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的煎服方法
汤剂为我国传统中医药最古老的制剂方法,它能满足中医辨证施治需要,充分发挥药物配伍的综合作用。作为中医治病的最常用剂型一直沿用至今,除了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外,还与汤剂自身的特点有着重要关系。但煎熬汤剂必须遵循一定的方法,才能煎出高质量的药汁,否则会影响到疗效,甚至会对身体产生其它影响。以下就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作简要介绍。1.煎药以瓦罐和砂锅为好,最好不用铁锅、铝锅及铜器。煤气灶也可以煎药,但必须有人守候。
2.将中药装入瓦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时,再把水加到比药面高1~2厘米(约一巴掌厚),并将药袋打湿、挖孔盖在罐口上。
3. 先用武火(大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小火)煎煮,保持在微沸状态。一般要求“平煎”,就用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30分钟,若要求“轻煎”就煮15分钟,要求“浓煎”,则煮45分钟以上。4.一副中药应煮3次服3次,每次煎煮方法一样,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每次喝大半碗(约4两或200毫升),一副中药服1天。
5.在煎药过程中,应用筷子不断搅动,以防煮糊。煎药时间不宜过久,切不可如同熬鸡汤一样长时间煎煮,加水也要适量,不要煮一罐子水喝一天。
6.有些中药煎法比较特殊,应遵医嘱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另炖、烊化等方法煎煮。如阿胶的正确用法是取阿胶一块,放在不锈钢锅中,添少量水,加热烊化后兑入熬好的药汁中服用;也可将阿胶放在瓷碗中,加水少量,煮饭时蒸化后服用。
7.若白天没时间煎药,可利用早上或晚上空余时间,将中药分三次全部煎出。具体方法是第一次加水煎好后滗出来,第二次加水煎好后又滗出来,第三次加水煎好后再滗出来。把三次煎出的药汁混匀,夏天放在冰箱里,冬天放在保温杯中,分次服用,外出时还可用茶杯带上。
总之,临床上中药煎剂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汤剂的制备是否合理,如煎煮中药的容器、水量、火候、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1],均可直接影响到中药有效成份和辅助成份的溶解。《医学源流论》有:“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的告诫,明代李时珍亦说:“凡服汤液,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2]中药疗效与煎服方法有着很大关系,医务人员,特别是司药、护理人员必须了解煎服方法,尽量做到遵古炮制,从而提高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煎服常识知多少
经方汤剂煎煮以及服用方法—Earls360
中药煎煮方法释疑解惑
中药汤剂的煎煮服药方法(谢英彪教授)
煎药?
中药的煎煮及服用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