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之南]海甸溪:沉睡千年的港口记忆

[海之南]海甸溪:沉睡千年的港口记忆

来源:南海网http://www.hinews.cn 2006-12-04

  前言:行走在海甸溪北岸,眼中的一切总有一种让人说不清,而又复杂的情绪充斥在心头:凌乱的建筑与狭小的道路,马赛克的外墙及绿油油的菜畦,白发老人和蹒跚学步的稚童,古色古香的庙宇边是两人合抱的老树,还有黄昏下袅袅升起的炊烟……城市东拓西进,千年的港口日渐被遗忘却又顽强延续着。

  老城区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在理智和情感的交锋中,在历史与未来的碰撞下,老城区改造有成功的范本,更多是失败的例子。海甸溪北岸的旧城改造,正尝试以新的模式,破解城市化中的难题。因此,我们关注这片土地即将到来的变化。

  关注这里的古民居、古庙、古树,还有原生态文化,是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在向未来的跨越中,简单地割裂过去,将历史丢进博物馆,让世代生活在海甸溪岸边的人们留下心灵的空洞。

  我们更关注这里居民的利益。海甸溪北岸旧城改造模式是否可取,关键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活在这里的2.8万人能否感受社会带给他们的温暖。

所有这一切,都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充满期待。

海甸溪:沉睡千年的港口记忆

(周元 谢向荣) 

  黄昏时的海甸溪一池粼粼的碎金,河边停靠的渔船升起暖暖炊烟,等待归航的汉子。河的北岸一色的矮房,居民悠闲地聚在一起聊天、乘凉。在坚硬的现代都市里,这是最后一湾充满诗意的柔软之地。

  横跨河岸的桥上,车水马龙,匆匆而过,不肯停留。很少有人知道,桥下这片宁静的地方在一千年前也曾是帆樯林立的热闹港口,见证着古海口的沧桑演变。

  宋元:海口最早的港口———白沙津

  南渡江是海南第一大江,它哺育了沿江三百多公里的琼岛人。在它奔腾入海的地方,大量泥沙逐渐堆积成滩。到了唐朝,白沙门和海田村(海甸)两个长条型的岛屿出现。北宋,古海口最早的港口———白沙津形成。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白沙津位于海田园(今过港村)和白沙(今吉安和新安两村)之北。

  宋朝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中国的瓷器、丝绸、香料等经海上运到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拥有丰富物产的海南岛既是海上丝绸之路中淡水、食品的补给站,又是香料贸易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产地。

  宋朝海南频繁的对外贸易推动了港口的繁荣。而与澄迈、文昌等地的港口相比,白沙津离大陆更近、更方便,所以这个后起之秀坐了琼州对外贸易的头把交椅。

  白沙津还有一个奇特的名字———“神应港白沙因沙滩洁白而得名,而神应则与一个神奇的传说有关。

  宋人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第124卷记载,南宋淳熙年间,琼州白沙津,蕃船所聚之地,可见,当时白沙津常有外国货船光临,贸易非常繁盛。然则,其港海岸屈曲,不通大舟。当时的琼帅王光祖合人力欲将港道拓直,但每次开挖不久,水里的泥沙就会复合。忽飓风作,自冲一港,尤径于新开者,神物所助如此,遂名神应港。时淳熙戊申(公元1188年)也。一个神话成就了白沙津几百年的繁华。直到明初,还有安徽合肥人王惠作诗传颂———

  “……即辟俄云合,将通又复迷。海神驱万族,飓母驾群犀。别港开如堑,征帆径若溪。庙坛初建设,祭物盛提携。不独便舟旅,更兼喜旄倪。当时神显应,此日客分题……”

  随着白沙津的繁盛,与之相邻的海口浦(即海田)也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街道,并开设了儒学。后因白沙津港道屡遭浮沙淤塞,大舟常泊白沙口之外,候潮而进,所以宋末元初,迁(白沙)津设(海口)浦,自浦渡海称海口港。

  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在海口浦设琼州复实司,掌管海外贸易(日·小叶田淳《海南岛史》)。海口浦逐渐取代了白沙津作为琼郡第一大港的地位。

  明清:港口繁盛 海甸成城市中心

  宋末元初,海田村与白沙门之间的海水逐渐被堆积起来的泥沙填平。大约到了明朝,这两个岛屿已经连在一起,统称海田。白沙门地名还在,但已不是单独的岛屿。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表示。

  明代实行海禁防寇政策,南洋番舶甚少往来。为了加强防御,明太祖把海南四州合并为琼州,隶属于广东,并将崖州守护所的官兵抽调一部分到海田,设海口守御,一边训练水兵防海寇,一边屯田满足军需。清宣统《琼山县志》记载,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始设白沙水寨,兵船六十只,官兵一千八百二十二名,把总一员……”可见,海田当时已是琼州北部军事重镇。

