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文学为何没有力量?

今天文学为何没有力量?

 

[摘要]今天的文学就如《非诚勿扰》节目中一说爱好文学就被全部灭灯一样,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被灭灯”的废物。

11月16日上午,一场由长江文艺杂志社举办的以“文学的力量”为主题的作家、评论家对话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著名作家、评论家韩少功、张炜、毕飞宇、张新颖、曹元勇、刘继明、李云雷等法国文学周嘉宾,以及2015年长江文艺年度笔会邀请作家女真、弋舟、东君、徐则臣、王凯、东君、张楚、阿袁、郑小驴、胡学文、赵瑜、须一瓜、徐则臣、黄昱宁和腾讯总监张英、以及来自湖北省地市州的作家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

对话会由湖北省作协主席、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主编方方主持。与会嘉宾就“文学的力量”这一主题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说,什么东西有力量?有的人是因为它有力量爱它,而有的人是因为它柔弱才爱。文学亦然,有的文学是对有力量的东西去崇拜追求产生力量,有的文学却是对一些柔弱的、没有势利关系的东西的追求而变得有力量。方方接着说,有时候一首诗可以唤起民众,而有时候很多文学的声音发出来都没有动静。

图中发言人为方方

湖北省作协副主席刘继明说,在现在这个价值多元、讯息更新快的时代找到一个公共议题进行讨论是很困难的,会有无从下手的茫然感。他认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一是“个人”,

从以前的“人民”转到了现在的“个人”,人的处境和意义有所窄化,失去了社会的广阔度;二是“经验”,从以前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到现在表现个人身体、情感的经验,而斩断了跟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复杂关联。他还引用爱默生和马尔库塞的话说,工业文明以后,人越来越成为局部的人,单向度的人。刘继明认为现实世界是碎片化的,文学要逆向而行,有整体思维和视野,要在这两个时代关键词上重新审视文学创作,重新出发,才能找到自己的方位和力量。

李云雷说,在今天怎么发掘文学的力量是个问题。以前的观念都成了一种无意识,对现在会产生笼罩性影响。另外,个人的、日常的生活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关键是很难将之历史化、相对化、艺术化,从中看到与时代、与世界的联系。而今天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是这些变化、看法还没组织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图中发言人为李云雷

韩少功认为文学的语境变化太大。以前的文学的吸引力很大,可能会应者云集,会是社会的神经中枢,会有人在征婚广告中用“爱好文学”来增加吸引力,都给人文学很有力量的感觉;但是今天的文学就如《非诚勿扰》节目中一说爱好文学就被全部灭灯一样,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被灭灯”的废物。文学丧失了对其他领域的发言权,社会的认知功能、娱乐休闲、道德教化都不需要文学,现在的文学被边缘化,显得没有多少力量。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作家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失去方向,格局就会变小,心胸就会狭窄,会去计较一些个人的利益。信息社会表面上欢欣鼓舞,实际上带来的风险很大。很多信息于写作而言都是大量二手、三手信息,不是亲历的、切肤入骨的感受。如果把它当作写作资源,可能会进入一个巨大的风险区,大部分是泡沫、狗血、八卦,对创作不一定是个利好。他认为这是一个写作特别艰难的时代,如果保护自己的写作,使之有一点力量不是很容易的。

