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够一眼看透本质的人,是如何思考的?这篇文章讲透了(深度干货,建议收藏)
凡是能够一眼看透本质的人,思考都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叫做:U型思考。
 
在电影《教父》中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而能不能看透本质,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擅长U型思考,所以U型思考,也是拉开人生差距的分水岭。
 


读懂这篇文章,你就能明白,那些一眼就能看透本质的高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如果你还能将这套思考方法学会,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当中去,那你也能拥有和别人截然不同的命运。
 
先来看一个案例。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狗和一只鸡放在两侧用墙围住的地方,然后在它们面前隔上一层铁丝网,并在铁丝网的外面放上食物。
 
这个时候鸡和狗看到食物会怎么办呢?有趣的一幕发生了。
 
鸡笔直地朝食物的方向冲去,但很快就被铁丝网拦住了,它在网前看到食物近在咫尺,却又可望不可及,于是急得左右蹦跳,但即便这样,它仍然够不到食物。
 
而狗呢?它不是先朝着食物方向冲去,而是先对食物、铁丝网以及周围的墙环视了一会儿,然后向后转,绕过右侧的那堵墙,跑到铁丝网的对面,把食物给取到了。
 
看完这个案例,是不是觉得鸡有点傻?确实有点傻,但我们不能嘲笑它,因为很多人也是像鸡一样思考的。
 
回想一下自己,生活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是缺钱的问题。生活需要钱,结婚需要钱,买房需要钱,而工资却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
 
那怎样解决缺钱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行为,可能都是增加工作时长。为什么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长?因为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增加收入的方法。
 
但这样能解决缺钱的问题吗?显然不能,要是这样能致富,世上就没有穷人了。
 
像这种简单、直接的思考方式,通常就叫作直线思考,跟前面说的那只鸡,其实没什么区别。
 
而真正聪明的人,是怎样思考的呢?就像前面所说的狗那样,先找到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径,再开始行动,而不是老板给点加班工资,就屁颠屁颠地跑去加班了。
 
这就是高手擅长的U型思考,遇到问题,不走直线思维,而是先向下挖掘出问题本质,找到本质解,再去解决问题,这种避直就曲、迂回求解的思考方式。
 
简单的说,U型思考,就是通过挖掘问题本质,基于本质再来做决策的思考方式。它与直线式思考向对应,因为思维路径有点像U,所以叫U型思考,同时也叫本质思考、迂回式思考。
 
 
为什么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喜欢直线思考呢?这跟我们人类长期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有关。
 
在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需要对环境刺激做出快速的本能反应,才能生存下来。比如遇到危险就战斗或逃跑,遇到猎物就捕食,遇到心仪的异性就立马追求等。
 
后来进入到了人类社会,来自环境的生存威胁消失了,人类才进化出了理智脑。它让我们产生语言、创造艺术、发展科技、建立文明,在这个星球上占据了绝对的生存优势。
 
所以至今,人类的心理机制有两套系统,一套是负责快速本能反应的系统1,它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还有一套是负责理性思考的系统2,它以逻辑为基础,在意识中处理信息,比较缓慢且很费脑力。
 
在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中,系统1的发育要远远早于系统2,它基本上在10岁之前的童年时期就发育成熟了,而系统2通常要到20岁之后才发育成熟。
 
而这两套系统是怎么协作的呢?因为系统2而比较费脑力,主要负责处理复杂问题,所以碰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它是不会出来工作的,全部扔给系统1处理。
 
比如,别人跟你说话,需要你马上回应,肯定系统1就处理了,或者像3x3这样的简单数学问题,也是系统1优先处理。
 
只有系统1处理不了的问题,才会让系统2来处理。
 
比如别人问你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你靠本能反应回答不上来,就需要系统2来好好思考一下了,或者像25x32这样稍微复杂点的数学问题,也需要系统2来处理。
 
简单的说,我们的大脑就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它的天性就是不喜欢思考的。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有思维懒惰的习惯,遇到问题就喜欢简单直接的直线思维,比如短视、从众、惯性等等,而不是依靠复杂的本质思考来做决定。
 
