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邮票】九九重阳节:古人对生命的执著追问与探寻

九九重阳节:古人对生命的执著追问与探寻

 
 

想起重阳节,我们的耳边总会长久地响起一曲曲不朽的生命赞歌。

    在距今约两千年的魏晋时代,那些炙手可热的权贵豪强们,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历史会与他们开这么大的玩笑,在青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迹的,不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竟然是一个文人。

    直到今日,我们还总是无限依恋地回眸,仰望一个名叫陶潜的文人高昂着头,迎着萧瑟秋风,走进了一年一度的九月初九。

    稍为过得去的人家,此时都在开怀痛饮,菊花酒浓浓的香味执著地传进他的鼻端。这位古往今来第一爱菊之人久久地坐在菊花丛中,一股至清至正之气流遍了全身。

    这时,江州刺史送来了菊花酒。他毫不拘束,也不客气,抱起酒瓮就大口大口地喝起来,直至酒尽人醉,方才高歌而归。

    每个朝代,都有这样寂寞而高贵的灵魂。盛唐的九月初九,又走来了一位同样穷困潦倒的杜甫。

    他已是风烛残年,而且病魔缠身,客居异乡。但是此时,他心中装的,不是自己不济的命运,而是民生多苦。

    为解烦忧,他抱病登山,孤独地一个人喝着手中的菊花酒。这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的登山经历。那一刻,他精神的光芒照亮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只见他挥笔写道——

    重阳独酌怀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这就是发源于我市上蔡县,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重阳佳节——它早已不是普通的节日,而是以一种独特的风姿,牢牢地占据着历代骚人墨客的心灵高地。在这个节日的背后,也留下了一长串光耀万代的不朽名字和诗文……

    重阳节的起源和发展,正是古人对生命的追问与探寻,历代浸透了生命意义和家国观念的文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在这个佳节里留下他们深深的足迹。

    二

    上述诗人的诗句,涉及重阳节的两大要素:登高和喝菊花酒。

    其实,重阳佳节不仅在文人墨客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在世俗社会中的影响也很大。这一点,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但在早期,重阳节一直是民间自发的活动,一般都是在每年的九月初九,亲朋友好友一起登山,同时佩茱萸、饮菊花酒。直到唐代,国家把重阳节定为法定节日,它才真正成为一项全民性的重要活动。

    在宋朝时,重阳节十分热闹繁盛,从民间到宫廷,对它都非常重视,形式上也打破了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的简单活动,扩大成为名膳、民俗、佛事的集中展示,其规模与元宵节、中秋节这些中国人最重视、内容最丰富、场面最热闹的节日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人吴自牧之《梦梁录》、孟元老之《东京梦华录》,都对宋都重阳节之盛况有着详细描述;士庶之家当日皆赏菊,所赏菊竟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不乏名品;店铺皆蒸重阳糕,人们还以此互赠;各大寺院名僧还争做佛事……

    限于篇幅,在此不能备述,但宋都重阳节之盛,已可见一斑。

    很多的信息表明,重阳节始于东汉,主要是始于上蔡人桓景九月九佩茱萸登山避祸这则神奇的传说。

    很多专家们的考据和论证,都证明重阳节起源于上蔡。近年,我国还在上蔡发行了重阳系列邮票。

    正是桓景登山得以避祸这个故事的示范作用,使得在九九重阳这天登山、佩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成为必备的核心内容固定下来,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最终形成了重阳佳节。

    三

    重阳节为何偏偏产生于东汉时期,产生于中原地带?为什么又偏偏选定为每年的九月初九?为什么说重阳节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追问与探寻?

    这些,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及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国无宁日,人民群众更是处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惨境遇之中。当时瘟疫横行,很多人都感染瘟疫而亡。如此种种,使得当时的人们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

    如何才能躲避死之阴影,让个体的生命有尊严地活着?古人在执著地思考,在追问,也在探寻着具体可行的实践方式。

    重阳节,就是他们在思考生命时绽开的绚烂之花。

    先看看重阳节选定的日期——九月九。

    九九,寓意着“久久”,具有象征意义,对人有良好的心理暗示。

    从季节的角度说,农历九月九,暑热已过,秋季已临;从身体科学角度来说,此时也确实很容易感染瘟疫。

  故此,为了追求吉祥如意,更为了避免邪疫缠身,古人就特别看重九九重阳这一天。

    四

    先说说登高。

    一是其有着良好的象征意义,表示人步步升高,不断向上。

    二是可以“避祸”,桓景的故事就强调了这一点。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它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古人却很相信。

    三是古人相信,在地气上升、阳气下降之时,登高行为可以更好地避开地气,更多地接纳阳气。

    四是登高行为确实有强身健体之功效。立于高处,天朗气清,叶红菊黄,确实赏心悦目。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作用,对健康肯定有益。

    正是因为登高有这么多好处,所以登高活动一旦出现于桓景的故事中,便立刻为历代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重阳节的核心内容和重头戏,甚至很多人把这个节日称为“登高节”。

    再说重阳节的必备之物。

    茱萸,我们在写上蔡茱萸绛囊时,就详细地说过它的作用:有一定的药用效果,不仅是长寿的象征,更是古人眼里的避邪佳品。所以在几千年的时光里,它一直是重阳节必备的物品之一。

    实际上,菊花酒之所以成为重阳节的必备之物,是因为古人看到,每年重九之时,万物凋敝,唯有菊花傲霜独立,这使他们对菊花的生命力产生了欣羡的心理。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够像菊花一样迎寒而绽!

    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菊花的药用价值不容低估,为延年益寿佳物,至今人们还有饮菊花茶的习惯。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古人对生命长久、身体健康、吉祥如意的渴求与实现这一目的探寻。

    近年,党和政府与时俱进,赋予了这一传统节日新的内涵,将其定为全国人民尊老敬老的“老人节”,使这一古老的节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总之,重阳节代表着人类对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不懈的探索。而在今后漫长的岁月里,在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指导下,人类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九重阳节习俗
九九重阳节,深深敬老情!!!
九九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一些讲究,你知道吗?为啥要插茱萸呢?
节气习俗----重阳习俗 有讲究
岁岁重陽,祈安康。
世茅会|九九重阳节,有酒情更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