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十二)——德充符篇


庄子

RECOMMEND

作者:庄子及其后生

推荐语:洸洋自恣以适己

01

写在前面

来到了庄子内七篇的第五篇《德充符》,所谓德充符,即至德者的理想境界,德充之符验,全德之效验,全德之体现。在这一篇中,庄子讲述了数位至德者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以几个形体残缺但是道德臻于至善的人物:

像王骀、叔山无趾、申徒嘉、支离无脤等,来说明只要一个人的道德充实完美,即使形体的残缺也不能损失他们的分毫魅力,而这些至德者都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他们都不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二是通过不知为知,无为而治。

02

至德者不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

先说第一点:至德者不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

《德充符》的开篇便讲述了一个名为王骀的兀者,所谓兀者,就是失去一条腿的人,按现在的标准来看,这类人可能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难以料理,需要他人的辅助,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做到:“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孔子在谈及他时,甚至面露憧憬之色:“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面对纷至沓来的追随者,他“立不教,坐不议”。连一句话都懒得说,而从者却”虚而往,实而归“面对自己断足,他视丧其足犹遗土。(看到断去他的一只脚就像丢掉一块泥土一样。)

在《逍遥游》中,庄子曾这样描绘至德者:“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虽说有夸大之色,但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至德者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不会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

就像在《齐物论》中说的那样,他们把所有物都视为同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天地万物本都是根源性的道所化生的,各种事物也不存在其对立的一面,自然没有自体和彼者的分别,将万事万物都视作同一,即使是生死也不过是一件小事: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死生算得上是很大的事情了,他却不会同死生一样变化;即使天翻地覆,他的精神也不会丧失。他对万物了如指掌却不随之改变,任凭万物变化却遵循着万物的规律。)

到了这种境地,真可谓神游太虚,自在逍遥了,庄子评价道: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所以,圣人总能悠闲自得地巡游,并把智慧视为灾祸,把约束视为禁锢,把小恩小惠视为应酬,把工巧视为商品交换。)

值得提及的是,庄子笔下的至德者他们的形体几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身体残缺,一方面自然是想要借以说明道德的充实不由外在的形体所禁锢。

但在另一方面也表明,即使是到了至德者的境界,他们仍旧会被《人间世》的世俗规律所限制,仍旧有可能会受到刑罚的摧残,这也应合了上一篇提到的,无用之用更多是一种偶然和自我选择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换句话说,至德者能做的是全性而不是全身,他们可以把失去的一切都当作一块泥土一样摒弃掉,懂得事物的无可奈何,继而主动,从容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03

通过不知为知,无为而治

之前也谈到过,至德者的所知其实并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语言能够表达的永远不及至德之所知,那么,面对这样情况,至德者又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所感所闻传承下去呢?答案是:不言之教。

“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他对弟子们站着不能教学,坐着不能讲述,然而弟子们空着脑袋去,却满载而归。难道真的有不用言语的教化,在无形之中受到潜移默化吗?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里的不言之教有两重含义,一重是至德者通过自己的行为,身体力行地去教诲他人,行动本身就比语言更加富有力量,是身与灵的统一,也恰似王阳明所言,知行合一之意。

因此,故事中的今哀骀它才能做到“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如今哀骀它不说话就能被他人信任,没有功业也能获得他人的亲近,使别人能把国事交给他,还担心他不愿接受,这一定是因为他是一个德行完备而不外露的人。)

而另一重含义就在于这种不言之教更是一种心灵和心灵的契合,就像佛祖拈花,迦叶一笑一样,是一种“为止能止众止”,在至人之德的影响下,众人能够短暂地看到自己被遮蔽的本性,从而彰显自己的主动性。真正的大道是无法通过语言来传递的,而是以心传心,以神传神。

我们也可以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从根本上来说,至德者思想的传承不是通过自己完成的,而是通过后世问道者,学道者经由只言片语和他们的行为方式不断去揣摩,接近,书写,最终达成传播的目的。

而作为最高点的至德者,他们反而不会在意自己的学说,思想能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你来与不来,它都在那里,大道本身也不会因为更多人的知晓或者无人绝学而损其分毫。是老子笔下: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而从庄子的书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至德者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罕见,至少不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那种,仅仅是鲁国,就有叔山无趾和王骀两个至德者,第二是这些至德者不会是那些夸夸其谈的辩者或将看起来光彩夺目之人。

相反,他们更有可能是你身边平凡到极点的普通人,但这些人总能对最根本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洞见和看法,而他们对于万事万物普遍的知是基于对最根源性的无知,由于知已经没有具体的对象和表达内容了,所以无话可说,但它同时又处于知的范畴中,那么这个无知之知,无言之知,无象之知,呈现出来就是道。无知的知另一面,其实就是无法掌控的偶然

换句话说,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是简单的,但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是困难的,而知道自己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这就为不知之知了。

04

至德者非圣人之才不可达

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我们普通人也一窥至德者的高度呢?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 :说得是挺玄乎,我咋不信呢?

抱歉,和孟子的人皆可尧舜不同,庄子并未给出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方法,教我们每个人去成为至德者或者一窥至德者的洞见,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在至德者眼中也不过是一个求道的晚生,并未获得真知:

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孔子这个人,以得道者至人的境界去衡量他,可能还不够吧?他为何不停地来向您请教呢?他还在追求以奇异怪诞的说教来享誉天下,要知道圣人不总是把这些名声看作是束缚自己的枷锁吗?”)

而下一句就相当直接地表达了庄子对于如何成为至德者的关键态度: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叔山无趾说:“这是天加给的刑罚,哪里能解脱得了呢!”)

无独有偶,在《大宗师》篇中,庄子更是直接指出:“子非其人也。”(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耶?”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

庄子将是否能成为至德者的关键归结天的桎梏,即命,对于那些被世俗遮蔽之人来说,这反而是他们的自然状态,你若是强行想要改变他们的看法,反而早遭到讥讽和嘲笑,就像《道德经》中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每个人的命是不同的,或者说天的桎梏是不同的,从而对最根本东西的感召能力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倡导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教,也需要构建了一套更为庞大的轮回观念来说明为什么每个人的根性有所不同。这个问题会在之后的《大宗师》中有着更详尽的阐发。

部分参考资料: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演变》

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充符》译文
庄子完全版-外篇
《庄子》德充符
庄子下
《庄子》译注 德充符
庄子的诙谐:勿要以貌取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