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改面临的十大挑战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涉及到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人才选拔的机制问题,一个是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这两个问题密切相关——机制决定模式,模式又反过来冲击机制。要真正实现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必然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改革。教育改革只有进行到课堂改革的层面,才算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因为课改不仅仅是要改课,更要通过以课改为切入点,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因此课改是一场新的教育革命,革命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就必然面临许多重大挑战。挑战一方面是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挑战自我,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要到达目标过程中要冲破的层层阻力。这需要我们挑战传统,挑战世俗,挑战权威。而我们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立场、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颠覆与重建,其核心是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中心,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这两个基本点。

      挑战一:来自功利主义教育的挑战

   传统教育是一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目中无人、重分轻德的功利主义教育。政府、学校、教师、家长视升学率和成绩为命根子,教育过程违背人性,违背教育规律,不可能按照人才培养的模式去搞教育。因此教育不能让人真正成为人,培养出的人才也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新课改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只有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才能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我们国家能不能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素质教育,关系到我们能否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去搞教育,关系到新一代儿童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搞功德教育还是搞功利教育,首先是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其次是对校长良心和责任的考验,第三是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挑战二:来自传统教育立场的挑战

    教育立场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它回答的是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新课改从根本上说,是教育立场的重新确定。

    传统教育实践体现出的教育立场就是,只关注少数学生而放弃绝大多数学生,只关注学生的发展而忽视教师的发展,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生命发展。

    新课改体现出的教育立场就是实现三个统一,全体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成绩的提高与素质的提高的统一。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新课改就是这两种教育立场的斗争与较量,课改的推进过程就是不断抛弃旧的教育立场的过程,就是不断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立场的过程。

    挑战三:来自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

    教育观念来自于教育立场,决定教育模式,因此教育观念的重建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新课改本身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新观念不断战胜旧观念的过程,是教育观念不断重建的过程。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成绩为本。

    新课堂的教育观念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发展为本。

    转变教育观念的过程就是用新观念取代旧观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许多冲突与斗争。在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往往用旧观念思考新课堂的问题,这样就会出现魂不附体的现象,用教中心的思想思考学中心的问题,永远没有解决的办法。比如我们经常讨论的是教学技术还是教学艺术,诸如此类的问题本身就是教中心的核心内容。

    挑战四:来自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

    课堂模式的重新构建是新课改的关键,没有新课堂,光谈思想和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那么要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就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行动革命,这是改革的最关键环节。

    传统课堂实质上是一种简单僵化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过分强调教的作用,过分强调掌握知识,而没有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最大资源,没有把利用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采取的方式就是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不能解决因材施教,不能关注全体学生,不能解决全面发展。

   新课堂就是能够真正承载教育观念的课堂,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就是能够实现三维目标的课堂。它的基本模式是预习、展示、反馈。新课堂把学习看作是自我构建的过程,强调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强调一切以学为中心,重新构建教与学的关系,以学定教,以学评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学者也教,教者也学;教为不教,教学相长。

新课改是两种课堂模式的斗争与较量,我们现在不缺少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缺少的是能够承载科学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很难突破,一方面人们认为它很有效,另一方面它最简单,所以新模式取代旧模式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取代不可逆转,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

    挑战五:来自教传统育评价的挑战

    教育评价具有导向、引领、矫正的杠杆作用。所以课改应该和评价同行,这样才能不断推动课改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构建我们的新课堂,另一方面用一些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去评价教育教学,这样就使我们的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国家大的评价体制就是中高考体制,围绕这个考试的指挥棒,各种教育评价体系也都围绕分做文章,这样就使我们的以课堂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带着枷锁进行跳舞。

    我们课改要的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统一,我们要重新构建我们的评价体系,对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课堂的评价体系,就要打破目前的师本位、教本位、分本位的评价方法。我们如何在国家大的评价体系相对稳定的框架内进行改革,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应该说,我们在评价方面的改革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各级评价机关能否转变观念,能否按照新的标准出台评价体系,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

