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吴 

  商君、李斯破坏封建之际,吾国本有由宗法社会转成军国社会之机;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推原其故,实家族制度为之梗也。

  《钩命决》记孔氏之言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孟子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故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董仲舒云:“孔子明得失、差贵贱,反王道之本。故曰,《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然孔子之修《春秋》,最为后世君主所利用者,不外诛乱臣贼子、黜诸侯、贬大夫、尊王、攘夷诸大端而已。盖孔氏之志,诚如荀卿《儒效篇》所谓“大儒之用,无过天子三公”,宜其言如此。至其所作《孝经》,多君亲并重,尤为荀卿“三本”之说所从出。《开宗明义章》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唐玄宗注云:“言教从孝而生”。其教之最要者曰:“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玄宗注云:“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于立身。”《士章》曰:“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圣治章》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五刑章》曰:“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正义》云:“言人不忠于君,不法于圣,不爱于亲,皆为不孝,大乱之道也”。《广扬名章》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详考孔子之学说,既认孝为百行之本,故其立教,莫不以孝为起点,所以“教”字从孝。凡人未仕在家,则以事亲为孝;出仕在朝,则以事君为孝。能事亲,事君,乃可谓之为能立身,然后可以扬名于世。由事父推之事君事长,皆能忠顺,则既可扬名,又可保持禄位。居家能孝,则可由无禄位而为官。然孝敬忠顺之事,皆利于尊贵长上,而不利于卑贱,虽奖之以名誉,诱之以禄位,而对于尊贵长上,终不免有极不平等之感。故舜以孝致天下,获二女,而巢父、许由不屑为之;孔氏不废君臣之义,而荷篠丈人则讥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视同游民;此又尊贵长上之所深忌畏恶。而专制之学说有时而穷,于是要君非圣者,概目之为不孝,而严重其罪名,以压抑束缚之曰:“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自是以后,虽王陵、嵇绍之徒,且见褒于青史矣。“孝乎惟孝,是亦为政”,家与国无分也;“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君与父无异也。推而广之,则如《大戴记》所言:“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无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盖孝之范围,无所不包,家族制度之与专制政治,遂胶固而不可以分析。而君主专制所以利用家族制度之故,则又以有子之言为最切实。有子曰:“孝弟也者,为人之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其于消弭犯上作乱之方法,惟恃孝弟以收其成功。故刘宝楠云:(《论语正义》)“作乱之人,由于好犯上;好犯上,由于不孝不弟。故古者教弟子,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皆令知有孝弟之道。而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又令知有事长上处朋友之礼。故孝弟之人,鲜有犯上。若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知为必无之事,故曰,未之有也。曾子《立孝篇》云:‘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是言孝弟之人,必为忠臣顺下,而不好犯上,不好作乱,可无疑矣。”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而不可动摇。故潘维城云:(《论语古注集笺》)“作乱者,《礼记》云:‘事君: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郑注,‘乱,谓违废事君之礼。’有子此言,盖兼乎《孝经》《春秋》之义。孔子道在《孝经》,取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最重之事,顺其道而布之天下,封建以固,君臣以严,守其发肤,保其祭祀,无奔亡弑夺之祸,即有子所云孝弟之人不犯上不作乱也。使人人不犯上作乱,则天下永治矣。惟不孝不弟,不能如《孝经》之顺道而逆行之,是以子弑父,臣弑君,亡绝奔走,不保宗庙社稷。是以孔子作《春秋》,明王道,制叛乱,明褒贬。《春秋》论之于已事之后,《孝经》明之于未事之先,其间相通之故,则有子此章实通彻本原之论。”其主张孝弟,专为君亲长上而设。但求君亲长上免奔亡弑夺之祸,而绝不问君亲长上所以致奔亡弑夺之故,及保卫尊重臣子卑幼人格之权。夫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似平等矣;然为人子而不孝,则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于父之不慈者,固无制裁也。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似平等矣;然为人臣而不忠,则人臣无将,将而必诛;于君之无礼者,固无制裁也。是则儒家之主张,徒令宗法社会牵掣军国社会,使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

  “满清律例”,“十恶”之中,于“大不敬”之下,即列“不孝”,实儒教君父并尊之旨。顾其所列“父母在别籍异财”,“居父母丧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父母丧匿不举哀”诸条,“新刑律”皆一扫而空之。此即立宪国文明法律与专制国野蛮法律绝异之点,亦即军国社会与宗法社会绝异之点,而又国家伦理重于家族伦理之异点也。共和之政立,儒教尊卑贵贱不平等之义当然劣败而归于淘汰。顽固锢蔽之士大夫,虽欲守缺抱残,依据“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之学理,尽其三年无改之孝,而终有所不能。何也?吾国领事裁判权所以不能收回,实由法律不良之故。法律之所以不良,实以偏重尊贵长上,压抑卑贱,责人以孝敬忠顺,而太不平等之故。今年九月,荷兰海牙和平会修改“万国法典”之期,驻荷公使魏宸组电请将民国已颁未颁之法律从速编订,提交该会,加入“万国法典”,以便收回领事裁判权。故使吾国法律不加改正,与立宪国共同之原则违反,则必不能加入,而丧权辱国,独立国所无之领事裁判权,永远不能收回。若欲实行加入,固非儒教之旧义、满清之律例所克奏效,断断然也。

