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评征文】《迷失东京》:孤独是生活的底色

【影评征文】《迷失东京》:孤独是生活的底色

2016-03-08 10:27:09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 作者:张瑞华

我要评论点击:1013

摘要
导演安排夏洛特所修专业为哲学,这也让她的迷失沾染了些许哲学的意味,但我想这也许是导演刻意为之。现实世界,夏洛特是渺小的存在,但哲学的自我审视,也许是其清高的故意为之,但此刻的生活又逼迫她面对当前的尴尬。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就像一道短暂的光缝,介于两片永恒的黑暗之间。”

  ----纳博科夫

  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如而至的情绪迎面扑来让你无所遁离。偶尔的,这种情绪就像是在无尽的黑暗里突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似乎看到了光亮。但更多时候却是在隐喻生的负荷:这苦短人生,存在就像是是一道罅隙,充塞着荒谬与嘲讽,纵便有光鲜明亮的底子,亦不过是柏拉图的壁上光影。这莫名涌现的思绪会让你叹嗟,个体的渺小无助甚至生活的全无意义。是呵,世人厌倦平庸贞洁的日子,可也没有勇气去过肆意纵情的生活,多是在消极与积极的自相矛盾中踯躅前行。但普通人对生之“意义”本身的反思,即便无解也值得隆重对待,它就像完整人生架构的必需,引领我们度过暗礁,穿越迷雾,最终抵达彼岸。

        《Lost in Translation》(迷失东京),当年这部耗资仅400万美元的小成本影片曾意外获得包括奥斯卡、金球奖在内的全球多项影评人奖和提名,并被誉为“有诗意而具深度的独立电影”。这部影片所蕴含的深意恰是本篇所意图阐释的,即对于自我和意义的追寻,一直贯穿我们生命的始终,而“孤独”更象是我们生活的底色。影片导演索菲亚·科波拉是好莱坞著名导演科波拉之女,片中她以女性视角,通过镜头捕捉在遭遇与现实仿佛脱节般的异乡环境下,男女主人工突如其来的迷茫,最终使孤独“具象化”。其中两位实力派主角斯嘉丽·约翰逊和比尔·默瑞可谓功不可没。

  个人境况:衰老的 VS 青春的
 

  比尔·默瑞所饰的男主人公鲍勃,年华老去,名气不在。肌体失去充沛的活力,无力掌控自己的事业,徒留一副疲惫而苍老的皮囊去应承生活的喜怒哀乐,与他而言,生活只是装模作样,毫无质感。鲍勃的迷失不仅是缺乏理解、沟通和爱,很大程度上也有自我对生命的疲倦或厌弃,包括来东京在这一必须为之的妥协或许就是他此后了无期待的人生注脚。酒店里,那辗转反侧的沉默,郁郁寡欢的情绪,强烈的孤寂感在逐渐摧垮着鲍勃的信心,而衰老使鲍勃深陷孤独的“意义”都失去了力量。影片给予鲍勃的很多镜头,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渲染了鲍勃无以自处的尴尬。身为演员,从前的热闹此刻成为人生最大的嘲讽,身处东京,游离在过去和现在之间,鲍勃无法缝合起两个不同境况的自己,找不到人生平衡的支点。因为现实的悲怆正一点点的消解鲍勃曾经的过往,真实世界里的境遇只是加剧了此刻鲍勃的窘迫与难堪。在酒店封闭的房间里,孑然一身的鲍勃迫切需要一种抗衡当下难以自处的力量,夏洛特的出现不啻为一剂良药。

  相比之下,如果对鲍勃的描述是平面化的,颓废、衰老是观者的直接印象,那么对女主人公夏洛特的镜头则更注重唯美性的诗意表达,除了斯嘉丽自身不可方物的气质,大量镜头毫不吝啬的给予斯嘉丽背部、脸部、以及落地窗前完整身体的侧面以教长时间的停驻,极力在迷失与孤独中渲染一种诗意的气息,这与索菲亚·科波拉的女性身份有关,同时也是女性导演独有的细腻之处,借助镜头对夏洛特进行完整呈现,观众甚至可从中可看到女性从自我审视到自我发现的成长过程。

