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花:陇原断想
 

百花:陇原断想

 

地图上,省会兰州虽处于全国的中心,其实属边远省份,远离政治中心,经济欠发达。奇怪的是,古秦州明明是天水,却成了陕西的别称。陇县属陕西,反而成了甘肃的简称,邻省陕西不得了,十三朝古都,八百里秦川,一派帝王之气。秦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五洲游客集,农民都会用英语讨价还价,富足滋润,甘肃人心里不是滋味。

敦煌是甘肃的骄傲,一点不比兵马俑差。以往凡是来甘肃考察的同行,大都是冲着敦煌来的,到了兰州一打听还有1000多公里,比去河南还远,心里凉了半截。后来敦煌通了飞机,人们就直接飞着去了,久而久之,敦煌似乎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在外地人眼里,甘肃好像除了敦煌外,没什么可称道的。我们甘肃人自己也被边缘化久了,总觉得低人一等。

有一种说法:发掘历史,1000年的去北京,3000年的去西安,8000年的去甘肃。不相信吗?请看:

秦安大地湾,八千年前人类的遗址,延绵了三千年的文化创造,建有42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有水泥地面,是迄今发现最早、文化层次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彩陶,甘肃彩陶的地位不仅居全国第一,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与西亚两河流域的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是并存创造的两种彩陶文化,它的发现证明中国彩陶文化是独树一帜的创造。甘肃彩陶文化形成了完整的序列,延绵长达5000年,其数量之多,分布区域之广,艺术成就之高,学术研究价值之大,当之无愧为全国之冠,为世界文化遗产之瑰宝。

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自哪里?甘肃!东乡县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距今约5000年的一把含锡青铜短刀,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青铜器,与世界范围内最早青铜器的时代相当。

简牍的出土与研究,甘肃绝对领先,拥有上起战国,下至西夏五个时代、四种文字的约6万枚文献,是世界简牍学的主要研究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现的敦煌悬泉置,是全国第一次发现的汉代邮政机关的遗址,其出土的2.5万枚汉简,是研究汉代邮政业的唯一重要史料。

莫高窟、榆林窟和麦积山石窟人们耳熟能详,但听说过武威天梯山石窟吗?它是我国最早的石窟,为佛教石窟艺术向全省乃至全国传播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被专家们誉为“凉州模式”,“中国石窟之父”。

秦、汉、明三个时代的长城贯穿甘肃东西全境,总长4000多公里。阳关、玉门关、嘉峪关这些厚重的历史地名在万里长城上总共有几个?

藏经洞里的古藏文文书,莫高窟的吐蕃壁画,甘南的吐蕃墓葬,武威的西夏碑和在全省境内发现的西夏及元代的众多文物,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

具有历史意义的武威白塔寺,见证了汉藏会盟,西藏正式归入祖国版图的盛况。凌空腾飞的铜奔马荣膺泱泱13亿人口大国的旅游标志。

还可以列举很多,这些“第一”、“之最”足以证明陇原昔日的辉煌了。在“文化沙漠”争抢古人,建庙造景“创造历史”的今天,我们甘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陇原遍地都是历史,秦砖汉瓦俯首皆拾。然而困惑我们的问题是,文物大省为什么没有成为文化大省呢?

厚厚黄土,茫茫戈壁,将我们的历史埋藏得太久了。

藏经洞封闭了1000年,汉长城掩埋了2000年,大地湾则在累累黄土层下沉睡了8000年。也仅仅是在100年前,由于王道士的无意和斯坦因的有意之举,才开始揭开历史的尘土。

从那以后,奇迹不断出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的考古事业突飞猛进。考古工作者们踏遍陇原大地,历经酷暑严寒,风沙雪暴,取得令全国乃至世界考古界震惊的成果。数十年苦干,硕果累累,湮没的陇原历史被专家们一点点一笔笔地精心拼绘出来。

也许专家们太珍爱自己严密的科学研究了,以至于他们不忍心用通俗的语言和多样的形式告知大众,使其再一次尘封在神圣的考古殿堂。有的时候因为投资或技术原因,只好以回填发掘现场的办法予以保护。总之,丰富的精神财富没有转化为物质财富,社会和普通大众并不了解专家们的工作价值,没有感受到灿烂历史文化带来的现实利益。

非但如此,除了被尘封的历史,我们的文化也发生了断层。

试想汉唐时代陇原大地是怎样一种文化气象!

