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不是布衣,更非寒门

导读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事实上,诸葛亮并非布衣,而是出身世族。


01

少年博学,岂志在刺史太守?

隆中(位于今湖北襄阳)乡下的一间草堂中,年轻的诸葛亮和同样年轻的颍川石广元、徐元直及汝南孟公威三人一起坚持清贫的游学生活。

诸葛亮简笔画

石广元等三人学习很刻苦认真,从早到晚啃书本,务求将所学的内容熟记精通。诸葛亮学习起来则从容多了,只是翻翻图书的大概,有点不求甚解的意思。

在空出来的时间里,诸葛亮就看着三个同学刻苦的样子,抱膝长啸,对他们说:“你们三人,将来做官可以仕进到刺史、郡守的地位。”三人就问诸葛亮:“你说我们能做到太守刺史,那你呢?”诸葛亮笑而不答,把目光转向窗外。很明显,诸葛亮意不在刺史、郡守的层次,他是要做大事的人。

平日里,诸葛亮常常自比助齐国成春秋首霸的相国管仲和挽救燕国于危亡的名臣乐毅。就凭诸葛亮学习马马虎虎的样子,他也能出将入相,匡扶天下?石广元等人不相信,对诸葛亮也很不服气。据说,荆州读书人圈子里,只有崔州平和徐元直两个人相信诸葛亮的话。

诸葛亮的学习没有循规蹈矩,但我们不能就据此判定他没学到什么东西。诸葛亮不求精细,只看书本大概,理清思路,抓住要点。也许他做不了专业教授,可知识面一点都不窄。而且头脑很清醒。

身逢乱世,什么素质最重要?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曾经问民国元老于右任同样的问题,于右任回答:头脑清醒,懂得大局,最重要。可见,清醒的头脑和开阔的眼界比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有关诸葛亮早年的经历最著名的描述,是他在《出师表》中的那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只是一句自谦,实际上,诸葛亮既不是南阳人,更不是平民老百姓出身。

02

广泛联姻,败落诸葛再腾达

《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早期生涯描述非常简略,说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司隶校尉是负责京师及其周边地区行政、治安、军事的长官,比一般的省部级官员地位要高得多。可见,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诸葛亮的父亲叫诸葛圭,在东汉末年担任过泰山都丞,这是郡一级的中级官员。诸葛圭早逝,诸葛亮被叔叔诸葛玄抚养。当时,诸葛家辉煌不再,诸葛玄远赴他乡谋生,被大军阀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兄弟随着叔父迁移南方。可惜不久之后,诸葛玄便为朝廷正式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所取代,诸葛玄只好去投靠旧友刘表,并在诸葛亮十七岁的时候死在了荆州。叔父死后,诸葛亮才迁移到隆中定居下来。

诸葛亮属于从北方流落而来的外来户。当时,刘表成功地取得了荆州本地地主力量的支持,统治荆州长达十八年。对于外来户,刘表政权除点缀几个政治花瓶外,绝大多数闲置不用。诸葛亮一来就加入了失意的北方世族子弟队伍,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公元198—207年)成功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诸葛亮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见缝插针,钻入其中。

荆州襄阳一带世族大家云集,支持刘表的主要是本地世族势力蒯家和蔡家。蒯良、蒯越掌管荆州行政财政,蔡瑁控制荆州军队。刘表还与蔡家联姻。除了这两大世族外,荆州还有庞家、黄家、马家、习家。各家相互联姻,结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

诸葛亮在“谈笑有鸿儒”的同时也“往来无白丁”,他交游的都不是一般的书生或地主,崔州平、石广元都非凡人。诸葛亮还与当时的名家宗师交往,比如对庞德公,“孔明每至其家,独拜床下”。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在世族大家圈子里混个脸熟后,诸葛亮得知一个极具价值的信息:本地大世族黄家的女儿嫁不出去了。黄家的女儿名硕,人如其名,黄硕身体壮硕,头发泛黄,皮肤黝黑,脸上还有雀斑疙瘩等,因此,到二十四五岁了依然无人问津。

其父黄承彦为此非常发愁。本地门当户对的世家子弟是没希望了,把黄硕嫁给一个外来的世族子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诸葛亮一直觉得世族子弟的婚姻不应该只是普通的夫妻结合,他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诸葛亮极有可能通过“小道”传达出了对黄家小姐的“爱慕”之心,黄承彦喜出望外,丑女儿终于不愁嫁了!琅琊诸葛家也算是官宦人家,诸葛亮知书达理,仪表堂堂,黄家与诸葛家联姻并不离奇。

于是,根据《三国志》集注和其他相关记载,黄承彦老头抢先到诸葛家探班了,诸葛亮欣然应允,迈出了进入荆州上层的关键一步。

关于这段婚姻,后来人的评价是,诸葛亮择妻看重的是才干,而不是外貌。这正是诸葛亮“高逸超群”之处。据传说,他们夫妇婚后的生活很幸福。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一直南征北战,妻子在家里辛勤操持家务,抚养孩子成长。传说这位女士还绝顶聪明,她发明了一个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后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就是在她的帮助下发明的。

03

织关系网,隆中高卧待明主

诸葛亮迎娶了黄硕,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几位姐姐都嫁给了荆州的大族,大姐嫁给了荆州蒯家的蒯祺,庞家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迎娶了诸葛亮的二姐,诸葛亮成功地成为横跨南北世族系统的人物。

我们现在来看看诸葛亮的人际关系网:叔父诸葛玄是刘表的旧友;沔南名士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主政的蒯家是诸葛亮大姐的婆家,掌军的蔡瑁是自己的妻家姑父(注:蔡瑁娶了黄承彦的姐姐、黄硕的大姑母);庞家是二姐的婆家。通过这些直接关系的转折,诸葛亮又和马家、习家也牵连上了关系。与诸葛家世交的刘表,因为娶了蔡家的女儿,亲上加亲成了诸葛亮的妻家姨父(注:刘表的后妻是蔡氏,蔡氏的姐姐嫁给了黄承彦,也即是诸葛亮的岳母)。

诸葛亮画像

有了如此厚重的社会关系网,诸葛亮的声望和地位飞速跃升。先是喜欢品评人物、在荆州说话够分量的岳父首称孔明为“卧龙”,将另一位世家子庞统称为“凤雏”。

诸葛亮通过庞家又认识了庞德公的好友、学问和声望都很高的颍川司马徽。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以善于识人著称,也收徒讲学。诸葛亮与司马徽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可能也随后者学习过。

后来,落难荆州的军阀刘备从司马徽处得知此处有“卧龙”、“凤雏”两位俊杰。诸葛亮的名声和关系网让刘备认定,这个年轻人是最佳人选。于是,年近半百的刘备主动去找足足比自己小20岁的诸葛亮了。这才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而诸葛亮也因此开启了人生的宏伟蓝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二)
品读【三国演义】诸葛亮的背景有多强大?
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是如何提升自己知名度的
跟古人学追妹子,如何成为高富帅
《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真是布衣出身吗
诸葛亮有几个版本的《隆中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