韩少功

张炜在会上先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他的作家朋友在接待欧洲翻译家的时候,因为不能接受对方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言论拒绝合作;一个是在库切的书中读到艾略特在受邀演讲谈刚刚爆发的二战的时候,对这个重要事件只提了一句,他主要讲的却是维吉尔,是基督教文化滋养下文学的无与伦比的意义。他从库切与艾略特这两位作家个人化的独特表述中,得到启示,认为文学不仅要关注大的事件,但也应关注“人”,没有个人就没有文学,当下许多作家的叙述语调都相似,内容、表述、价值观都一样,读者失去了阅读兴趣。他认为一个人做文学,面对复杂的事情,需要一定距离,在安静的思考中蓄养一种内在的气度:谦卑、安静、自信。他从改变作家置身的四个环境进行阐述:一是语言环境,各种相似的、肤浅的文字表述对语言就是一种和平演变,这样的语言环境会把一个作家毁灭,所以要有警惕;二是思想环境,要关注对人类产生影响的重要思想,不关心就会被一些低劣的思维环境所侵蚀和同化,不能有高度;三是自然环境,它对人的改变和决定意义太大了,地理空间还会影响到生理空间,让人不能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下看到地平线;四是艺术环境,现在大量低劣、低俗的娱乐方式和艺术环境对个人的损害太大。张炜说,这四个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哪怕稍有改变,文学就会变得有些力量。

会议现场

毕飞宇说文学的力量就是能让他安心,可以提醒生命的存在感,让生命变得更有效。所以他愿意写作和阅读。他说自己对“力量”一词比较敏感、喜爱,因为每天都要在健身房碰到。力量本身会带来力量,让人体会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东西,让人没有任何理由就变得很愉快。而当文学的力量在身体发生作用的时候,会让自己变得很安静、澄澈,就像人被摁住,可以特别做自己的主,让血液以人渴望的速度去流动。他认为文学的力量也许太看重向外、向上的向度了,还可以向下、向内,让文学的力量把整个身体包裹起来。文学赋予力量的时候,我们也在巨大的付出。文学和我们相亲。他还讲到小时候父亲为了让他安静作业而坐在门口盯着他,现在却是提醒久坐写作的他适当运动而坐在门口。

毕飞宇

阿袁从个人写作出发,谈到文学是个人的,没有大一统的,它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对她而言,文学也许不是勾践剑,而是绣花针,是勒克莱齐奥所说的“完美的平庸”,是细节之美,并希望自己可以写出平庸的诗意。

赵瑜比较关注欧洲同龄人的写作,认为在这方面中国不缺才气,也有写作的野心,但可能欧洲青年作家的关注点更高,有的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而社会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直向前的,有时会经历“文明的倒退”,比如以前的“文革”,今天的“ISIS”,这都是文学面临的生存语境。

徐则臣认为有力量的文学有介入现实的能力,但更激励人心的是看到有区别过去文学的新力量。它不一定很成熟,但有新的突破。他认为代际写作的提法于文学史而言是无效的,他期待后面的作家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去呈现一种新的力量,有意识地跟别人的写作区别开来。文学的力量在于文学之外作家所能呈现的东西。

须一瓜引用木心的话说,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力量是动物性的,文学的力量是植物性的,而最终后者可能覆盖前者。丘吉尔也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文学的力量于她而言就是沉默者对沉默者的陪伴。

弋舟从自己新写的小说《平行》切入,谈了自己写作与自我、现实的关系。东君从语言历时的角度谈了汉语的演变,认为汉语在古代是雅言,到白话文写作后演变成一种“杂糅”语言,也是从雅向俗的转变,1949年以后,出现了语言的粗鄙化现象,到1980年代以后,语言才开始纯化。他说,对于语言,我们需要不断消化的力量,需要一个庞大的胃用自身的力量去纯化。

葛水平引用说,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好好保护这个国家的语言,它可能成为打开监狱的钥匙。她认为文学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滋养的力量,文学的力量是让自己越来越安静。文珍发言说,文学的力量对自己来说可以抵抗人世的虚无,对抗复杂难解的人生;是对外界的回应,所谓新闻止步的地方,文学开始,它是可以穿越现实、抵达人心的。

女真、胡学文、黄昱宁等其他作家也纷纷发言,就“文学的力量”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和对话。整个会场名家云集,气氛热烈。(吴佳燕根据发言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戈迪默:写作与存在(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
中国作家“缺心眼”自然无缘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讲堂 ‖叶兆言:写作真的非常简单,就是,写
亭台 | 腹有诗书,心有天下
文学——生活的智慧、勇气和力量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作家梅子涵这样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