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建筑的屋面

古代建筑的屋面

在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中屋面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外型特征,由于屋面的特殊魅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屋面就其功能来说无非是遮风避雨、防晒,这些功能任何国家的坡屋面也都解决了这个问题。可是坡屋面在中国赋予了更多的艺术使命,使它脱颖而出:独领风骚。中国的屋顶形式经过几千年的艺术雕凿创造了各种形式:如:硬山、悬山、歇山、庑殿、重檐、钻尖、盝顶、卷棚、穹顶等等,这些形式再通过设计者的排列组合,其屋顶形式更有丰富的变化。


    中国的屋顶曲线也是有其发展历程的。在秦汉时期建筑大部分为平直坡面,这和建筑屋面发展的初期有关,主要考虑使用功能多一些。现在许多民房就是平直屋面,当然在艺术上人们也看惯了这种平直屋面的朴实感。到唐代曲线屋面已经形成了,由于有曲线,越上面越陡,这样使雨水下滑更远的冲击屋檐,保护了墙面,也使建筑造型更加轻快如同展翅欲飞。唐代建筑坡度相对明清而言,坡度较缓,唐以后屋面曲线都各有不同,曲线有明确的做图方法,如“清代营造则例”有图样说明。屋面除官式作法外,各地区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在屋面形式上也不尽相同。在檐口角部翘起作法上,一般官式建筑翘起来缓和追求大气稳重,而南方等地则更加追求玲珑剔透,标新立异的效果,南方雨水多,曲线较大更易于排水。把这些使用需要和造型偏爱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南方建筑的起翘大。



中国古建筑屋面装饰也十分被重视,从屋脊的鸱尾等装饰构件中也能够推算建筑的建造朝代,因为各朝代都有独特的装饰特征,以清代最为丰富,至于各民间的装饰构件更是丰富多样,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艺术处理,有的整个脊饰满雕花纹,有的在脊上还用各种处理来修饰屋面。由于中国坡屋面为木结构,易于着火,所以脊饰特别是吻兽是水中动物。用水中动物形象作吻的含意在于防火,同时这也是影响造型的重要装饰构件。



中国古建筑的屋面材料一般为两种,那就是青瓦和琉璃瓦。民间是采用青瓦屋面。宫廷、寺庙、陵墓除清代大量使用琉璃瓦外,也有灰瓦屋面,效果较民间壮观。到清代根据建筑等级不同分九样瓦,数字越大,瓦件越大。



中国古代建筑屋面的筒瓦最前边的叫瓦当,它起到坡屋面瓦垄固定之用,同时也有极大的艺术装饰作用,从不同瓦当形式也可判明是哪个朝代的瓦。从瓦当中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那些瓦当有植物、动物、文字图案等。特别是文字图案,人们也可知道原宫殿名称。板瓦前面的瓦滴水,是排水流畅作用,也有屋面装饰效果。



清代玻璃瓦分九样瓦,数字越大瓦件越小。根据不同规模建筑选择不同样瓦,不同构件尺寸和几样瓦是统一的,形成瓦件的系列成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建(二)——古建筑构件解析 (屋顶篇)
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古建筑之美
古建拾萃·瓦当【视频】
小式建筑砖瓦构件总结 | 原来民间的屋瓦种类多到数不清
中国古建筑中“瓦”的分类及瓦作
瓦:中国文化史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