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敬 左宗棠:伏久者飞必高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这句话出自《菜根谭》,意思是伏藏甚久的事物,一旦显露出来,必定飞黄腾达;太早开发的事物,往往也会很快地结束。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早年历经坎坷,屡考不中,一直隐居家中读书,四十岁才出山,以幕僚身份参与军务,多次打败太平军,而其一生功业的大部分是在六十岁后完成的,收复新疆时年近七十,真算得上是“伏久者飞必高”。左宗棠出生于一个家境贫寒的书香门第,二十岁时纳资为监生,获得了科举考试的资格,参加湖南乡试。 

遗卷中举

1832年八月,乡试完毕。湖南籍御史贺熙龄负责批阅左宗棠的试卷,他在试卷上这样写道:“文章虽好,只可惜于规定的格式不相符合,阅卷的人不能看出这里面的功夫啊!”阅卷人写出这样的批语,左宗棠的试卷自然被打入遗卷之列。所幸这一科是为道光皇帝50寿诞开的“万寿恩科”,有诏书命考官对遗卷进行复查,以防埋没了成绩优异者,以示恩宠。 


这时,湖南负责试卷复查工作的副考官突然在考试院死去,便由主考官徐法绩负责复查这5000多份遗卷。徐法绩经过认真的阅读和反复比较,从中复取了6名。左宗棠名列搜遗之首,被录取为湖南第十八名举人。所以左宗棠在湖南乡试中并不顺利,尽管如此,总算跌跌撞撞地获得更高级别考试的通行证。  

经过一番周折,毕竟摘取了湖南举人的桂冠,左宗棠心里自然增添了几分喜悦。回到家中,便兴冲冲地为自己张罗着迎娶新娘。可是转身一看自己眼下的情景,又感觉到了世态炎凉的不易。 

在早些时候,他与湘潭县的一位周姓的姑娘订下了婚事,可是目前穷到这步田地,根本无力迎娶姑娘到左家。再观这时的风俗,别人到了这个年龄,多早已谈婚论嫁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结婚。由于无钱举办婚事,婚后也不具备独立维持生活的基本条件,左宗棠只得入赘周家,成了一个“倒插门”女婿。在那个时代,做上门女婿是被社会看不起的,不过左宗棠的岳父对他还是挺照顾的,从来没有抱怨过他的无能。

再次赶考

1832年的冬天,左宗棠得到亲戚的资助才得以北上,准备参加来年春天的会试。第二年(1833年)正月,到了北京。考完等待发榜之时,实在闲得无聊,他便写了一组诗:《燕台杂感》,关注新疆的局势。待会试发榜,落第南归。这对于一个渴望通过科举制度摆脱生活上的窘境、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人来说,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回到湖南后,他写信给徐法绩,表示考试要讲究经世之务,就是说考试的内容要有用。不难想象,字里行间渗透着他对科举取士的愤愤不平之意。

南归后,左宗棠继续住在湘潭岳父家里,仍然想参加全国的会考,可是家境又是这样的糟糕。他听说有个“湘水校经堂”,这个学堂是由湖南巡抚吴荣光和湖南知识界名流贺熙龄倡导开办的。 


学堂规定,在这里学习的书生一个季度读完一经,考试及格,一个月可得到白银8两的生活补助费,这在当地所有的学堂中是最高的。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家庭的生计,左宗棠选择了湘水校经堂作为苦读的场所。他在这里省吃俭用,将节省下来的钱送给家里,这样两头都能够勉强维持生活。

 
左宗棠生活上虽然非常艰苦,但是读书却是这里的书生中最刻苦的,加之其天资聪慧,所以在这里的考试当中,他有7次列第一名,多次受到校方的表扬。 

转眼间,到了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宗棠23岁,再次赴北京应试,他的卷子为考官温葆深所推荐,总裁也非常欣赏,评语为:“立言有体,不蔓不支”,“第二场尤为出色”。 

这应该说是很高的评价,本已取中第十五名,但到了发榜的时候,不料又发生了变故:按规定湖南籍的考生应取十四名,左宗棠名列第十五名,自然就不在录取之列,左的卷子被撤出,改录湖北的一名考生(因湖北少取了一名),左宗棠被定为“誊录”。 

清朝科举全国会试“誊录”的定义是:下科仍有参加会试的资格,可以在朝中等待机会谋个缮写文书的职位,也可经他人保举做县令。左宗棠不屑于忍气吞声地干那些斯文的差事,也不屑于低三下四地去求他人谋个小小的县令,就又闷闷不乐地回湖南了。  

第二次落第以后,左宗棠又回到了他在湘潭的岳父家。第二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他在家中写下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用来激励自己。

道光十七年(1837年),左宗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妻儿留在湘潭的岳父家,他自己孤身一人到醴陵渌江书院去当了一位教书的先生。1838年,左宗棠26岁,第3次去北京参加全国会试,又不幸落第了。第三次会试失败,对左宗棠又是个不小的打击。 