  孟德斯鸠曰:“支那立法为政者之所图,有正鹄焉:求其四封宁溢,民物相安而已。然其术无他,必严等衰,必设分位。故其教必辩于最早,而始于最近之家庭。是故支那孝之为义,不自事亲而止;盖资于事亲,而百行作始。彼惟孝敬其所生,而—切有近于所生,如长年、主人、官长、君上者,将皆为孝敬之所存。自支那之礼教言,其相资若甚重者,则莫如谓孝弟为不犯上作乱之本是已。盖其治天下也,所取法者,原无异于一家。向使取父母之权力势分而微之,抑取所以致敬尽孝之繁文而节之,则其因之起于庭闱者,其果将形于君上。盖君上固作民父母者也。”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如造穹窿然,去其主石,则主体堕地。

  庄子《盗跖篇》,直斥孔丘为“鲁之巧伪人”,谓其“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侥幸于封侯富贵。”大揭其借孝弟以保持禄位之隐衷于天下后世,真一针见血之言。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庄子《天运篇》谓“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盖已深悉儒家标举孝弟之真谛,故意极非之。至《商君书》《去强篇》直谓“国有礼乐孝弟,必削至亡”;《靳令篇》直以礼乐孝弟等于六虱;即宋儒谢上蔡,亦言“孝弟非仁’’,合于庄子。此岂皆悉属颛蒙而毫无所见者哉?是故为共和之国民,而不学无术,不求知识于世界,而甘为孔氏一家之孝子顺孙,挟其游豮怒特蠢悍之气,不辨是非;囿于风俗习惯酿成之道德,奋螳臂以与世界共和国不可背畔之原则相抗拒;斯亦徒为蚍蜉蚁子之不自量而已矣!

  明李卓吾曰:“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而孟轲之辟杨墨,亦曰:“杨氏为我,是无君;墨氏兼爱,是无父。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仍以君父并尊,为儒敬立教之大本。夫为我何至于无君?兼爱何至于无父?此不合论理之言,学者早已讥之。而今世民主之国,概属无君,岂皆如孟轲所诋为禽兽者乎?使孟轲生今日,当慨禽兽之充塞于世界,抑将爽然自悔其言之无丝毫价值也?

  或曰:子既不主张孔氏孝弟之义,当以何说代之?应之曰:老子有言,“六亲不和有孝此。”然则六亲苟和,孝慈无用,余将以“和”字代之。既无分别之见,尤合平等之规,虽蒙“离经叛道”之讥,所不恤矣。

(原载1917年2月1日《新青年》2卷6号)

儒家主张阶级制度之害

吴虞

  满清时,京师大学堂监督刘廷琛者,素主“三纲”之说。杨度在谘政院演说忠义之衰由于孝悌,刘大非之,诋杨为少正卯,宜加两观之诛,大有息邪说,正人心,觊觎两庑特豚之意。然吾于其奏疏中“欧美主耶教,重平等;中国主孔、孟,重纲常”数言,谓足证东西教义之优劣。盖耶教所主,乃平等自由博爱之义,传布浸久,风俗人心皆受其影响,故能一演而为君民共主,再进而为民主,平等自由之真理,竟著之于宪法而罔敢或渝矣。孔氏主尊卑贵贱之阶级制度,由天尊地卑演而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官尊民卑,尊卑既严,贵贱遂别;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所谓“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几无一事不含有阶级之精神意味。故二千年来,不能铲除阶级制度,至于有良贱为婚之律,斯可谓至酷已!守孔教之义,故专制之威愈衍愈烈。苟非五洲大通,耶教之义输入,恐再二千余年,吾人尚不克享宪法上平等自由之幸福,可断言也。

