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唐科举之戏闻
科举制度,单就选官而言,以考定终身,的确要比此前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要公平一些。寒门子弟,只要有才学,及第的可能性大增。但是,唐朝的科举,还是有往昔察举制度的遗风,执掌文柄之人,为了让自己的选拔更合理一些,可以接受名人的推荐,而这些名人,往往是达官显贵。因此举子们为了让人推荐,在考前往往要行卷,即把自己以前的作品,包括写的传奇故事,送给这些名人,显示自己的才华。
这样的推荐,在社会氛围尚好,名人爱惜羽毛和名誉,大家大体上能出于公心的情况下,作为科举制度的场外补充,无疑对于官场选拔人才,是有益的。但是,这样的推荐,毕竟很不严谨,给了有心作弊之人,较大的空间。只要社会风气变了,这样的做法,就成了营私舞弊渊薮。
唐人笔记里,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宰相裴坦,在做礼部侍郎的时候,曾主持一届的科举考试。然而,他的儿子裴勋和裴质,替他当家,安排科考的名次,自然,能上榜,尤其是排在前列的,不是达官显贵的公子,就是纳了巨额贿赂的。恰好,裴坦有个来往密切的老僧,经常出入他们家,由于太熟了,裴坦的两个儿子,作弊的时候,也不避这个老僧。
老僧有一个同乡,此时也来应考,但对于这样的一个科场氛围,十分的头疼,来见老僧时,长吁短叹的。老僧就问他,你想考上吗?同乡说,当然想,老僧说,我来试试,给想想办法。待了一会儿,又问同乡,你如果想一举成名,得拿第几名才行?同乡说,至少得前八名。
第二天,老僧再次来到裴坦家,见到裴的两个儿子,就对他们说,你们两个干的好事,我可是都看见了,到底是侍郎主考,还是你们主考?及第之人,都出自权贵之门,这怎么能行!两人顿时慌了,害怕老僧告发他们,就问老僧,你想要什么?老僧说,我什么都不想要,但我有一个同乡,此番也来应试,你们录取了他,我就把事儿搁过去不提。两人连忙答应了。但老僧又说,得给个前八名。两人有点犯难,但是,想了想,还是应允了。于是,老僧的乡人,竟然高中第八名进士。
想想看,当年多么严肃的抡才大典,竟然像儿戏一样,可见当年科场之风气。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恰巧就是第八名
名人歪诗
会馆与科举
一个进士之乡,名人辈出的山清水秀之地,现籍籍无名泯然于众!
名落孙山
宋代皇帝的执政理念是什么?又怎样看待科举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