  夏洛特的东京迷失有多种因素,但因没有鲍勃那样辉煌岁月的积淀,夏洛特的迷失并不具备失衡状态下的今夕比较,也因此失去了些鲍勃般沉重的意味。她的迷失带有一种“小清新”式的少女情怀,还有一种略带矫情的小资情调(具有白日梦、沉思、冥想和孤独的情感症候)。影片开始,有许多夏洛特大的广角镜头,凸显了人物的渺小和无力,在东京的每一个地方,街头、寺庙或是酒店,人与环境的角力结果,一目了然,夏洛特是柔弱无力的。在社会和生活的双重桎梏下,现代都市人常被迫面临严重的心灵危机,身处异国他乡,新婚夫沉溺工作,异地又缺乏足够的交际,夏洛特找不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生气盎然的未婚夫相比,巨大的心理落差并非只是被爱人忽略的寂寞,她无所事事,漫无目的的闲逛只会让她更加的百无聊赖,常常不由自主陷入对未知人生的揣测和对自我价值的思索中,越发迷失,当夏洛特对鲍勃说:“I wasn't doing anything so I came along。”(我没什么事所以就跟过来了。)这一刻的夏洛特已经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人生状态。尽管她失落迷茫,但最关键的是夏洛特似乎一直缺乏勇气投入到日常生活实践并借以对自我重新定位,她只是任性而为让自己停驻在一种无从开始的茫然状态中。在偌大的落地窗前眺望远处的城市森林,夏洛特的迷茫里带有一丝丝绝望。“人生来是独立的,理想状态的水乳交融只不过是年轻时候的一种错觉罢了。”婚姻从来不能救赎个体或成就人生,夏洛特需要自我拯救。诚如尼采在建立人这一概念的时候,他的最高训诫就是:“你应该成为你自己。”

  值得玩味的是,导演安排夏洛特所修专业为哲学,这也让她的迷失沾染了些许哲学的意味,但我想这也许是导演刻意为之。现实世界,夏洛特是渺小的存在,但哲学的自我审视,也许是其清高的故意为之,但此刻的生活又逼迫她面对当前的尴尬。对于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追问,心灵敏感的女性似乎容易坠入迷茫的境地,但能给生命与心灵带来丰盈体验的哲学挽救不了生活的困窘,仍然需要现实场域的介入与人际关系的互动。电影的后半部分,在与鲍勃的日常、情感互动下,镜头开始逐渐拉近,尽管夏洛特始终是一个人,但不再只是镜头下微不足道的一个身影,说明了导演给予夏洛特可喜的期待。

  情感:情爱的VS 情谊的

  爱情与友情两种情感的界定本身不是一道计算题,有完整的逻辑结构和清晰明确的答案,但也正因为界限模糊才有了更开放的讨论。两性情感体验,不同的情感互动自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固执的以为鲍勃与夏洛特是一段事实上与爱情无关的“邂逅”。很多观者会认为这是一段忘年恋,但笔者更愿意解释为这是一种男女情感的共鸣、一种彼此温暖的情谊,一种摒弃男女情爱的大爱,一种不拘囿于两性间情感的更宽泛意义上的男女之情。男女故事如都以爱情做注解,不仅轻薄了爱情本身的分量,也忽视了人类情感难以言说的复杂性。在“人”这一存在的情感文本上,并非只有爱情阐释,还应允许有更多形式的感情存在。鲍勃和夏洛特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两性情感,彼此互为慰藉,获得相对和谐的状态,这是人际互动关系中最美好的一种情感体验,以“爱情”解读终显得过于偏狭。当然,这也有电影本身的技巧成分,它创造出符合剧情需要的桥段,供观者以极大自由的空间去想象,而对电影情感想象与观者的自身经验是相互投射的。

  关于相遇,美国作家约翰.欧文(John Irving)有过很好的描述:“我们不总能选择彼此如何相识。有时候,人们干净利索地落入我们的生活——如同从天上而来,或仿佛有一班从天堂到地球的直达班机——我们以同样突然的方式失去他们,失去那些我们一度以为会永远是我们生命一部分的人们。”不留痕迹的分开,大概是两者关系最好的结局。

责任编辑:有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段什么都没做的婚外恋,做起来竟然是那么的性感
这部电影充满了孤独感,但展现了最高级的暧昧和出轨
影读 |《Lost in translation》:关于孤独,关于相望
《迷失东京》:相爱不如怀念
享受孤独
只有孤独的灵魂,才懂得惺惺相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