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艾灸,咳嗽再也不用去医院吃药

咳嗽,是人体清楚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既是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主要症状都是咳嗽。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就是感受外邪所致的咳嗽,最常见的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

内伤咳嗽是由于肺脏虚弱或其他脏腑有病而累及肺脏所致的咳嗽,最常见的有脾病及肺引起的痰湿咳嗽;肾虚及肺出现的虚寒咳嗽等。

痰湿咳嗽,主要由于脾气虚,脾虚生湿,湿聚成痰,上渍于肺致肺气失宣,影响气机出入,遂生咳嗽。

虚寒咳嗽,主要因肾气、肾阳不足,肾亏不能纳气,或肾虚水泛而为痰,上壅于肺,发为咳嗽、气喘。

因为病程中风寒可以化热;痰湿久蕴可转痰热;内伤可兼外感;反复外感,迁延日久,脏气受损,可致内伤。所以咳嗽的病因病机颇为复杂。

艾灸有效治疗咳嗽

艾灸是从古至今传承千年的养生保健之法,根据不同类型咳嗽选择穴位坚持艾灸,可以明显看到咳嗽情况好转。

1、风寒咳嗽

症状表现:咽痒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无汗,舌苔薄白。

艾灸原则:疏风散寒,宣肺宁嗽。

艾灸取穴:以风门、神阙为主,辅以大椎,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风门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太阳主一身之表,督脉为阳脉之海,故首取风门穴,可祛风散寒,疏调太阳经气;神阙穴能激发正气,促进气血运行,泄出外邪。

2、风热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咽痛咽痒,鼻流浊涕,头胀而痛,或伴发热,口干欲饮,苔薄白或薄黄。

艾灸原则:疏风清热,肃肺止嗽。

艾灸取穴:以大椎、曲池、合谷为主,辅以丰隆,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大椎表散阳邪而解热;曲池为手阳明合穴,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手阳明与手太阴相表里,二穴并用,可以清肺热化痰热。

3、痰湿咳嗽

症状表现:经常咳嗽,痰多易吐,冬春季节发作尤甚,咳声重浊,痰白质粘,胸闷胁胀,饮食欠香,身重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严重者可出现气喘,腹胀、大便溏。若痰色转黄,苔色黄腻,则为蕴热之象。

艾灸原则:燥湿化痰,宣降肺气。

艾灸取穴:以脾俞、丰隆、神阙为主,辅以檀中、天突,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脾俞补脾健运;丰隆运脾化痰降逆;神阙补中益气,气行津布,痰湿自化,如此脾肺同调,标本兼治,病可痊愈。

4、肺虚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日久,痰液清稀量多,气喘,动辄尤甚,形寒肢冷,喜温畏寒,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自汗,容易感冒,甚则咳喘倚息,不得平卧,面浮足肿,心悸尿少,舌质淡胖或淡紫。

艾灸原则:温阳化饮,补肾纳气。

艾灸取穴:取气海、神阙、肾俞、脾俞、肺俞、足三里、丰隆中的2-5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气海、神阙益肾纳气,培补元气;肾俞,脾俞温肾阳,健脾阳;肺俞补肺肃降;足三里、丰隆化饮祛痰,这些穴位一起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驱邪作用。

温馨提示

1、外感咳嗽,病程短,病位浅,一般多局限于肺卫部分,治疗较易,单纯艾灸就能迅速收效。而内伤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之类,则病程长,病位深,病情反复发作,较难根治,必要时可进行中西药物等综合治疗。

2、冬病夏治伏灸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过敏反应,祛痰,止咳、平喘。

3、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是防治慢性气管炎的重要一环。除注意生活习惯健康、适当锻炼外,可经常灸大椎、风门、肺俞、关元、气海、足三里等预防疾病,坚持艾灸,必能见效。

4、不宜过食辛辣、香燥、肥甘厚味及寒凉之品。发病后应注意休息,以清淡饮食为宜,多饮水以补充消耗过多的水分,有利排痰。

5、对于重症肺结核或肺炎等引起的咳嗽,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复咳嗽气喘的朋友有救了 | 灸疗实录02
咳嗽艾灸方法(培训)
不同外因引起的咳嗽,可以这样艾灸调理
艾灸治疗哮喘
内伤咳嗽的治疗方法
总咳嗽是什么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