就像王兴曾说过的一句话: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而现实是,越是重要的决定,越是需要运用本质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比如高考志愿、就业方向、个人投资、竞争策略等等。
 
这些重大事情,用简单直接的直线思维,就像是饮鸩止渴,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比如赚钱就是这个道理,你越急着赚钱,你越赚不到钱。
 
那怎样由直线思考,升级到U型思考呢?只需要掌握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然后通过刻意练习,让U型思考这种思维方式习惯化就好了。
 
具体的训练步骤可以分为以下3步:
 

1.针对现实问题向上发问,找出核心问题

 
在逻辑学上有个三段论理论,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结论的演绎推理,它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比如:
 
人是会死的(大前提),因为你是人(小前提),所以你也会死(结论)。
 
男人会长胡子(大前提),因为你是男人(小前提),所以你也会长胡子(结论)。
 
这种逻辑推理,通俗地说法,就是我们常用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思路。为什么(Why)是寻找大前提,是什么(What)是寻找小前提,怎么办(How)是寻找结论
 
比如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时候,有人喜欢研究长生不老药,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长生不老?但如果向上多问两步,自己是什么?就能得出小前提(自己是人),自己为什么会死?能得出大前提(人是会死的),从而得出结论(自己总有一天是会死的),这样就会发现让自己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
 
还有男生刚长胡子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烦恼,但如果向上多问两步,自己是什么?能得出小前提(自己是男人),自己为什么会长胡子?能得出大前提(男人都会长胡子)。知道了大前提小前提,这样你就会发现自己长胡子是很正常的事,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两个例子中说的大前提小前提,都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一般不会这么发问。
 
但在工作和生活中,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基本上都是How型的问题,其中的大前提小前提,往往都是隐藏的。这就需要我们用What(是什么)和Why(为什么)发问,才能将它们挖掘出来,从而得出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工资太低,怎样把工资涨上去?想找到提升工资收入的办法,我们可以这样问,工资是什么?工资是我们售卖自己劳动力的价格。为什么我的劳动力价格升不上去?物以稀为贵,我的稀缺程度不够。
 
通过这样连续向上发问,我们会发现大前提是“物以稀为贵”,小前提是“我的劳动力也是交易物”,所以就能得出结论,想要提升工资收入,首先是提高自己劳动力的稀缺程度。
 
这样我们就不会想着通过加班,干一些重复性的劳动来提升工资了,而是花时间去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开启U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针对自己的问题,多用是什么(What)和为什么(Why)发问,将一个How型的问题,转化为一个What型或者Why型的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大前提,而这个大前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质,或者叫第一性原理。
 

2.聚焦核心问题,挖出问题本质

 
在将How型问题,转化为What型或Why型问题后,就已经开始问题本质的挖掘了。但在思考What和Why型问题的时候,又有特定的思考方法,帮助我们更容易找到问题的本质。
 
这里比较常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有5Why追问法和类推法两种。
 
2.1 5Why追问法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原因,往往都是有一条因果链的,由A导致了B的发生,B又导致了C的发生,C又导致了D的发生,D又导致了E的发生。
 
而5Why追问法,就是不断地针对问题发问“为什么”,沿着导致问题出现的因果链,一步步探究下去,直到找到问题因果链最深处的根源为止。
 
这个追问过程,不一定需要问5个为什么,可能是3个为什么就找到了问题根源,也可能是需要八九个为什么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就有过一次经典的5Why提问。
 
有一次他看到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让人修过好多次也不见好转,于是便上前询问工作人员:
问:为什么机器停了?(1Why)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问:为什么超负荷呢?(2Why)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问:为什么润滑不够?(3Why)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来油。
问:为什么吸不上来油?(4Why)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问:为什么油泵轴磨损了?(5Why)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这种由表面现象,沿着问题因果链路一层层推出问题本质,找到解决方案的过程,就是5Why提问法。
 
用好5Why追问法的关键,是要归因正确,任何一个“为什么”归因错误,都会导致因果链路走向了错误的方向,从而找不到真正的问题根源。
 
所以在归因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尽量不要归因于外界
 
比方说你开了一家早餐店,生意不太好,用5Why法来发问:
 
