「用功。」
问曰:「如何用功?」
禅师曰:「饥来吃饭,睏来眠。」
这时,有律禅师好奇了,再问:「一切人都如师父用功否?」
禅师曰:「不同。」
问曰:「何故不同?」
禅师日:「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的确,许多人几乎不曾活在当下,好好感受周遭的一切,整个心思都是「生活在他方」,总在烦恼过去,担心未来。做这件事时想着另一件事;和这个人聊天时,却又挂念着下一个约会时间快到了;即使放假休息,又忍不住想着哪些事还没做。
或许是因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每天被时间追着跑,连带着在偶尔的空档或休闲时间也汲汲皇皇、心神不定,时时刻刻感觉到无法止歇的压力;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频频看表,担心着时间。因此,我们更要提醒自己,随时主动或刻意地让自己「偷得浮生半日闲」,静下心来,透过生理上的双眼和心灵之眼,重新感受周遭的一切,随顺意念去体会「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有位担任追踪动物足迹的「追踪师」在教导学生时发现:「多数人会错过发生在眼前90%的事物,他们注意不到、没有印象,只因没有生活在当下,而生活在未来——接着我该怎么做?再来我要去哪里?使自己变成绝缘体,无法看见周遭,无法与近身事物产生关联。我教导学生要观察,然后参与,先是身体的,然后是精神的,但这两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现代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很疏离,人与周遭的一切事物也非常疏离,主要原因除了世界局势变动剧烈所带来的焦虑不安之外,物质太丰盛、声光娱乐太刺激,都让我们无法安静下来;尤其手机声响彷若催魂铃,让人无所遁逃于天地之间,世界虽大,却无处能够单独安静地面对自我。
自然哲学家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曾说:「感受生活的质量,那是艺术最高的境界。」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每天创造独处的时光,即使只有短短十多分钟,尽量在简单的生活中拾回活在当下的感受。当我们愿意给自己一些时间与空间,才能开始真正看见人、看见自己。
摘自  李伟文/您拨的电话未开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种心态能对抗生活的无意义感,让更多「幸运」的事发生——
很有深度的人生感悟(值得收藏!)
慢慢地变老
焦迪卡禅师|| paññatti(概念)和paramattha(胜义谛)
30岁的职场路该怎么走?
以平常之心,接受已发生的事。以宽阔之心,包容对不起我们的人。以不变之心,坚持正确的理念。以喜悦之心,帮助须帮助的人。以放下之心,面对难舍的事。以美好之心,欣赏周遭的事物。以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以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