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该不该称赞孩子

心理学家:不该称赞孩子

行为目的——引起他人注意

有的孩子会穿着鞋爬上桌,将桌子踩得脏兮兮;有的孩子会在母亲想静下心读本书时,故意把电灯关掉又打开;有的孩子会在父母想要有自己的时间时,拚命大吼大叫;有的孩子会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发疯似地大吵大闹……这些孩子让父母必须整天都绕着他们转,被弄得精疲力尽。

阿德勒认为,这些孩子是在挑起权力斗争,他们只是想引起注意,不成为所有人的关注焦点就不肯罢休。

如果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注意,那么所有给予关注的动作,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会延续问题行为的存在,所以只能完全无视。有时候即使只是看一眼,都会被视为一种关注。

但如果只是无视,除了不能改变现状,有时还会让事态恶化。因为即使之前一直被责骂,至少还算获得了某种关注,现在却连这种关注都没有了。

因此,在无视孩子问题行为的同时,也要开始关注他的适当行为,这么一来,他的问题行为终究会慢慢减少。既然适当行为获得了关注,他就没有必要再用问题行为去引起注意了。

不称赞,别让孩子依赖父母的肯定

然而,这里所谓的「关注适当行为」,并不是指「称赞」。许多人以为不惩罚、不责骂,要关注适当的行为,就是要大力称赞,但事实并非如此。

举例来说,孩子将晚餐准备好了,全家人一起享用时,每个人吃一口就赞赏一句:「真好吃!你看,你也做得到啊!好厉害,你做得真是太好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拥有正常语言感觉的人,都不会感到愉快吧?

但是,所谓的「称赞」就是如此。它是有能者对无能者的评价,是由上而下给予对方的判断及评估,因此被当成下位者接受评价的人都会感觉很不愉快。

此外,关于信念的形成,或许孩子确实会把称赞他的人当成自己的伙伴,但是被称赞的孩子真的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吗?在被称赞的期间,孩子或许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伙伴,但他也会害怕,一旦没有造就父母期望的理想结果,父母马上就会抛弃自己。因此只要一失败,他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

遭到挫败的勇气

「追求卓越」和「自卑感」,是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

阿德勒曾说过,孩子们「虚张声势、张牙舞爪,好像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就能获得成功及优越感」。他们做出问题行为,并不是因为缺乏关爱,而是他们的勇气遭到挫败了。

阿德勒心理学将这种勇气称之为「甘于平凡的勇气」。因为缺乏甘于平凡的勇气,所以刚开始总是想要变得特别优秀;一旦不成功,就只能变得特别糟糕——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快获得「成功及优越感」。

原本需要努力与忍耐才能获得的东西,却不愿付出努力,只想靠着不听老师说话或丢板擦儿这样的行为获得他人的关注——实际上,他们也成功了。

阿德勒认为追求卓越是人类普遍的欲求,目的是希望摆脱无能力的状态(这也包括生物学上的意义,孩子认为自己属于弱势,与大人相比是较差的),与追求卓越相对的自卑感,对努力与成长来说都是健康正常的刺激。

问题是,虽然阿德勒认为追求卓越是人类普遍的需求,但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却不一定是人性的本质,也可能是病态的。阿德勒将这种「必须比别人更优秀」的虚伪优越感称之为「优越情结」,与之相对的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是为了掩盖自卑情结所产生的。

如何让孩子重获勇气

用鼓励取代称赞,只要共享喜悦、表达感谢

所以,大人们必须要思考,当孩子的勇气受挫了,要怎么给予鼓励,才能让他们重获勇气。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处罚、责骂或称赞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责骂)还可能让他觉得世上没有人是他的伙伴。

该怎么做、或者该怎么说,才能让他们重新获得勇气,依个人或状况而有所不同,我们也不可能找到一个「鼓励」的公式,但原则大概如下——

不称赞他们的行为,也就是不做任何评价,只和他共享喜悦、向他传达自己的心情,这样就能让他获得勇气。再小的事情都不要视为理所当然,试着对孩子说「谢谢」、「我很高兴」或「帮了大忙」。

