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冲 | 乡愁是一碗臊子面
图源网络

离陕距今已有近两年之久,以前不懂什么是乡愁。只觉“乡愁”读起来有几分凄美,能把人思绪一下拉回到古代。隋朝诗人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身处战乱中杜甫,只愿求得一份家人的平安,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原先是我不懂乡愁,现在只能感受到,乡愁是留不住的花香,捕捉不到的音符。

我的家乡岐山县在陕西关中地区,岐山,古称“西岐”,是周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青铜器之乡”,还拥有千年古县的美誉,具有很深厚的文化沉淀。说起乡愁,我不知该如何说起。但不禁想到了那座大鼎,矗立在周原广场顶天立地,高9.9米的大盂鼎;想到了那座湖,位于横水河河道,依山傍水美不胜收的凤鸣湖;想到了那座山,周人的祖先在六千年前曾率众人扎根于“古卷阿”的凤凰山麓……我脑海中的乡愁除了有各种历史文化符号以外,还有岐地的美食。岐山还被称为“陕菜之乡”,岐地美食多不胜数,有岐山臊子面、辣子面、八庙沟擀面皮、锅盔、凉鱼、搅团、豆花泡馍、肘花等。若非要找一个代表岐山的美食,我想只要是个岐山人,肯定会毫无争议的把票投给臊子面。陕西人爱吃面,面食的种类多种多样。众所周知的有biangbiang面、油泼面、裤带面、蘸水面等五十余种,但是,西府的岐山臊子面在陕西面食的地位中举足轻重。乡愁对于我就是这一口臊子面。   

据史料记载,臊子面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臊子面的起源也众说纷纭,但我个人比较认可这一条传说。据说周人在渭河边繁衍生息时,在渭河内有一只蛟龙为非作歹,致使大旱三年,人们颗粒无收。周人为了替天行道,和恶龙大战最终将其杀死。果不食腹的人们为了庆祝胜利,把龙肉爛为臊子,浇于面里分之食之,臊子面也被称为蛟汤面。随后周人每次为了庆祝这次胜利,遂用猪肉代替龙肉集体食之。这项活动逐渐扩展到各种祭祀节日中,臊子面的做法一代又一代的传到了现在,配料逐渐也得以完善和发展。

岐山人常说人的一生有三口臊子面,第一口是在呱呱落地时候,第二口是在大婚之日,第三口则是在魂归故土之时。这三件大事和这三口面,足以见得岐山人对臊子面的钟爱和敬重。臊子面在西府地区,尤其是岐山,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身价颇高,在各种重要场合也是离不开臊子面。如果你去岐山人家做客,招待你的肯定是一口地道的农家臊子面。苏东坡曾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臊子面,还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小时候,生活有点贫瘠且单调。村里如果有红白喜事,就经常听别人说“吸臊子面”,为什么要用吸这个字来形容吃,我现在可算明白。西府的臊子面要求汤一定宽,就是汤多面少。还有一个约定成俗的习俗,那就是只吃面不喝汤,而且吃面的碗必须是小碗。一碗面,一筷头,呲溜一吸一口就是一碗面。我记得我小时候,大概十几岁,最多可以吃上二十碗,至今再也没有打破过个人记录。

岐山臊子面的做法简单,但也极为讲究。首先要爛臊子,用来做臊子的肉非后臀肉莫属,将其切成方形小块备用。肥瘦分开放,锅中放入少许的油,待油热后转一下醒锅。先用肥肉入锅,煸炒少许时间,看到肉色稍发亮,炼出油后,赶快倒入瘦肉,然后不停的翻炒。炒臊子的调料有姜末、料酒、五香粉,再放入酱油翻炒,加入以上辅料翻炒片刻后,再倒入适宜比例的食盐和比臊子肉多两倍的岐山农家醋。然后文火慢煮,肉熟以后,撒上均匀的秦椒辣子面,让辣子面自然浸透在臊子,这样做出的臊子色泽鲜红,而且奇香无比。然后再把臊子肉翻炒后即可出锅,一份美味的岐山臊子就完成了。臊子面的配菜除了臊子,还有黄色的鸡蛋皮(岐人说的摊鸡饼)、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搭配起来不仅好看,而且还丰富营养。黑白豆腐,寓意黑白分明;红萝卜,寓意生活红红火火;绿蒜苗,寓意生机蓬勃。五色代表了岐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眼里,臊子面俨然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的艺术品。岐山臊子面还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吃臊子面,面条也是很有特点。面条需细长,薄厚均匀,宽细都可。面汤油光红润,味鲜香浑厚而不腻,酸辣可口,油要多,面条要热的烫嘴,这就是岐山臊子面的特色。

记得小时候,每逢逢年过节。家里早晨的第一餐基本上都是臊子面。在吃饭前,奶奶总会让我端一碗汤撒在家门前,用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灶爷、仓神等,最后家人才可食用。这种习俗自古沿袭至今,每个岐山人在家里吃臊子面前都会在门前撒汤。这是对先人的缅怀和对神明的敬重,也是岐山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在图木舒克这么久了,听闻市区有一家西府面馆,我不禁眼睛一亮。于是周末和三五个朋友驱车五十余公里前往。饭店不大,里面摆了几张桌子,侧面还有一个套间。和老板交谈后,原来是老乡,老家离的也不远。虽然不认识,但是在新疆能碰到,真有一种他乡遇故人的感觉。于是赶紧要了一盘梦寐以求一口香臊子面。那面吃起来味道可以,但是总感觉缺点什么,看着桌上的保宁醋,我恍然大悟。岐山臊子面用岐山地区的农家醋最好,臊子面的关键步骤就是要用农家醋和姜末“呛汤”。


岐山作为周文化的发源地,据史书记载,岐人自西周开始就酿醋的习惯,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无论如何,能在离家三千公里外,吃到一口岐山人做的臊子面,我已经很心满意足了。过年时候自己也尝试做过臊子面,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是味道不对。应该是醋不对,或者做面的顺序不对,也有可能是少了几味调料。说来说去,如果你要问我岐山哪里的臊子面最好吃,我肯定会告诉你是我妈做的臊子面最正宗,距离放假不到两个月了,希望能够尽快回家吃一口我妈做的臊子面。

现在光景变好了,想吃臊子面随时都可以吃。只不过没有了那种感觉,说不清是什么,但却又不知道如何说起。但愿岁月静好,就让臊子面寄托着岐山人的美好愿景,一路向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做出一碗正宗的岐山臊子面?
听说臊子面,和暑假更配哦,让我们开始好好过这个夏天
平时吃饭不要凑合了,教给你一道面食,保管一次都吃光
岐山臊子面
学做地道肉臊子
岐山美食臊子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