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治疗腰痛有神功
腰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在针灸科门诊病人中,以腰痛为主诉的病人占很大的比例。首先应该排除肾脏病等病变,就单纯的腰部肌肉腰椎引起腰痛而言,很多中老年人为之困扰。腰痛的中医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中药内服,中药外治,拔罐,放血疗法,针刺,艾灸,推拿,整脊等。笔者在临证中,以针灸为主,配合其它疗法,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如近来本市已老年男性病人,两月之前发生脑血栓,但病情轻微,又经过及时的治疗,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状,时感手指脚趾麻木。病人住院前便有腰痛症状,持续疼痛而没有缓解,以至于夜晚腰痛而无法翻身,早上起床穿衣十分困难。经他人介绍来针灸科治疗,五次针灸治疗后,腰痛明显缓解,又经十多次治疗,腰痛不明显,手指脚趾麻木等症状也明显缓解。
腰痛有一种简便廉验的方法,那就是艾灸,病人家属可以自己操作,除购买艾条外,病家不需花钱。
本艾灸方法,见效快,凡事因寒冷潮湿而症状加重者,效果都很好。做艾灸之前,先在疼痛部位做局部的按摩,即用手掌轻轻揉按腰部,大约十分钟左右。然后点燃三支艾条,艾灸双肾俞穴和腰阳关穴。病人俯卧位,枕头垫于胸下,双臂置于枕头两侧,颈部放松,下肢伸直放松,意念集中于腰部。医者站立病人右侧,右手持两艾条,如手执竹筷夹菜之状,使两艾条燃烧端靠近左右肾俞穴,左手执第三支艾条艾灸腰阳关穴。及时弹掉艾条燃烧端上的灰烬,使火力温和持久。艾灸时,先在腧穴处行回旋灸两分钟,然后将艾条略抬高,距离皮肤两到三厘米,持续艾灸半小时,以病人自觉温热感渗透至肌肉层,甚至向臀部放射或者向周围扩散,有时病人可以感觉到肚脐深处有热感或者明显的搏动感。艾灸完后,病人一定要穿上厚衣服或盖上厚被,平心静气体会热感,直至消失。
眼下,大街上经常见中医推拿店,皆号称专治颈肩腰腿痛,又经常打着中医的旗号进行拉客,能取得真实疗效者少之又少,且价格昂贵。有钱者可以花钱为了放松去享受按摩,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是花钱少的疗效。
近来,一领导腰痛难忍,以至于无法查房,来针灸科接受治疗,我用了这种被人怀疑的“小伎俩”,腰痛大解,于是有以上肺腑之言。希望天下腰痛之人皆知正确艾灸之功效, 摆脱疾病痛苦。孙真人曰:“医者-又不可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附: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灵枢·经脉》篇指出:“陷下则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伤寒论》“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 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变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也。”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7、慢性肾炎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6、肝胆系统疾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5、风湿性心脏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4、支气管炎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3、消化系统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2、舌色(续)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1、望舌七步骤
千古中医故事
(一)《华佗》之神医传奇
(二)《华佗》之华佗之死
(三)《扁鹊》之诊病圣手
(五)《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六)《李时珍》之毕生一部书
(七)《李时珍》之本草耀神州
(九)《孙思邈》之药王崛起之
(十)《张仲景》之医圣之路
(十一)《张仲景》之流芳百世
(十二)《张仲景》之天人相应
(十三)《张仲景》之阴阳本源
(十四)《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十五)《孙思邈》之药王成名
(十六)《孙思邈》之药王著书
解读中医
5中西互补
4中西之路
3中医之功
2中医之难
1中医之源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01
中医诊断学02
中医诊断学03
中医诊断学04
中医诊断学05
中医诊断学06
中医诊断学07
中医诊断学08
中医诊断学09
中医诊断学10
中医诊断学11
中医诊断学12
中医诊断学13
中医诊断学14
中医诊断学15
中医诊断学16
中医诊断学17
中医诊断学18
中医诊断学19
中医诊断学20
中医诊断学21
中医诊断学22
中医诊断学23
中医诊断学24
中医诊断学25
中医诊断学26
中医诊断学27
中医诊断学28
中医诊断学29
中医诊断学30
中医诊断学31
中医诊断学32
中医诊断学33
中医诊断学34
中医诊断学35
中医诊断学36
中医诊断学37
中医诊断学38
中医诊断学39
中医诊断学40
中医诊断学41
中医诊断学42
中医诊断学43
中医诊断学44
中医诊断学45
中医诊断学46
中医诊断学47
中医诊断学48
中医诊断学49
中医诊断学50
中医诊断学51
中医诊断学52
中医诊断学53
中医诊断学54
中医诊断学55
中医诊断学56
中医诊断学57
中医诊断学58
中医诊断学59
中医诊断学60
中医诊断学61
中医诊断学62
中医诊断学63
中医诊断学64
中医诊断学65
中医诊断学66
中医诊断学67
中医诊断学68
中医诊断学69
中医诊断学70
中医诊断学71
中医诊断学72
中医诊断学73
中医诊断学74
中医诊断学75
中医诊断学76
中医诊断学77
中医诊断学78
中医诊断学79
中医诊断学80
中医诊断学81
中医诊断学82
中医诊断学83
中医诊断学84
中医诊断学85
中医诊断学86
中医诊断学87
中医诊断学88
中医诊断学89
中医诊断学90
中医诊断学91
中医诊断学92
中医诊断学93
中医诊断学94
中医诊断学95
中医诊断学96
中医诊断学97
中医诊断学98
中医诊断学99
中医诊断学100
中医诊断学101
中医诊断学102
中医诊断学103
中医诊断学104
中医诊断学105
中医诊断学106
中医诊断学107
中医诊断学108
中医诊断学109
中医诊断学110
中医诊断学111
中医诊断学112
中医诊断学113
中医诊断学114
中医诊断学115
中医诊断学116
中医诊断学117
中医诊断学118
中医诊断学119
中医诊断学120
中医诊断学121
中医诊断学122
中医诊断学123
中医诊断学124
中医诊断学125
中医诊断学126
中医诊断学127
中医诊断学128
中医诊断学129
中医诊断学130
中医诊断学131
中医诊断学132
中医诊断学133
中医诊断学134
中医诊断学135
中医诊断学136
中医诊断学137
中医诊断学138
中医诊断学139
中医诊断学140
中医诊断学141
中医诊断学142
中医诊断学143
中医诊断学144
中医诊断学145
中医诊断学146
中医诊断学147
中医诊断学148
中医诊断学149
中医诊断学1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痛系列(七)——新劳勿刺,已饥勿刺
中医针灸
中医美容与皮肤病的个人见解+艾灸也可以一剂知
艾灸疗法对腰痛的治疗
[转载]腰痛奇穴
散说【病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