  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禁海令取消。海口港成为全岛主要贸易港口。

  但海口港门也常遭浮沙壅塞,大船只能或待潮而进,或以小艇驳运,或经外沙河从盐灶港进出,极不方便。因此,清乾隆年间,白沙门港又再度繁荣起来,并在白沙门中村建起了东、中、西三条街道。从乾隆二十年起,闽粤商会会馆相继在白沙门上村建立。闽粤兴(化)潮(州)会馆和福建漳(州)泉(州)会馆的捐款石碑至今仍在,仅石碑记载的捐款商号就有180多个,估计白沙门附近全部商号不下400家。

  《天津条约》签定后,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各国领事馆相继设立。光绪二年,琼州海关正式在海口成立,海口港成为帝国主义掠夺本岛资源、倾销外国产品的门户。港口的繁盛使当时的海甸成为海口商业和城市中心。

  明朝时的海甸岛面积和万绿园差不多,但在泥沙堆积和人为填海的双重作用下,海甸岛逐渐长大了。据《海口市志》记载,1970年,海口发动全市军民围海造田,将海甸六村、福安三村、白沙门上中下村、过港村等16个村庄及河流、滩涂等围成了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新海甸。在90年代初的开发热潮中,海南寰岛公司又在海甸六路以北填了2.4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如今,海甸岛面积已达138平方公里,是当初面积的十几倍。

  民国:海甸溪关于港口的最后记忆

  民国以后,随着得胜沙、中山路、解放路一带商业的繁盛,海甸逐渐变成了住宅和少量工业的所在地。但海口港港狭水浅,轮船上下旅客和货物仍需要由帆船驳运,所以海甸溪里仍有大量驳船忙碌的身影,住在河边的居民有幸见证了它的最后繁华。

  1939年日寇侵琼。为便于掠夺海南物资,日军在书场码头栈桥东海湾增建一座栈桥码头和一条防波堤,并改称秀英码头,但大都作为军用,商旅出洋仍要在长堤西路堤岸登驳船转载。

  解放后,长堤码头用驳船运载旅客、货物,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秀英码头成为了海南的出入门户。次年,新港建成。

  海轮在两港可直接靠岸,海甸溪里的驳船渐渐消失。曾经帆樯之聚,森如立竹的海甸溪重归最初的宁静。

  (感谢文史专家冯仁鸿先生对本报道的贡献) 

海田:海口得名之处

(谢向荣 周元 吴丹榕) 

  海口人至今称海甸为海田

  许多海口本地人在用海南话说起海甸岛时,往往不说海甸,而是海田;而在海口的市志里,说起海口的得名是因为宋开宝五年(972年),在海田村建浦,由于当时的海田村位于南渡江的出海口处,因此起名海口浦。此后,不管是建都、设所、镇、建市,行政设置如何变化,海口这两个字已深深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海口的城区也不断地从这一块渐渐的扩散开去。

  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认为,海田可以说是海口一个最为古老的地名。当时由于海南的州治、府治所在地琼州府设在府城,是海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府城向北边由于是多为滩涂之地,且居住的居民都较少,较为荒落,但宋代随着港口业的兴起、海南香料的不断外运以及作为一个远航船只的补给站,海口浦渐渐地繁华起来,从四面八方来居住的人增多,这一带形成了新安村、过港村、海甸一庙至六庙等,同时,这里与其他的村庄开始建起互通的街道,在当时的府城外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区。

  海甸之名为张之洞所起

  当时的海口浦是一个码头、居住区、商埠,而且其还有军事的功能。元初,海口浦上陆续设立了收宋末祥兴败兵集训防海的苏民所和捕掳占城降兵所置的番民所南番所等。

而海田改为海甸,也是因为其军事的功能。研究海口历史的冯仁鸿介绍,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视察海口时,认为海田雄踞海口门户,海疆辽阔,为历代边防水军的要塞,他认为这里就像南溟奇甸,因此,他将海田改为海甸。清末民国初期,海甸除了海甸乡之外,还曾建有法国领事馆、美孚石油公司、帆光铸造厂等。 

清澈海甸溪惟存记忆中

(王颜梅) 

  依溪而住的海甸一庙、二庙居民,望着依旧流淌的海甸溪感叹地说:水已经难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么清澈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甸溪的水很深,约有2米深,水也很清,可看到底。每到端午节,溪上就成为人们划龙舟比赛的好地方。原任海口水利局局长舒仁义介绍说,60年代,新埠岛、海甸岛有很多的河道,世纪大桥、海大一带都是鱼塘,70年代围海造地,特别是80年代开发建设后,许多小的河道基本被断开。当时剩下较大的河道除海甸溪外,还有一条叫鸭尾溪。