为什么生意不好?因为对面也开了一家早餐店。(1Why)
为什么对面也开了一家早餐店?因为原先的理发店老板不干了(2Why)
什么原先的理发店老板不干了?因为理发店老板赌博破产了。(3Why)
 
这就是把原因归结于外界,就算你找到了最后的问题根源,对你的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
 
在追究问题原因的时候,外界因素虽然有一定影响,但那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能够改变的,只能是存在于我们自身的问题,所以在归因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第二、要尊重事实,不要找借口
 
比如工厂设备因为没有及时维修,导致坏掉了,让公司产量下降,用5Why法来发问:
 
为什么设备没有维修?因为设备一直在高负荷运转。(1Why)
为什么设备一直在全负荷运转?因为要冲产量。(2Why)
为什么要冲产量?因为接了很多订单。(3Why)
为什么订单多?因为要赚钱。(4Why)
 
这就是在归因的时候找借口,确实因为要赚钱,导致设备没有及时维修,但这不应该成为借口,因为不维修造成设备损坏,公司会损失更多。
 
维修设备应该是大事,只要工人及时上报,老板肯定不会为了赚钱,冒着损坏设备的风险,而让它一直高负荷运转。
 
所以正确的归因路径应该是这样的。
 
为什么设备没有及时维修?因为工人没有报备。(1Why)
为什么工人没有上报?因为领导没吩咐过需要报备。(2Why)
为什么领导没吩咐过?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制度。(3Why)
 
经过这样追问,就能找到答案:制度缺失。
 
找借口,也是很容易让问题的因果链路,走向错误方向的一大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在使用5Why法追问的时候,也一定要规避掉这点。
 
 
2.2 类推法
 
类推法指的是从一个或多个事物中,提炼出共通性的本质特征,然后再将这些本质特征,推及到其他事物的思维方法。
 
具体的用法是,当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针对此问题所在的领域A,寻找一个与它类似结构的领域B。将在B领域已经得到验证过的理论或实践经验,运用到领域A的问题上来。
 
类推形式主要有三种:同领域类推、跨领域类推和理论类推。
 
同领域类推
 
同领域类推,简单的说借用别人的经验。
 
比如做短视频,怎样做出爆款短视频呢?我们可以这样发问:爆款短视频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为了寻找这个底层逻辑,我们可以去向一些做得好的短视频博主学习,借鉴它们的经验,或者直接把他们的爆款短视频,拔出来仔细研究,看看有什么规律可循。
 
这里类推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A想做短视频,需要寻找爆款短视频的大前提」。于是他找到做得比较成功的短视频创作者B,B因为已经能够做出爆款短视频了,所以他肯定知道爆款短视频的底层逻辑,也就是A要找的大前提」。然后B直接把这个「大前提」分享给A就是了。
 
这里的A和B就对应了上面所说的领域A和领域B。
 
其他的实体行业也是如此,比如餐饮行业,不管你是做火锅的,还是做快餐的,其中的底层逻辑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咨询公司就是一种专门给别人提供行业最佳实践方法论的机构,他们会把某一个行业内的所有问题进行一个遍历,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最佳实践经验的提取,再将这些最佳实践经验卖给有需要的人。
 
跨领域类推
 
跨行业类推,主要指两个跨度比较大的领域之间的类推,这个世界上很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但如果往深处挖,会发现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将这些底层的共同特质提取出来,就能进行跨领域的类推运用。
 
在《直击本质》这本书中,作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他在读高中时,在历史课上学习到了印度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这是怎样一种发展策略呢?当时印度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不发达,他们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但因为资源有限,又无法全面提升。
 
该怎么办呢?最终他们采取了这样一种策略,先集中力量发展较为容易的轻工业,等轻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发展重工业。因为轻工业资源依赖较少,容易在短期内取得成果,同时也能为重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正是采取了这种“不均衡发展策略”,让印度经济在短期内获得了非常快的提升。
 
