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膜拜食品界的院士们

榜样照我去奋斗


最近令全校师生自豪的重大新闻

当然是我校新增的两位院士!!!

祝贺康振生院士与邵明安院士!!!

鼓掌!!!o(*≧▽≦)ツ

小编来蹭热点啊蹭热点

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咱们食品界的几位院士

 (≧ω≦)

一起膜拜大佬们 

 ✪ε✪  ✪υ✪  ✪ω✪

(篇幅较长,希望各位童鞋不要介意哦)


庞国芳


         庞国芳院士生于河北省滦南县,于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秦皇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国际AOAC(美国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研究导师、资深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9月8日成为中国学者荣获哈维·威利奖(Harvey W.Wiley Award)第一人。

        

        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国际AOAC科学技术奖5项;主编科技专著6部(约1000万字),分别由科学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荷兰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在我国、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著名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30篇,引起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600多位学者关注。培养带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和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庞国芳长期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主持建立了139项农兽药残留等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两次组织有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瑞士、希腊、斯洛伐克、立陶宛、阿根廷、台湾等12个国家和地区3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成功建立了由中国学者主持研究的两项国际AOAC标准分析方法,开创中国学者组织研究国际AOAC标准的先河,扩大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主持研究构建了中国蜂产品质量评价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了400多家蜂产品企业产品质量;解决了出口禽肉检验检疫技术瓶颈,促进当地企业健康发展并跻身外资企业500强;研究出世界常用1000多种农兽药高通量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居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同行认可和重视,并在国内外得到应用。庞国芳院士一共研究制定了141项国际、国家检测技术标准,为食品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清平


        吴清平,男,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常务副所长。兼任广东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学核心期刊《微生物学通报》编委,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和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


        1984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一直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工作,成为我国知名食品微生物专家;2001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得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2014年获首届广东发明人奖,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主要从事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省级鉴定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果1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7项,其中7项已获专利授权;取得国家、省级和厅局级科技奖5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和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91篇;创办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科研成果,取得销售额12000万元,利税2500万元,社会效益18亿元;主持“食用菌产业化示范项目”新增产值11.8亿元,新增利税2.06亿元,出口创汇873.9万美元,带动1.7万户山区农民发展食用菌生产,获得社会效益23.5亿元,2007年“食用菌优质高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建矿泉水及饮用纯水微生物检测及质量控制工艺分析方法和难点解决关键技术,为中国瓶装饮用水行业的发展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



朱蓓薇


朱蓓薇,女,江苏宜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出生于陕西省杨凌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在杨凌农业技术学院工作,少年时的朱蓓薇就对农业科学实验产生了兴趣。1978年3月考入大连工业大学,1982年大连工业大学制糖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辽宁省“攀登学者”,2009年大连“科学与技术功勋奖”获得者;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现任中国食品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辽宁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中国焙烤食品与冷冻食品协会理事、辽宁省食品饮料协会理事;海洋食品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双聘院士等重要职位。


        朱蓓薇教授从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进行农、水产品精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十一五”、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100余项,涉及海参、牡蛎、鲍鱼等水产品及大豆、苹果等农产品。主持完成国家、省、市攻关课题30余项,科研成果获各种奖励17项;获得国际国内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多项成果在辽宁、山东、福建等地实现了产业化,为多个国家、省级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为食品工业发展特别是海洋食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宝国


        孙宝国,山东省招远市人,香料和食品添加剂专家,我国食品领域第一位60后院士,现任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1984年毕业于北京轻工业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化工系,1999年和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60余篇,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现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等。

       主要专注于精细化工方面的研究,在肉味香料和肉味香精方面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他研究构建了肉香味含硫化合物分子特征结构单元模型,研发出一系列重要肉香味香料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含硫香料制造的技术基础;凝练出了“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香精制造新理念,成功研究了以畜禽肉、骨为主要原料的天然级肉味香精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肉味香精制造的技术基础。其某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首次将Bunte盐用重要香料甲基2一甲一3一基呋喃基二硫醚等不对称二硫醚的生产,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在国内外首次采用DMSO氧化2一甲基一3一呋喃硫醇等硫醚,合成了二(2一甲基一3一呋喃基)二硫醚等重要香料,获得两项中国发明专利;在国内首次采用骨素、肉、酵母等为原料,经酶解、热反应制备香味香精。上述研究成果,填补了20多项国内空白。孙宝国与何坚合著的《香料化学与工艺学》出版后五年中印刷了四次,促进了我国香料工业的技术进步。



陈坚


        陈坚教授,1962年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1990年获无锡轻工大学发酵工程博士学位,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教育部第二届青年教师奖、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现任江南大学校长并于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


        陈坚教授现兼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轻工联合会理事会副会长、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等;Process Biochemistry、J.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国生物工程学报等7个国内外学术杂志编委;香港大学、西北大学等大学名誉或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环境生物技术和发酵工程的科研工作,在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器、毒害性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可降解材料的生物合成与应用、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近8年来,他负责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14项,科技转让项目21项。9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15项成果为国家淮河、太湖、长江等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工程,获得很好的环境效益;多项成果已经工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0项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轻工、教育部、上海市、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教育部、科技部等项目5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学术论文254篇,其中140多篇SCI收录论文,被SCI索引超过1000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5项。主编并出版教材、科技书2本;完成专著1本,科技书2本。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2项,并获江苏省优秀专利。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1项教学成果获原轻工总会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二负责人完成的1项教学成果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33人,其中14人已获得硕士学位,1人毕业论文被评为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博士生19名,其中9名已获博士学位。




编辑:齐小敏

素材:学术创新部

审核:马梦婷 马洁 孙可玉

指导老师:牛雅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邓宗全教授谭久彬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突破极限!山东这位院士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创收超100亿元!
谢建新:加强科技创新,企业是关键
[首藏作品](847)如何斩获452项国家课题、1232项发明专利?
衡欣牌益生菌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祖耀逝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