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昌盛、侯隽:面对抗战史,我们缺少什么?

孙昌盛、侯隽

反思与批判的逻辑要求我们对反思和批判本身也要保持反思和批判,如此才能保持我们对历史的谦虚和敬畏,而不是肆意而为、信口开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到来,将我们的记忆又拉回了那段伟大的民族救亡岁月。70年足以标记那场战争离当下的遥远距离,即使是同时代出生的老人可能对那段记忆也会有些陌生,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记忆也将越来越淡薄,这一切对于中华民族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真正做到不忘历史、面向未来,将抗战图存的光辉历史转化为激励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抗战记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蜕变

首先,置于宏观的历史之中,抗战史终将成为民族记忆中的一个片段。抗战史将会越来越趋于抽象,抽象就意味着细节的流失,哪一面被突出,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方面被遗忘。抗战史的内容也将由丰富走向单调,最后具象到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一样,被高度浓缩概括,而对于它的细节或意义我们则知之甚少。

其次,抗战史将由个体记忆转向全民族和国家整体记忆。对于抗战历史的记忆越来越趋于宣教和灌输,个人情感记忆趋于淡漠,听起来或许有些残酷,可也是现实,因为后人没有亲身经历那场战争,属于那场战争的任何记忆和情感在本质上都是他者的记忆和他者的情感。这一方面是自然的结果,因为同情、理解、追忆和怀念是人的本能,我们对于前人和历史的情感是真实的、由衷的;但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为设计的痕迹,这就给了一些人怀疑、反思和拒斥的空间。

最后,超实用主义态度可能使抗战史在一些人那里成为了选择性记忆。一些人或许出于实用主义对于抽象的抗战史采取一种漠视态度,越来越不在乎它,而遗忘前人所付出的牺牲。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付出被后人遗忘,那么对于前人的付出就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我们怀念历史,历史就将怀念我们。

纵使我们对历史有极大的热忱、怀念和敬畏,也不能摆脱历史将随着时光流逝而不断流失、变形和淡忘的的命运,这一方面由历史自身性质决定,但也与我们对历史缺乏正确认识和态度有关。历史就像东去的大江,谁也无法阻挡,但我们至少可以舀起一瓢水去品读它,在一瞬间去减缓它的流逝,哪怕只是暂时的。

关于抗战的历史,我们有三个“缺少”

第一,缺少感受。我们有时过于在意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要出发去学习历史,然而对于历史的细腻和感性之处却缺乏感受。我们可以准确记忆一个个事件的名称,并能按照前后或因果顺序把它们排列在时间轴上,但宏大的政治事件中的主角往往是所谓的时势英雄,展现出的是勇敢、无畏、钢铁的一面,太过理性,缺少那么一点温度、感性和悲情。除了宏大的政治事件、理性的因果逻辑和高大上的领袖人物、英雄人物之外,那些细腻而饱含感情、触动心灵的细节之处又有多少而为人熟知呢?百姓或普通人的遭遇和生活也是战争记忆的一部分,对于这部分历史我们充分的认知与了解。艰辛、苦难、败绩和悲情或许更容易触动我们的心灵,更容易调动我们对于国家、民族和历史的情感。

同样是纪念和回忆战争,欧美的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如《安妮日记》、《辛德勒的名单》、《偷书贼》等,往往能从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出发来展现历史,流露出深刻的历史、悲剧、人性、矛盾和反思意识。与之对比,我们有时所呈现出来的抗战史,过于刻画英雄与伟人的高大形象,格调虽高,但却往往被某些“抗日神剧”所夹杂的喜剧、感恩和歌颂意识所冲淡。二者相比哪种更有营养、更育人,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我们也有诸如《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金陵十三钗》(2011年)等充满个体关怀和生命关怀的抗战作品,但体现主旋律的历史叙述、宣传和说教则更为常见。

第二,缺少怀疑。批判与怀疑的理性主义精神,可使人避免陷入盲从和迷信。真实、真情的历史不拒斥怀疑,相反欢迎人们的怀疑,并耐心地向人们作出解释,因为它理解认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个体对历史的认识总会有一个局部、片面、绝对、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阶段,因此对历史存在怀疑、不理解、追问和求证是正常的。怀疑才是理性、负责任的现代公民的品格,怀疑、不轻易相信的态度才是对历史的负责态度,不加反思和批判而全盘接收才使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成为可能。对于历史保持适当的反思和距离是必要的,比如抗战老兵的战斗回忆就不排除有遗忘、想象、混乱、移植或夸张的可能性。通过不断的追问与批判,人们会收获逐步接近真相的历史;而通过了怀疑、反思和批判这些环节检验和审视过的历史,将会收获更多人的肯定与认同。

第三,缺少敬畏。反思与批判的逻辑要求我们对反思和批判本身也要保持反思和批判,如此才能保持我们对历史的谦虚和敬畏,而不是肆意而为、信口开河。勇于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独立判断,使我们既不迷信,又不失去对历史的谦虚和敬畏。不要轻易否定前人的智慧,尽管它有局限,但那是历史的局限,我们若把自己放在相同的历史境遇中未必能取得与前人相同的历史成就。而且,设身处地是最好的历史老师,回到抗战的历史场景中,就会感受到当时国家和民族遭遇的危险与艰难,就会对前人的认识、选择、行动和品格有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读一读左权、赵一曼和张自忠等抗战中人们的日记、书信或文字,任何谦虚和对历史怀有敬畏的读者都会为之动容。

我们铭记历史,历史也终将铭记我们;我们尊重前人,后人也会尊重我们。

(作者,孙昌盛,国际关系学院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专业硕士,侯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博士)责任编辑:黄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昌盛的秦汉文化 反思
年轻干部要有三种情怀
000167、大学
孙天牧:一笔一笔地临,满心都是敬畏和虔诚(90幅)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