40岁出山

中国有句古语:事不过三,更何况左宗棠是个饱读经书之人,他更信天命,便下决心不再参加会试,打算在家种地打发余生。左宗棠认为,科场一再受挫,自己已不再有可能沿着正途向上走,可他还发誓要在种田之余钻研经世之学。直到1852年,左宗棠已经四十岁了,第一次出山,当了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指挥对太平军的战斗,对于防守湖南大大有功。 


后来张亮基调离去山东任巡抚,左宗棠回老家隐居。此时太平军连克数地,由湖北侵入湖南,面对此形势,忧于国事的左宗棠第二次出山入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府。

左宗棠在第二次出山后,差一点因“樊燮事件”丢了脑袋。樊燮是湖南永州镇的总兵,樊被指控私自提用军费且为数不少。咸丰九年(1859年)四月,樊燮被革职,但他不服,竟向上级衙门控告、攻击左宗棠。 

后经左宗棠好友胡林翼在北京斡旋,郭嵩焘托肃顺说情,湖南巡抚骆秉章在上奏中为左宗棠辩驳,咸丰皇帝才改变了主意,左宗棠逃过了一劫。 

太平军覆灭后,左宗棠又参与洋务运动,后任陕甘总督,1874年开始,镇压陕甘回变,并收复新疆,成为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科举考试一直不顺利,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四十岁出山,而终能在六十多岁时建有奇功,可以说是大器晚成。有些人因为太早开发,不到中年便都成了平庸的人,最后不得不伤仲永。那些年轻时默默无闻的人,在岁月中不断储备实力,而终成了晚成的大器。生命之经验和宝藏的开发也是如此,就像一罐酒一样,愈陈愈香,要让它在岁月中酝酿、成熟,才会是一罐好酒。



忘记左宗棠,是一个民族的耻辱

百多年前,中国国力几近于奄奄一息,而新疆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与台湾三十万平方公里领土,同时遭遇俄日来鲸吞。如果没有左宗棠力主收复,并亲自率领大军,运用军事力量与政治智慧,则中国领土丧失至少两百万平方公里之巨!2012年11月10日是左宗棠诞辰两百周年庆祝日,应《中国文化报》邀请,本人写下《全球视野里的左宗棠》。报社删节近1/2后发表题为《特立独行的左宗棠》。当今天的中国人还在流行压抑人性的理学代表曾国藩,运用他的智慧搞尽阴谋与算计时,中国真正的也是惟一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就这样被国人选择无意识地淡忘。忘记左宗棠,是一个民族的耻辱,左宗棠精神如果也一直长埋于地下,则当心中国人骨髓里的钙质,已经流失得只剩下软骨。

特立独行的左宗棠

文/徐志频

左宗棠被看做“晚清三大中兴名臣”,一直与曾国藩、李鸿章并论。事实上,个性刚直的左宗棠不只是气质上与他俩迥异,事功上也大相径庭。消灭太平天国,论功排序,依次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平捻定回,曾国藩只开了个头,主要功劳在李鸿章、左宗棠。李鸿章负责东捻,左宗棠负责西捻。曾、李的事功,基本全在内战,而左宗棠论个人事功,则主要是外战。

左宗棠从小坚信“一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或者说“一生只为一件天大的事情而来”,他少年关切西北,晚年收复新疆。

左宗棠从读书时起,主要精力不在科举,在自学舆地学、农学。18岁那年,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经常穿越长沙贫民杂居的棚户区,在古书摊破旧的席子上淘书,有一次他买到了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线装版的《读史方舆纪要》。同年,贺长龄因为母亲过世而回家守孝,以江宁布政使的身份回到长沙。左宗棠得知,马上冒着风雪、踏着冰路前去拜见,借读了贺长龄自己主编的《皇朝经世文编》。这本书谈地理、水利、军事、农业、海事,全都是些经世致用的学问。20岁到30多岁在湘潭周家做渌江书院山长时,他专心自绘了新疆地图。左宗棠在陶澍家设馆8年,读的也是《康熙舆图》、《乾隆内府舆图》。林则徐去世前一年,与左宗棠夜晤湘江,畅谈中国西北危机,将收复新疆的重任交到他的肩上,地图、材料全部交给他,更是对他“事业托孤”。

正是长达50多年时间的积累,左宗棠一心研究新疆,所以他后来才只花了5年时间,就收回了中国1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9世纪的中国,中国的塞防、海防同时遭遇致命威胁。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都主张中国“自断手脚,以保心脏”,为什么左宗棠会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单独主张海、塞并防,“手脚与心脏同时保护”呢?