等到作者上高三时,竟然将这种“不均衡发展策略”,运用到了自己的数学复习上来。
 
他将数学试卷中最后一道问答题当成印度经济体系中的“重工业”,其他题当成印度经济体系中的“轻工业”。
 
根据“不均衡发展策略”,他的数学复习策略就是:先全力练习选择题、填空题和简单的问答题等,再练习最后一道比较难的问答题。
 
 
原来他复习的时候,为了提高分数,总是喜欢集中精力去练习最后一道难题,但提分的效果很不理想。而他在用上这种“不均衡发展策略”后,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次考试,他总能考到他想要的分数。
 
这里作者就是应用了跨领域类推,逻辑关系是这样的,作者想要快速提高分数,就需要找到能够快速提高分数的大前提」。
 
怎么找呢?他发现印度发展经济,和自己搞数学复习有些类似。而在印度经济发展中,已经有一个经过验证有效的「大前提」,所以就直接将它类推运用到自己的数学复习中来。
 
印度的经济发展和数学复习,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但在作者识别出两者之间相似的模式特征之后,方法论就可以类推运用,这就是跨领域类推的妙用。
 
很多厉害的人,都是这种跨领域类推的高手,巴菲特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投资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并把它做到最好,而这个能力范围是有明确边界的。
 
而他的这项原则是怎么来的呢?来源于棒球选手的甜蜜区秘诀。美国史上最佳击球手泰德·威廉斯分享的成功秘诀是:只打甜蜜区的球,而不是每个球都打,这样就能保持很好的成绩。
 
什么是甜蜜区?泰德·威廉斯将整个击打区,划分成77个只有棒球大小的小区域,然后从这77个小区域中找出自己的最佳击打区域,就是他所说的“甜蜜区”。
 
然后他的做法是,只有当球进入他所划定的“甜蜜区”时,他才会挥棒击打,这样他就能保持0.4的击打率。此外他也统计过,如果去击打“甜蜜区”之外的球,击打率就会下降到0.3甚至0.2。
 
所以,对于“甜蜜区”之外的球,泰德·威廉斯无论如何都不会挥棒。
 
巴菲特看到泰德·威廉斯分享的这一秘诀后,立马将它运用到了自己的投资领域中来。
 
跨领域类推的关键是模式识别,你要能够从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中,识别出共通的模式特征,才能将它迁移运用。
 
理论类推
 
理论类推,就是借用理论成果来指导实践,属于实践领域和理论领域的类推。
 
比如一个主管想让底下的业务员多开单,该怎么办呢?按照前面说的第一步,用What和Why发问:业务员开单的动力是什么?业务员为什么要多开单?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想到钱这个东西,员工来工作就是为了钱嘛,那就开一单给你一份特殊津贴,但这样真的有效吗?
 
心理学上有个激励过敏倾向理论,指的是当有激励进入游戏,或者改变了激励,人们会对激励机制做出反应,而且这个反应仅仅是对激励做出反应,而不是对激励背后的目的做出反应。
 
如果你知道激励过敏倾向这个理论,就知道靠特殊津贴激励业务员开单是不对的,因为一旦有了这份奖励,业务员为了得到这个奖励,可能会伪造虚拟订单。
 
可见理论类推实践,对于挖掘问题本质,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用好理论类推,也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需要明确理论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普遍适用的,而是有一定适用范围的。将一个理论类推到一个不适用的领域,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心理学上有个「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的是双方交往形成的第一印象对后续交往关系有很大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的效果。
 
而「近因效应」是指人们对与一个人最近一次的交往接触,会比之前的交往接触的印象更加深刻。
 
这两个心理学效应,看起来好像是互相矛盾的,一个告诉我们要重视与别人的第一次见面,一个告诉我们要重视与别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到底哪一个正确的?
 