丝绸大道,沃野绿洲,络绎不绝的商贾驼队的铃声日夜回响。

烽燧亭障,关隘要津,忠于职守的兵丁小吏在竹简上忙碌书写着一笔笔漂亮的隶体文书,无怪乎东汉大书法家、草圣张芝出自酒泉。

三危山下荟萃了全国最优秀的画家、雕塑家以及顶尖的能工巧匠,创作出日后震惊世界的艺术珍品。

雄关虎踞,明月冷照,追随将军们拓疆建功的军旅诗人,面对八月飞雪,孤烟落日的壮美,吟唱千古不朽的诗篇。

河西走廊闪现着魏晋避难士人高雅玄妙的风骨。

陇南山谷回荡着杜甫离开长安后在第一座草堂寄寓时的苦吟。

……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敦煌和新疆。”而汇流的时间正发生在汉唐。敦煌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处,想想当年这个世界文化大都会,该是怎样的繁华、壮观和激动人心呵!

然而,唐末的战乱和丝绸之路的逐渐衰落,犹如一场天崩地陷的社会大地震,将陇原的历史震塌了,深深埋在了地下;将陇原的文化震裂了,形成无以传承的断层。

自那以后,甘肃成了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偏远闭塞之地,在漫漫一千多年的岁月里,默默承受着无尽的战乱与灾荒,徜徉在缓慢的历史行进中。再也没有当过主角,引领华夏文明的方向;再也没有出现伟大的艺术家,创造如同敦煌的灿烂辉煌。

自然界的地震使山川变形、江河改道,结果是面目全非,再也不会恢复原来的模样。而社会历史地震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会造成传承断档,但是积淀了那么深厚文化的土地,肯定会以某种神奇的方式将往昔的信息传递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

甘肃地下的历史宝藏尘封了那么久,却在二十世纪的几十年间如此集中完整地呈献给它现在的主人,这难道是勤劳执著的甘肃人感动了母亲大地所得到的赏赐?

30年前,甘肃出了一部轰动世界的舞剧《丝路花雨》,那是得敦煌之灵,延续甘肃文化传统开创性的壮举。其他地方出不了这样的作品,只有甘肃,只有敦煌文化的故乡才能再现当年的恢宏、浪漫与气度,敦煌时代的雨露终于开始滋润久旱的陇原了。

几乎与《丝路花雨》登台的同时,甘肃问世了一本名为《读者文摘》的期刊,后来改名《读者》,如今成了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跻身全球著名杂志。有人认为,以中国之大,人文荟萃,而翘楚之期刊竟花落偏远之甘肃,怎么回事呢?是啊,为什么不是北京、上海,而偏偏是名不见经传的甘肃呢?我们要反问的是,孕育了中华文明和创造过中西合璧经典的甘肃为什么不能产生一本让世界喜欢的期刊呢?她没有高傲的炫耀和逐利的浮躁,她平静的叙述、朴素的哲理、淡淡的人生、永恒的温情,不正是陇原先辈们创造文明的传承吗?

然而,甘肃大地上曾经产生过何等博大精深的文化,远非一出戏、一本杂志所能承载的。甘肃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个人的期盼。

甘肃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什么?应该包含哪些元素?其精髓何在?

是大地湾积淀3000年的厚土?那优美的彩陶图案,那高超的建筑设计,那智慧的农作发明,还是坚韧的生存能力。

是筑就汉塞筋骨的红柳?它忍渴耐饥,峥嵘茂盛,虽枯不死,任凭岁月流逝,风沙侵埋,坚定充当国家的屏障。

是莫高窟翱翔的伎乐飞天?飘洒自如,多情浪漫,融汇中西文化,包容大度,无拘无束,遨游太空。

是雷台汉墓的铜奔马?它昂首腾空,任天地无限,一往无前。

是古秦州伏羲庙的古柏?它苍劲挺拔,枝叶繁茂,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代表民族精神的根基。

是黄土塬窑洞的窗花?剪出深藏于民间的美学底蕴。

是陇南水乡的橘园茶山?为荒原戈壁倾注南国的灵秀。

是莲花山直冲云霄的“花儿”?高亢悲婉的旋律,抒发西北人粗犷又细腻的情感。

是拉卜楞金光闪闪的寺顶?护佑尕海春归的候鸟和遍野牛羊的草原。

……

这些凝聚陇原文化精神的象征,如同多元绚丽的音符,而奔腾的黄河,巍峨的祁连山,无垠的黄土高原,浩瀚的大漠,犹如雄浑的基础低音,构成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诗,追忆昨天的辉煌,激发今天的斗志,展现明天的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
甘肃省博物馆藏彩陶
抖音“云赏花”集齐陇原美景!
除了兰州拉面和海洋,甘肃啥都有
齐家文化玉器是中国古玉文化的一朵奇葩
8000年前,我们从这里迈开了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