这跟左宗棠独特的个性气质有关。用当时的说法,左宗棠“刚直矫激”,也就是做事猛,做人直,不弄虚,霸蛮且倔强。

霸蛮且倔强,是湖南地域性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曾国藩,霸蛮但不倔强,左宗棠霸蛮,还牛脾气,一竿子插到底。所以他率领8万西征军,舆榇亲征,兵临城下,威逼伊犁;所以他组建恪靖定边军,将法国人从哪里过来打回哪里去,直接逼迫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左宗棠创造了晚清历史上中国两次外战胜利的神话。

左宗棠年轻时自称“今亮”,即当代诸葛亮,自许“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他在事功上后来超过了诸葛亮。时人评价他“历古以来,书生戎马,而兵锋所指,东极于海,西尽天山,纵横轶荡,未有如宗棠者也”。因此有历史学家指出:左宗棠是自唐太宗以后,对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功劳最大的第一人。

左宗棠寒门书生,却创下盖世大功,就个人素质、个体性格而言,有何秘密?全源于霸蛮且倔强背后的支撑点:独立意识。

湖南性格,从周敦颐、王船山以下,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独立意识。钱基博将湖南学风遗传归纳为“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一语中的,最为精到。

左宗棠的独立意识,从个人成长影响的一面看,源于童年起,他被看做牵牛星下凡,这让他有一种傲气;而家境到了左父一代,完全破落,左宗棠不得不倒插门到湘潭周家才能活命,自尊心大损。左宗棠的天分,按胡林翼的说法,是中国第一。天才第一,又心高气傲,现实却是从倒插门到科举接连三次失利,理想与现实反差巨大,打击巨大,这将自尊的左宗棠内心澎湃的力量全部激发出来了。

耕读传家的左宗棠,内心始终激荡一股气。无论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狂气,在26岁那年宣布断绝科举梦的傲气,还是他见林则徐时自负的“天地正气”,他终生保存这股气。他创办楚军,只训练一个月就上火线,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练心、练胆、养气。这与偏重训练打仗技术的方法完全不同,确实惊世骇俗。从组建楚军到成立西征军再到筹划恪靖定边军,左宗棠一生亲征百战,很少打过败仗,而取胜的秘诀,全靠士兵的胆魄与军队的气势。左宗棠统帅的军队,每逢大战,从来以雷霆万钧之势,取霹雳手段,以顽强的斗志,将敌军于瞬间压垮。用毛泽东的话说,气势“像昆仑崩绝壁,似台风扫寰宇”。这在镇压太平军李世贤的两次关键战役以及抬着棺材威逼俄国时明显表现出来了。

湖南人独立的性格最早被左宗棠张扬到极致。作为个体,他独立精神;作为统帅,他独立谋国。独立性格,对一切外来的欺压最为敏感,也最不能容,所以他要反抗,要争,要打,要夺回新疆,守住镇南关,保全国土。

因为独立两字被发挥到极致,它的光芒就格外耀眼,放进全球范围内比较,这一独特的光芒,就如天地四极一样,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极。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出世界史上40位智慧名人,其中有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生于1812年,死于1885年,相对完整地经历了19世纪。19世纪的全球,崛起与衰落、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与政治、是基本主题。放进全球视野,19世纪主要有以下几件大事: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起义,经过一系列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国家,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日本于1868年展开明治维新,成为东亚一强;拿破仑的战争使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想在欧洲得到普及,同时它打破了欧洲的许多界限,原来由宗教贵族统治的地域被世俗化了;德意志帝国在普鲁士的领导下产生,意大利独立,在法国封建帝制终于被彻底放弃;美国经过墨西哥战争和南北战争后基本成形并成为北美洲的强国,许多欧洲移民进入美国;法国的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崛起与衰落、侵略与反侵略,让全球一批代表各自地域文化性格的人物脱颖而出。这一时期享誉世界的政治名人,亚洲有中国的左宗棠,日本的伊藤博文;欧洲有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威廉一世、俾斯麦,奥地利的梅特涅、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二世。

左宗棠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主导国际战争并取得胜利的湖南人。这让湖南的影响随着左宗棠的名字,走向了世界。

杨度曾作《少年湖南歌》,其中有:“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做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做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莫问家邦运短长,但观意气能终始。埃及波兰岂足论,慈悲印度非吾比。”这是系统地比较湖南人性格在全球的特征。斯巴达人尚武,普鲁士人敢做敢当,英格兰人倔强。湖南人集这些品质于一身,就是霸蛮。霸蛮背后的支撑特点,正是独立的个体意识。

左宗棠凭着强烈的独立的个体意识,在湖南地方养成士人风骨,以霸蛮的特质出湘,通过行动创下盖世事功,并在后来居上的湖南伟人身上得到光大,这是当代湖南人在“左公”诞辰200周年纪念时不能忘记的重要地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无所依仗,请一定拼命坚强
左宗棠三试落第\两次出山及“独当一面”
湖南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县城 走出两个总督一个巡抚
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的恩恩怨怨
晚清名臣左宗棠,40岁以布衣入仕,大器晚成,成长经历十分曲折
左宗棠的崛起离不开五个贵人的扶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