其实两个都是对的,只不过使用范围不一样罢了。「首因效应」的适用范围,是与陌生人交往,要重视第一印象。而「近因效应」的适用范围,是与熟人交往,最后一次见面产生的影响往往很重要。
 
这两个心理学效应,要是搞不清它们的适用范围,就很容易用错了。

 

3.针对问题本质,找到本质解法

 
经过第2步挖掘出来的问题本质,通常会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大前提」一直存在,是亘古不变的铁律,但「小前提」没有对上,所以导致问题。
 
比如:
 
机器为什么总是停摆?
问题根源:润滑油里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它的「大前提」是:机器要想流畅运行,润滑油里不能含有铁屑。
而「小前提」是:润滑油里含有了铁屑。
「小前提」与「大前提」对不上,所以出问题了。
 
工资为什么涨不上去?
问题根源:自己的稀缺程度不够。
它的「大前提」是:物以稀为贵,想要工资高,自己的稀缺度必须高。
而自己的「小前提」是:稀缺程度不够。
「小前提」与「大前提」对不上,所以出问题了,工资太低。
 
为什么做不出爆款内容?
问题根源:没有抓住人性弱点。
它的「大前提」是:抓住人性弱点,用户才会喜欢,内容才能爆起来。
而自己的「小前提」是:内容没有迎合人性弱点。
「小前提」与「大前提」对不上,所以出问题了,内容爆不起来。
 
第二种情况,是因为外在环境变化,导致「大前提」发生了变化,而「小前提」没有及时跟进,所以导致出了问题。
 
比如,一个年轻小伙子,原来单身的时候,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工作上,收入也不断攀升,这样显然没什么问题。
 
但后面结婚生小孩了,他需要花时间来照顾家庭了。但他要是多花时间来照顾家庭,工作就未必保得住,而要想保住工作,就不能照顾家人,所以导致他每天都焦头烂额。
 
这就是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大前提」发生了变化。
 
原来的「大前提」是工作第一,「小前提」是他所有精力扑到工作上,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好的,收入不断攀升。
 
但成家之后,「大前提」变成了家庭和工作同样重要,这时他的「小前提」没有跟着变,就导致了问题。
 
再说一个商业上的案例,链家是靠中介业务起家的,前期行业还处于粗放发展的时候,公司靠着不断地招人,不断地扩张城市,不断地开店,让链家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但当它的交易规模达到万亿的时候,中介业务就没法进一步增长了。
 
这也是「大前提」发生了变化,行业从粗放向精细化发展了,而「小前提」(靠招人、开店扩张的增长方式)没有改变,所以就导致了问题(增长停滞)。
 
这时链家的创始人左晖,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企业家,肯定是想让链接继续增长的,这时该怎么办呢?
 
他在2018年推出贝壳业务,打造一个让众多房产中介人协作的大平台。链家首先让自己多年积累的房源数据开放出来,吸引同行过来协作,让所有的中介人都将自己的房源和客源贡献到这个平台。
 
这时链家的增长方式就由传统的人力驱动,转变成了数据驱动,有种马枪换炮的感觉,效果也特别好。贝壳平台仅仅运作了一年多,它所带来的扩张速度,就超过了链家过去十几年的扩张速度。
 
第三种情况,是属于开创性的问题,前辈们从来没有做过的,所以也就没有现存的「大前提」可用,需要去寻找新的「大前提」,然后由「大前提」得出「小前提」,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比如有一个家具设计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新家具为什么难以实现?是因为它既要极轻薄,又要极稳固。但在以前的家具设计当中,轻薄和稳固两者是矛盾的,想要轻薄,重量就得大减,这样就牺牲了稳固性。而想要稳固,通常又得增加重量,这样就牺牲了轻薄性。
 
这个时候家居设计师该怎么办呢?因为前人的设计经验,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他得去寻找一个能够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新的「大前提」,比如找到一种能够兼具轻薄与稳固的新材料。
 
这时它的演绎推理逻辑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大前提」:新材料A能够兼具轻薄与稳固性。
「小前提」:以新材料A来制造家具
「结论」:制造出来的家具一定是既轻薄又稳固的。
 
解决以上这三种情况的本质问题的方法,总结起来主要就以下三点:狠补缺点、发挥优势、升维思考。
 
狠补缺点
 
像第一种情况,挖出来的「大前提」是亘古不变的铁律,缺的是「小前提」的匹配,这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很清楚了,缺什么就补什么。
 
