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的功效—艾之道

灸法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主要作用归结如下:

温经通络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而寒邪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而艾灸通过产生的热作用于人体,可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温经行气通络。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之症多用灸疗,灸疗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的作用。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

扶阳固脱

人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如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腹痛吐泻、痢疾等。

防病保健

艾灸能够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李梴《医学入门》中说:“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之气坚固,百病不生。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所以灸足三里等穴,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2----第五章 辰时:赐点食物吧,胃经在“嗷嗷待哺”
艾灸的功效之:(一)温通经脉,驱散寒邪(附语音)
穴位越准,功效越好(二)
《黄帝内经》 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黄帝内经·素问」:八十一篇核心要点总结
邪气臟腑病形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