  或曰:孔、孟之书,未尝无公平之理。不知尊卑贵贱之阶级既严,虽有公平之理,亦断不能行。此考之于历史易知也。《荀子·宥坐篇》记孔氏诛少正卯之言曰:“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尹谐、潘止、付里乙,杨倞注:“事迹皆未闻。”而就管叔、华仕、邓析之事迹推之,则据近世文明法律,固无可诛之道,然七子者皆不获免,此则以尊贵治卑贱,竟无学说异同,政治犯之可言,何公理之得伸耶?又据范家相《家语证伪》云:“少正卯一事,即以《论语》证之,可见其非。夫子对季康子患盗曰:‘子为政,焉用杀?’岂身甫执政,先杀少正卯以立威哉?据称少正卯闻人之伪,不过褫其鞶带,甚则投之远方,已足蔽辜,初无死法,乃以是为爰书,遽杀之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鲁君与季氏,其何以堪?即臣庶亦不服也。若其人别有乱政之实,何以不为子贡明言之?”然此非但《家语》之失也。北齐刘昼曰:“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同时,孔子门人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夫门人非不知孔子之圣也,亦不知少正卯之佞。子贡曰:‘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何以先之?’夫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云云。其言未知何本,如所言似子诛少正卯,以其欺世盗名故耳,然总非圣人作用。”是少正卯之诛,儒教徒亦不敢竟以为是。盖孔子之七日而诛少正卯,实以门人三盈三虚之私憾,所以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梁任公亦谓此实孔氏之极大污点矣。自孔氏演此丑剧,于是后世虽无孔氏,而所诛之“少正卯”遍天下。至明思宗,亦以“少正卯”斥黄道周,几不免于死。作俑之祸,吁可悲也!今满清已亡,君纲早绝,而刘廷琛不闻远希王蠋,长揖齐夷,斯亦可谓“色厉内荏”,深愧当日道学家主持纲常名教之门面语矣!

  盖孔氏之徒,湛心利禄,故不得不主张尊王,使君主神圣威严,不可侵犯,以求亲媚。而当时之人格高洁如沮溺之流,皆鄙夷不屑,观微生亩“丘,何为是栖栖者欤?毋乃为佞”之言,及孔氏“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之语,则孔氏之谄佞,当时固暴著于社会矣。

  夫孔氏对于尊卑贵贱之态度,于《乡党篇》记之特详。其种种面目,变幻不测,虽今日著名之丑角,亦殆难形容维肖,诚可为专制时代官僚派之万世师表者也!韩子《外储说》:“仲尼曰:‘与其使民谄下也,宁使民谄上’”,孔氏之主张,固如此矣。然孔氏尊卑贵贱之见,深中于心,则尤不止此。《家语·子路初见篇》曰:“孔子侍坐于哀公。赐之桃与黍焉。孔子先食黍而后食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公曰:‘黍者所以雪桃,非为食也。’孔子对曰:‘丘知之矣。然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果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之下者,是从上雪下,臣以为妨于教,害于义,故不敢。’公曰:‘善哉!’”(《韩非子·外储说》同)余谓此如《世说新语》载“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干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尽。既还,婢擎金澡盆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著水中而饮之,谓是干饭。群婢莫不掩口笑之”。其纰漏与孔氏正同。夫乡里小人初入餐馆,不辨刀叉之用,本无足异。而孔氏于桃黍之微,亦必强借贵贱上下之义以自饰其陋,而公然面谀;哀公亦勉强称善,不欲穷人。王闓运谓以名尊孔氏而师之者,犹哀公之诔丘,哀公殆已知儒可以为戏而不可用矣!

  且孔氏生平,动以礼自文,故当其问礼于老聃,而老子即以“其人与骨皆已朽”谕之。又于《道德经》深斥“礼为忠信之薄,乱之首”。今《礼记》多引“吾闻诸老聃”之言,大抵皆孔氏所闻而得之语,然其失老子之本意则远矣。

  呜呼!孔、孟之道在“六经”,“六经”之精华在“满清律例”,而“满清律例”,则欧美人所称为代表中国尊卑贵贱阶级制度之野蛮者也。好学深思之士,试研究之!

  自孔氏诛少正卯,著“侮圣言”“非圣无法”之厉禁;孟轲继之,辟杨、墨,攻异端,自附于圣人之徒;董仲舒对策,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氏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韩愈《原道》,“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之说昌;于是儒教专制统一,中国学术扫地!观顾炎武谓“韩文公起八代衰,若但作《原道》,《谏佛骨表》,《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诸篇,而一切谀墓之文不作,岂不诚山斗乎?”张尔歧记六祖衣钵传自达摩,藏广东传法寺;衣本西方诸佛传法信器,钵则魏主所赐;嘉靖中,庄渠魏校,督学广东,取衣焚之,钵碎之,旷代法物,一朝沦毁。明李卓吾以卑侮孔、孟,专崇释氏,为张问达所劾,逮死狱中,所著“焚书”,两次禁毁,言论出版皆失自由。则儒教徒之心理与犷悍可以想见。谬种流传至今日,某氏收取章太炎“诸子学略说”,烬于一炬,而野蛮荒谬之能事极矣!

  呜呼!太西有马丁路德创新教,而数百年来宗教界遂辟一新国土;有培根、狄卡儿创新学说,而数百年学界遂开一新天地。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已!吁!

(原载1917年6月1日《新青年》3卷4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孔子家语》卷30五刑解诗解1制度知止明丧祭民孝朝聘明义乡饮酒礼明长幼序
三皇五帝“制五刑而不用”的“至治”是如何达到的?
道德型的鲁国人
孝道三、古圣贤铭言
中药无贵贱尊卑之分,而贵在应!(药对速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