比如机器总是宕机,是因为润滑油不干净,不干净,那就加个漏斗,把铁屑过滤掉,让润滑油纯净起来就好了。
 
工资涨不上去,是因为自己的稀缺度不够,那就多学知识技能,提升自己能力,让自己变得稀缺就好了。
 
内容爆不起来,是因为没有抓住人性弱点,那就深挖人性弱点,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内容创作中来就好了。
 
这都是狠补缺点,缺什么就补什么,让自己的「小前提」匹配上「大前提」就好了。
 
发挥优势
 
在解决本质问题的过程中,除了狠补缺点外,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是很重要的。而且相比补短板,发挥自己的长板还要轻松得多。
 
比如前面说的链家突破增长瓶颈,其实靠的就是发挥优势,来改变增长引擎的。
 
链家经过10多年的积累,成了全中国最大的房产中介平台,优势就是数据。以这些数据为根基,打造新的协作平台,驱动新的业务增长。不仅效果好,转型过程还挺轻松。
 
当「大前提」是客观规律或者时代趋势的时候,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是决定自己事业成败的关键。
 
比如你是做C端产品的,打造爆款产品的底层规律是什么?是满足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你在洞察力这方面很有优势,那你很容易找到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而打造出爆款产品。
 
再比如现在短视频是大趋势,如果你是个活泼的文科生,表达能力强而且知识面广,那你就很适合做个知识博主,能吃到短视频行业的一点福利。相反你要是个木讷的理科生,那就未必适合从事这个行业了。
 
升维思考
 
什么叫维度呢?维度是我们描述事物的某种属性。比如一个橘子,通常我们描述它的属性有哪些呢?大小、甜度、颜色,大部分人可能只能想到这三点。
 
但要是让一个营养学家来看这个橘子,可能还得增加营养含量这个维度。
 
一个物体在我们脑海里是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的,并不代表它只有一维、二维或三维,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而已。就像一个橘子,除了大小、甜度、颜色三个维度外,我们还可以给橘子增加温度、形状、密度等多个维度。
 
而升维就是通过增加维度,来跳出问题的限制与常规解法,重新思考问题及解决之道的思维方式。
 
比如前面说的,面对保住工作和照顾家人这样的两难处境,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生活是二维的,只有工作和家庭,当这两者矛盾了,也就无解了。
 
但如果我们给它增加一个维度:快乐,我们会去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真正快乐的工作方式,一旦找到了这种工作方式,选工作还是选家庭这种两难处境,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
 
家具设计师要想设计出既轻薄又稳固的家具,也是升维思考,在轻薄和稳固之间,增加材质这个新维度,一旦在这个维度上找到了新的材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时候,由旧思维造成的问题,是无法通过旧思维来解决的,需要升维才能找到答案。就像爱因斯坦所说: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
 
说到这里,再总结一下,由本质问题到处本质解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让「小前提」匹配上「大前提」就好了,不管是「大前提」变了,还是「小前提」原本就没匹配上,都是如此。而在让「小前提」匹配上「大前提」的方法,要么狠补缺点,要么发挥优势。
 
还有一类是创立新的「大前提」,这类方法主要通过升维思考来解决,当你创立了新的「大前提」,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
 
在得到本质解之后,战略上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剩下的都是战术上的问题。
 
只要你将这个本质解,视为自己笃信不疑的道理,然后坚定地按这个道理行事,总会有扒开乌云见明月的那一天。
 
有一句话叫做,战术上的勤奋,永远弥补不了战略上的懒惰。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航向,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而U型思考就是用来解决战略问题,帮助我们确立前行方向的,所以擅长U型思考的人,往往也都是些战略高手。
 
最后,希望大家将这套U型思考学会,拥有一眼看透本质的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评张明楷《刑法学》第六版上集(一)/肖佑良
《简单的逻辑学》容易获得机会的人,拥有这种能力
学会演绎推理,把一般规律运用到具体实践中
[转载]分析就是逻辑推理
不可不知的15种思维
量子力学理论的“态叠加”,是否意味着“时间到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