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附子使用的注意事项(一)

附子为历代医家治阴证之良将,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与大黄、人参、熟地并称“药中四维”,用之得当可起沉疴,除顽疾,救危亡。随着近年来“火神派”的兴起,中医界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案例屡见不鲜,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繁荣学术的作用,发展了中医对于温法的认识,但也出现了因使用不当而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了同道能在临证中更安全有效地应用好附子这位良将,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对附子使用的注意事项做了简要梳理,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明贤斧正。

1附子非补虚药,用之当慎其毒

附子本为温里之品,因其能扶阳气,破阴寒,拯危救亡,历代医家多有溢美之词,如黄宫绣谓之能“补先天命门真火”,汪昂称之可“补肾命火”93,陈嘉谟言其能“补下焦阳虚”,郑钦安赞其“能补坎中真阳”,《中药学》教材据此称附子有“补火助阳”之功效。笔者认为前辈医家论附子之功用时虽用到“补”字,但并不能据此将附子理解为补虚药。一者,诸家描述中“补”的对象均为“火”和“阳”,实乃利用附子大热纯阳之性以温下焦,散阴寒,使命门火旺,故此处之“补”理解为扶助更为恰当,因此“火神派”又被成为“扶阳派”。二者,肾阳命火之旺盛需赖后天水谷的不断充养,附子性热,可扶助中焦脾胃之阳,促进饮食物的腐熟运化,间接达到了补益的作用,故虽言“补”,亦不同于鹿茸、巴戟天、紫河车、肉苁蓉之直接补益。所以历版《中药学》教材也准确的将附子归为“温里药”而非“补虚药”。

本草学奠基之作《神农本草经》将附子列为下品,有毒者也,示人此药不可乱服,用之当慎其毒性。民间有误认附子为补品而服之者,常致中毒,如杨雪等统计了508例附子不良反应的文献,发现其中有以附子泡酒、蒸服、炖鸡而致中毒者。医生使用附子不当亦多致不良反应发生,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为生品直接入药,二为超剂量用药,三为煎煮方法不当,四为配伍不得法。因此,吾辈运用附子时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用药安全:(1)使用正规饮片厂生产的炮制得当的附子,避免生品直接入药,若遇危急重症需用生品,一定去皮使用(因附子皮中有毒成分含量高,仲景运用生附子时亦告诫后人“去皮”);(2)剂量要适宜,不宜贪图速效而大剂量应用,若遇寒盛之证需大量使用,也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3)煎煮时间要充足,附子的毒性成分主要为乌头碱,研究表明长时间煎煮可使乌头碱水解,毒性大大降低,而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如火神派名医吴佩衡运用附子,必以开水久煎,可做临证参考;(4)重视配伍,研究表明甘草、干姜可有效抑制附子之毒,仲景运用附子多配干姜、炙甘草,扶阳派名医李可运用大剂量附子时,必配炙甘草60g以监制其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火神派医家超大剂量安全使用附子探密
火神派扶阳第一要药——附子(上六)
论附子之毒性功用---扶阳第一要药
从《伤寒论》探讨附子甘草的配伍意义
扶阳要药论附子(中卌四)
火神派医家超大剂量安全使用附子的四大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