有的父母会说,他们完全找不到可以对孩子说谢谢的场合,因为他们的孩子完全没有优点,从早到晚只会做坏事。

又或者,父母只会在孩子表现特殊时才给予关注,于是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必须变得特别。做得到的孩子为了获得感谢,会努力做出适当的行为;但没办法变得特别——象是考到好成绩——的孩子,或许就不再做出适当的行为。这时,感谢就变成了称赞,当孩子开始期待大人的感谢,就会出现和称赞相同的弊病。最后,孩子可能会对这样的鼓励产生依赖,但我们希望的是:孩子能成为一个即使没有人鼓励、没有人提醒,也仍然能坚持信念的人。

鼓励如果是发生在以下的情形,就等同于无效——在孩子做出适当行为时,想着这次向孩子道谢了,下次他说不定也会做出相同的适当行为。这种「别有居心」的做法,基本上不能称之为鼓励,因为鼓励应该是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不应该还期待「下一次」。

为了避免误用的危险,我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存在」——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不是他做了什么事,而是他的「存在」就已足够让我们快乐。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很可能就会在脑中将孩子或他人描绘成某种理想的形象,例如只有乖乖听话、从不顶嘴才是好孩子,这样眼前存在于现实中的孩子,就会变得不理想、不完美。

因此,我们必须把那种自以为是的理想从脑中剔除,只关注眼前的孩子。不是将孩子与自己想象中的理想形象做比较,而是关注孩子活生生就在眼前这个事实。只要孩子「活着」,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喜悦,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加分。这么一来,感谢的话语自然就能说出口,成为鼓励孩子的动力。

在对等存在中,人们才能互相协助与鼓励

我们必须自立,但这并不是要我们只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因为不和他人合作,我们也无法存活。自己能做到的事,当然要自己解决,不要依赖他人;但如果这件事困难到自己无法因应,就可以接受他人的帮助。相对的,我们也可以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提供协力。

只有处在对等的横向关系中,我们才能彼此协助、互相鼓励,除此之外的人际关系都不可能做到「互相协助」。因为那些所谓的「协助」会变成多管闲事的干涉,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并没有把对方当作是对等的存在。虽然大家都能理解「处于对等的横向关系」这句话,事实上却很难做到,因为人与人一旦面对面,就会反射性地去判断自己属于上位或下位,这是人类的习性。

曾经有位朋友在听过「不称赞」的理论后大加赞同,转头却对身边的一位小朋友说:「你好厉害啊!」我对他说这就是称赞,他竟然回答:「别人家的孩子称赞一下有什么关系?」让我十分惊讶。我告诉他:「如果是我,我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你评价。」然后他又问:「那么几岁的孩子才能称赞?」我回答:「这和年龄没有关系,无论几岁的孩子和我们都是对等的地位,用这种上对下的态度称赞一个人,是不对的事情。」

在横向连结里,无需炫耀优秀或证明自己

在阿德勒流传至今的各种轶事中,最常见的就是他很容易与孩子及年轻人建立对等的横向关系。

某天,火车里有个五岁孩子因为不耐烦而闹起脾气,接着还大声哭起来。他年轻的母亲非常困扰,一直安抚着他、要他停止哭泣,最后还威胁要打他,但孩子不仅没停止,还反抗似地越哭越大声。刚好在火车里的阿德勒,于是将一部玩具火车放在手掌里逗他、还和他说话,被对话吸引的孩子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大家现在应该可以了解这个孩子哭泣的目的——他是个「抗争的孩子」。而这里要关注的是阿德勒的态度,他和孩子的母亲不同,非常冷静地对待孩子,同时认真地和他对话。如果因为对方是孩子就威吓或看轻他,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

如果与他人都能维持横向关系,就不需要努力去让自己看起来更好;在横向关系之中,完全不需要炫耀优秀及展现自己。阿德勒认为,一旦觉得自己必须证明什么,很可能就会矫枉过正。

书籍简介 

抛开过去,做你喜欢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
    原文书名:アドラー心理学入门──よりよい人间関系のために
    作者:岸见一郎
    岸见一郎 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目前仍居住于此。高中时期便立志成为哲学家,就读大学时更曾多次前往教授自宅与其论辩哲理,在京都大学研究所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期满后退学。除了専攻哲学(西洋古代哲学,特别是柏拉图),更于1989年开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发表多篇阿德勒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相关著作、并从事演讲活动,目前为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证心理师及顾问。译有阿德勒的著作《个人心理学讲义》、《人为何会罹患精神疾病?》,并着有《阿德勒:走过人生关卡的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等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有勇气变得幸福吗?
跟阿德勒学育儿
关于教育,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怎样能幸福地过一生?不妨,听听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建议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内容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