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这是人们曾经用来形容北大荒的一段佳话。

北大荒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具体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的广大荒芜之地。如今的北大荒实际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

据相关历史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即是蛮荒之地,这里气候恶劣,风雪肆虐,沼泽遍布、荆莽丛生、猛兽成群。

历史上因种种原因该地始终无人开垦,致使千里望去,荒原茫茫,人迹罕见,人称北大荒。

彼时的北大荒虽人烟稀少,但却草塘遍野,芦苇飘荡,是各类珍惜野生动物的天堂。

当年作家聂绀弩在下放此地时曾有过相关描述:

“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何物水边爬?四脚蛇,哈士蟆……山中霸主熊和虎……毒虫猛兽美家乡……一年四季冬最长。”

就是在这片荒芜的黑土地之上,人们创造了巨大的人间奇迹。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加之人口剧烈增长,吃 饭问题日益成为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当时情形下,不得不靠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

北大荒具有肥沃的黑土地资源,除此,北大荒还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下水量众多,地表江河纵横,且自然降水充沛,故极为适宜大规模发展农业。

在经过实地考察后,国家决定开始对其进行有组织开发。

自1958年开始,来自祖国各地的数万名革命干部、解放军官兵、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满怀建设祖国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开发北大荒的事业中来。

他们虽出身不同,年龄参差不齐,职业千差万别,但他们来到北大荒后,皆是挽起裤腿,躬下身子,爬冰卧雪,排干沼泽,披星戴月,开垦荒原。

经过近五十多年,几代人的接力长征,他们在北大荒建立了数量、规模庞大的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为新中国生产输送了大批粮食。更是把过去鸟兽出没,人迹稀少的北大荒变成了闻名全国富饶美丽的北大仓。

不得不承认,北大荒的开发确实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这里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满足了国家对粮食的急切需求,在这一点上,北大荒确实功不可没。

但人类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但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河北的塞罕坝地区曾是一个真实的例子。清末由于当地人对塞罕坝大规模的林木砍伐,开垦种植,致使塞罕坝生态遭到巨大破坏,沙化日益严重,最终昔日的富庶之地成了寸草不生的荒漠高原。

同样,由于过度无限制的开垦、排水及捕猎亦使北大荒的原始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改变,并造成了巨大破坏。具体表现有:

[1]、北大荒湿地面积减少了近80%。

[2]、土地沙化、流失严重,旱灾水灾开始频发。

[3]、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被迫迁徙他乡,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不仅如此,该地环境亦开始变得恶化,灾害开始增多。如此一来,昔日肥沃富饶的土地开始变得日渐贫瘠。

北大荒位于中俄边境,以黑龙江为界河,站在黑龙江边上就能看到对面的俄罗斯,一眼望过去那边森林覆盖,郁郁葱葱,一点人为的破坏都没有。而我们这边已经是荒山秃岭,被过度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提起北大荒,我们得回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北大荒由于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成为了一些珍稀野生动物竞相栖息的天堂,是一片纯自然区域。

不过,,在那个年代,正是中国人口数量急速攀升的时候,而当时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填饱肚子成为了当时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无奈之下,不得不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产量,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开荒变田确实为解决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北一到春天漫山遍野都开着达达香,这种花特别香,花叶碰到手上,香味经久不衰,他们开起来热烈奔放,就像东北人的性格一样。

随着树木被砍光,到了春天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盛况,那只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美好回忆。东北还有一种桔梗花,它的根可以用来做凉拌菜,非常好吃,随着过度开采, 山上只能零零星星的见到一两朵,再也看不到成片的桔梗花。

凡事有利必有弊,过度的开荒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大自然开出的无情罚单,连黄土层也由七八十厘米厚变得仅剩二三十厘米。这一系列的变化引起了当地人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出现大家不想看到的其他后果,当地决定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自然生态。

为恢复北大荒原始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末,国家开始做出重大调整,决定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人类虽然创造不了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然环境,退耕还荒、保护黑土地、防止湿地流失等,成为了人们新的奋斗目标。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北大荒”又恢复了往昔的生机,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丹顶鹤、马、鹿等动物又出现在了这片天堂里,自由的翱翔、奔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奋力开荒到停止开荒,再到大规模还“荒”。这既是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的巨大转变,也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北大荒的变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得到重新回归,使北大荒的的草更绿、水更蓝、云更白……

使“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优美富庶画面,逐渐再现北大荒,再现水丰林美、鸟鸣鹿欢的原始风貌,再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画卷。

当初开垦北大荒,只是资源短缺的一种无奈之举。之后退耕还荒,则是一种长远的举措,旨在让青山碧水、绿草蓝天、沃野良田和谐共存,为后人制造并留下一个健康、自然的生存环境。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辛苦开垦半世纪的北大荒,为何21世纪要退耕?粮仓会受影响吗?
中国最大粮仓北大荒,辛苦开垦半世纪,为何要退耕还“荒”?
开垦了半个多世纪,北大仓要退耕还荒,几百亿斤粮食为何不种了?
我国最大粮仓北大荒,辛苦开发半个世纪,如今为何要退耕还“荒”
当年国家组织大量人力开垦北大荒,现在北大荒为何要退耕还荒?
青春激昂北大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