  据介绍,鸭尾溪是横沟河的一个分叉,一直流到海甸五西路。但在70年代,由于建设修路,即修人民大道,于是鸭尾溪便被断掉,水流没法流到海甸五西路。

  海口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南渡江出海口分三支口,第一个支口为南渡江主河道,第二个支口为横沟河,第三为海甸溪。该负责人说,海甸溪既是南渡江一个支口,同时又是美舍河出海口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它是海口市纳污的主要河道。受潮汐影响,海甸溪承担着3%—5%的泻洪量。

  在70年代—80年代,海甸溪是一条自然河道,水质特别好,属二类至三类水。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说,在那个年代,市民可以在溪里戏水、游泳。但80年代后,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加上建筑楼群的增多,海甸溪排污也随之增多,所有的污水顺着河道就近排放,造成海甸溪水特别脏,碰到大雨天,沿江路面会出现积水现象。

海甸溪水形也已改变,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在60年代—70年代,海甸溪整条溪水的形状是有凹有凸的,当水流多时,呈凸出来的状态;当水流少时,则呈凹进去的形状。当时,海甸溪两边还有植物生长,溪里的水环境对鱼类生长有利。但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海甸溪的形状发生变化,即不再有凹有凸,而是基本上逢弯取直。 

海甸最后的渡口

      (周元 谢向荣 王小瑾 王波) 

  人民桥、和平桥、世纪大桥飞架海甸溪上,连接着两岸的繁华与忙碌。河水从桥下静静流过,也轻轻拍打着一处不起眼的地方———过港渡口。

  过港渡口位于过港村外,只有几条带着遮阳棚、没有座椅的渡船和两个木制的小码头,码头的木板已经陈旧,看样子已有些年头。这里的居民告诉记者,海甸溪还没有建桥时,摆渡是行人唯一的过河方式,当时河边每个村有不少渡口,生意非常兴隆。不过,现在只剩下过港渡口还在维持了。

  六庙的陈显才老人回忆说,解放前六庙有两个渡口,过河5分钱到一毛钱一次,摆渡的基本都是本村的人。而二庙的老居民也表示,二庙也曾有过三个渡口。在一庙的灵佑寺,记者发现了一块民国七年立的石碑,上面写着“……吾济世居兹坊业,渔人十之三,驶渡者十之四,非设立祠字以敬祀。可见,当时村里有十分之四的人以摆渡为生,渡口的繁盛也可见一斑。

  据了解,当时海甸溪北岸每个村至少有两个渡口,多的有四五个,差不多共有几十个渡口散落在河岸,船来船往,河里被搅得热热闹闹。

  50年代初,人民桥修建,此后,和平桥、世纪大桥相继建成。三座大桥横跨海甸溪上,人车都可以方便通过,河边繁盛的渡口从此逐渐凋落。如今,由于过港村地处海甸溪北岸最东端,离桥稍远,所以过港渡口有幸保留下来,主要为村里人,尤其是上班族和学生提供方便。收费也不多,行人2角,摩托车1元,有自行车的行人3角。

  一天下午,记者随行人从长堤路边的码头登上编号为1043”的渡船,体验了一下摆渡的滋味。渡船斜斜地开向对岸的码头,还没来得及品味河边的风光,不到一分钟就到了对岸,确实比绕道和平桥快多了。

  岸上收费的是过港村村民阿寿,他说他每年向村里交一笔费用,承包了这个渡口。我家摆渡有很多年了,原来是一种机船,十年前才换成现在的这种渡轮,我们渡口现在有3艘渡轮。他说。据了解,以前过港村有海鲜店的时候,有不少人过来吃海鲜,而现在只有村里的人坐船来往于长堤路与过港村之间。

  7月下旬,和平桥开始改造。记者再去这个渡口时,发现这个平时不起眼的渡口已成了过路人的一条捷径。一名在岸上等船的摩的司机说,去海甸岛要绕道多费油钱,而且还堵车,坐船又便宜又快。渡口老板喜滋滋地告诉记者,现在坐船的外来人越来越多,早晚高峰时增加了三四成。

  和平桥改造毕竟是暂时的,海甸溪改造项目也将动土,这个海甸溪上唯一的渡口今后将走向何方?不知道现在的热闹,是否将成为渡口消失前的回光返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溟奇甸之明珠 千年海田换新颜——海甸岛大事记
你不知道的海口特色老地名
海甸岛简史(上)
“福州十大滨海文化景观”出炉,福清占四席!来看看有多美
南门古港口
倾城紫贝:潭门老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