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途岛海战小日本八大战略性失败之6:作战思想落后
userphoto

2023.01.04 北京

关注

中途岛海战小日本八大战略性失败之6

文/荒野泓清

6、小日本作战思想有问题。古往今来的战争中,机动性就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步兵、马拉战车、骑兵,后来是汽车、装甲车等机械化、摩托化,再后来就是航母和舰载机,现在已经发展为常规导弹、超音速导弹,速度快非常非常重要。

小日本对机动性认识严重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迷信战列舰,对航空母舰的作用重视不够。就海战而言,当航母和舰载机诞生后,舰载机以其空前的机动性注定成为海战的主角,在中日甲午海战、日俄对马海战中那种战列舰对轰的模式,显然已经过时了。但当时人们的思想还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日美双方的海军高层中,迷信战列舰决战的“舰队派”都有人在。

以山本五十六为代表的日海军高层在思想上依然把战列舰作为舰队核心,寻求正在过时的舰队决战。日本认为要以有限的预算和资源,与在舰队决战主义思想指导下横越太平洋而来的美国大舰队抗衡,必须有超远射程的“超大战舰”方能有效。根据这种构想,开始建造“大和”号及其姊妹舰“武藏”号战舰,“大和”号 “武藏”号均排水量均64000吨,是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战列舰,主炮9门,口径为460毫米,炮弹重达1452公斤,比406毫米火炮的炮弹约重0.5倍;一座3联装主炮塔的重量,相当于大型驱逐舰的重量;两舷的装甲厚度超过406毫米,但日军这些水面舰艇的巨大优势注定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据说此人,叫源田实

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的航空参谋源田实,在得知巨型战列舰“大和”号的制造方案被批准后,曾说:“中国的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结果根本没能抵御外敌的入侵,反而成了千百年的笑柄。以后日本肯定会为造了'大和’号这样的巨舰而后悔”,他曾亲自驾驶战斗机战斗来证明他的“战列舰无用,飞机才是主要战斗力”的观点。结果,整个太平洋海战证明了源田实“航空飞机才是战斗主力”这一观点。

大和号战列舰,舰炮多矣,好笨重

但可悲的是,这一观点并不能影响当时以山本五十六为代表的海军高层。因为战列舰火力猛,块头大,抗挨抗打,但战列舰的机动性与航母上舰载机相比,显然差得太多。就整个战争而言,决定胜负的也许是综合国力,但就单一战役而言,决定胜负的致命因素,首先就是部队和武器的机动性,兵贵神速,就是比谁快,看谁拔枪快,快就能出其不意、乘其不备,就能占尽先机。


山本五十六迷信战列舰,对航母的重视程度不够,据说中途岛海战前,第2航空舰队指挥官山口多闻少将向总部提出建议,要求放弃过去的舰队编队方式,建议采用把全舰队变成以航母为战斗核心,四周以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逐次配置组成防护圈的全新编队方式。但是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山本五十六拒绝把他的主力战列舰队与航母舰队混编。
大和号战列舰,超级巨无霸

反观美国,珍珠港事件后,美军逐渐在事实上确立了以航母为海军核心主力,这成为美军太平洋战争胜利的关键。这里的关键人物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他总结了珍珠港事件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不夺取制空权就无法夺取制海权,逐渐形成了海空制胜思想,以及以航空母舰为舰队核心思想,成功把航母编队运用于实战,让航空母舰成为海上最强大的作战平台。

左:尼米兹,中:金上将

在珍珠港事件之后、中途岛海战之前的珊瑚海海战中,尼米兹进一步认识到“航母主导海战”的核心地位,不仅设法与坚持“战列舰为大”的美国海军上将欧内斯特·约瑟夫·金(Ernest Joseph King)(尼米兹的顶头上司)周旋,阻止将过时的战列舰参加战斗,而且提出加快研制新型航母,以及“航母优先”的造舰计划。总之,尼米兹确实看到了航空母舰的威力,重视航空母舰的作用,他在太平洋司令会议上总结道:“航空母舰将是对日海军作战的主要手段…。”

金上将

尼米兹以航空母舰为主的作战战术的根本原因就是航空兵的发展。航母舰载机机动性超强,作战半径大,当时舰载机的续航距离约为200英里(320公里),舰载飞机掌握了制空权,既可对空作战,也可对海上陆上目标进攻,航母就成为一座活动的岛屿,能为其他舰只提供能源保障,也可为登陆部队输送兵员。

正是以航空兵为主的作战上这一新特点,掌握了海上空中主动权,才使美国海军得以战胜日本。所以,航空母舰为太平洋海战制胜的关键。

二战中,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几次大海战的胜利充分证实了航母的强大威力,成为海军主要突击力量,在敌对双方舰队相距几百公里,双方军舰都没有进入对方舰炮的攻击范围,也就是说,在看不到对方、舰炮和鱼雷射程之外,舰载鱼雷机和轰炸机协同作战,对消灭敌舰发挥了极高的效能,决定了海战的结局。这是现代武器和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意味着在今后的海战中,航空母舰的数量、装备程度将决定海上战斗的结果,这标志着以巨舰大炮为决战方式的海战时代其实早已终结。这种以航母为核心的海上战斗群构想,时至今日仍然是各国蓝水海军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中途岛海战爆发仅仅半年时间,小日本就有人回过味儿来。舰队派中坚人物、日本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1942年12月26日的日记是这样的:“越来越感到他(指美军)不要战列舰,也不怕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损耗,就仅仅想凭借压倒性的航空兵优势来使我们屈服。”


第二,先敌出手、迅速攻击很重要,小日本战术太呆板了,太磨叽了,太恪守僵化的战术教条了。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以小集群、多波次进攻,并不是等到所有都准备好了再密集攻击。因为海战比陆战对时间敏感性要强的多得多,飞机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抢先几分钟十几分钟起飞,就能占先机,就定乾坤了。反观小日本,打仗板板正正,这就像当年僵化的国军按照战术操典对付共军似的,后者不按常理出牌,怎么得劲怎么来,这就不好办了。

南云忠一

6月4日4时30分,日出前半小时,在距中途岛240海里处,南云忠一命令突击机群起飞,该机群共为108架飞机,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机各36架。这大概就是很规范的操作。后来,越打越乱,因为派出编组不齐的轰炸机队并不符合日本海军战术教条,也没有足够的零式战斗机可为轰炸机队进行掩护,南云忠一就不派,追求完美,于当日7时15分那道著名的“换弹命令”,追求准备好了再出击。

沉没中的约克城号航母

当时在“飞龙”号航母指挥室内接到这一命令的山口多闻少将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向旗舰“赤城”号上的南云中将发去了“应以现有机载装备立即投入攻击!”的电文。但是南云考虑到要接收完成第一波攻击的友永丈市中队,对此未作出任何回复,最终南云舰队失去稍纵即逝的战机,随之面对一波又一波的美军飞机,只有被动招架之功,丧失了主动出击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途岛海战教训
二战经典会战之中途岛海战(1)
见证旧日本海军辉煌与梦碎之始的重型改装航空母舰赤城、加贺
卐二战风云系列第二辑:血战中途岛
回顾中途岛,为何拥有8艘航空母舰的联合舰队,最后一败涂地
从影片《决战中途岛》看中途岛海战的胜负之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