    挑战六:来自传统管理文化的挑战

    我们目前的学校管理文化,基本上属于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他律文化,没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发展为本。

   我们提倡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以德管理的管理文化,课改过程也是教育文化的重建过程,那么传统的教育文化就成为我们改革的阻力。我们要想真正推进改革,就必须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重新构建新的教育管理文化体系。

新课堂呼唤新文化,学校文化要以构建课堂文化为切入点,不但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还要把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发展。通过构建课堂文化重新构建学校文化和教育文化,让学校的浅表文化,行为习惯,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以人为本。

    挑战七:来自传统教育权威的挑战

    课改最难改的是传统的名校,传统的名师,传统的专家。他们为什么不支持改革,有人说他们立场难变,观念难转,方法难改,其实最根本的是他们是传统教育教学的受益者,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他们不肯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对改革就不支持,甚至反对。

    传统名校升学率高,那是因为那里聚集了许多好的学苗,所以他们天天宣传自己的升学率,他们怕改革影响升学率,他们过分渲染改革的风险,所以不去改革。

    传统的专家过分强调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的作用。他们所有的观念体系,方法体系,操作体系都是研究如何教,而我们现在强调学是内因,教是重要条件。这样的改革需要他们重新构建自己的体系,他们很难否定自我,放弃他们丰硕的研究成果。

传统的名师都是讲得好的教师,他们靠讲打天下,获得许多荣誉,你现在强调教为学服务,那么他们就变成了学生,所以他们不想放弃自己成果。因此,课改实质就是两种体系的较量,即学心中与教中心的斗争与较量。

    挑战八:来自社会对升学需求的挑战

    课改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很难推进,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认为,搞素质教育会影响成绩和升学率,他们不相信新的教学模式不影响成绩,迷信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获得高分的最有效途径。

    新课堂强调以学为中心,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全国课改成功的学校,没有因为课改而成绩下降的。应该说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提供了保证,担心课改影响成绩和升学率是没有道理的。凡是真正改革的成绩没有下降的,凡是成绩下降的都是没有真正改革的。

    课改本身是在教育观念转变基础上的课堂结构的重建,课改本身也是技术,那么当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这项技术之前,学生也许不太适应,学习成绩暂时的下滑也是正常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成绩会大幅度提高,所以我们要缩短这个成绩下滑期的时间,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挑战九:来自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

    新课堂呼唤新教师,我们强调学而弱化教,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相反必须强化教师的作用,新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师不但要有真情、有激情、有才情,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改必须变成教师自己的事情,课改必须发生在教师身上,课改必须按照规律和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师角色不变,课堂就不会变,教育也就不会变。

    传统的教师角色:学生学习和教育的统治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强调教的作用,经常说名师出高徒,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自己有一桶水,而现实是高徒不一定有名师,名师也不一定出高徒。任何教师在学科面前都是非常渺小的,一桶水也不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找到水源。

    新课改通过转变教师角色的办法强化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引领者、服务者。教师的作用是点燃学生的激情,在关键的时刻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也是学生学习条件和学习资源的整合者。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构建,构建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道德体系。

    挑战十:来自家长不理解的挑战

    有许多学校之所以很难进行课改,就是因为家长的不理解和反对,甚至造成上访,致使改革停滞或者夭折。家长为什么反对课改,当然是家长担心学生学习成绩的下滑,没有好成绩就不能考上好学校,所以家长就担心改革会影响成绩。我们虽然强调课改不会影响成绩,但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做改革的牺牲品,往往是改革还没有开始,家长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使改革难以实施。

    如果我们要改革就必须争取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我们的改革也要循序渐进,尽力保证学生的成绩不下滑,让家长慢慢接受改革,支持改革。

      当然课改还面临着许多挑战,这里只是对课改实践中遇到实际问题进行了梳理,这些挑战决定了课改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坚决打赢课改攻坚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慕课”带给传统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研修日志
何谓“翻转课堂”,如何“翻转”?
心得
2. 翻转课堂与教学创新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