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任云意写爨宝子碑字的札记
userphoto

2023.01.13 北京

关注

这块碑的特点是它保留了正好由隶书向楷书转变过程的形貌和意趣。具有高古,雄强,厚重,又有地处边远地区的朴实、稚拙和奇肆的风采。学习它的人,都想借此来塑造自己特别的、个性化的书风。

正是由于爨宝子鲜明的书风,一方面一写就容易有那么点样子,另一方面又很难结合、发散和拓展,很难和别的书风结合起来。而我们学习效法这块碑,学而能化、学以致用,就必须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带着问题观察,前代人对爨宝子的学习,普遍处于取其字貌、单独成幅的状态,就是有爨的面貌但还只能自己独立写成一幅字写成一件作品的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特殊时势出来的那一批中年书家,又往往浅尝辄止、处于变换和不稳定的状态,比如欧广勇加入了写意书风的努力,还不免松散;刘云泉最初阶段很精到,后来却呈现出小巧和硬笔化。取法学习,终要有所法有所取有所得有所体现,完全不相干则丧失了取法的必要,一味照猫画虎依样葫芦又何谈主体和创作?

我个人对这块碑发生兴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在刘云泉先生画室看到过这个碑的原拓拓片,装裱好的条幅。当时正好碰到流沙河先生路过,也到画室聊天。他进门就先看了一阵那张拓片,还摘下眼镜对几处碑文细看、议论了几句,后来看到我的画和画册,又专门说到“庋”这个字,感觉先生对文字是很用心仔细的。当时就说到爨宝子这个碑的捺脚,以及刀刻的问题。

学这个碑的人,上来首先是被它那种特殊的刀刻的样子所吸引了,其次就是它的结字,那种上大下小,撇捺开张,尾部像隶书横划一样翘起等等一些特点,大多研究怎么写出这种碑刻的效果。我也经过了这么一个阶段,其实用软的毛笔写出有圭角的刀刻的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有朋友曾经看过我直接下笔临摹爨宝子,正常书写,行笔流畅,是可以表现出原碑那种刀刻的效果的。

那么近些年来我进一步深化这种书写性,有意识地将对爨宝子的临写还原于本来,融合碑风帖意,放笔直接书写,就像启功先生诗句说的那样,要透过刀锋看笔锋,把碑刻的字还原为墨迹,把刀刻的字还原于毛笔的书写,同时在书写过程中对字形结构随机生发,正好体现出这块碑的精神旨趣。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摸索,能写出既有爨宝子意味又开放其面貌的个人作品,虽说“将之何貌,予不知耶”,但我会努力。

康有为曾经评论这块碑,说它是“朴厚古茂,奇姿百出”,这个倒是我们在学这块碑的时候应该要把握的基本要点。

大约在2005年还是2006年的冬天,我住在拉萨,11月份的深冬寒夜,四围清寂。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来者自称是从南京打过来的,是很不容易辗转找到中国书协才查到我的这个电话,他自报家门是沈曾植的外孙,当时任某跨国公司驻中国区南京公司的负责人,受他的叔父——就是相当于是沈增植的侄儿,已经70多岁的一位老先生之托,说他叔父住在加拿大,不知道怎么看到我的字了,提到看到过的几幅字,包括带有一点章草意味的《任云书兰亭序中堂》和两幅大字对联,很是欣赏喜欢,对我的字有特别的偏好,委托他联系我。我们前后通了三次电话,都是他打过来的,也不管是在拉萨的冬日深夜和炽日正午。每次电话通话都很长,主要内容讲了他叔父想表达的三点意思。

第一点是他的叔父对我的书法中好的部分的评价和很高的期待,我把它们当作鼓励;第二是就他认为的我的字中间透露出与沈曾植的书法精神和追求相通的部分,给我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大到精神气度的表现宣扬,小到起收和方折行笔效果的方法,其中就特别讲到了沈曾植书法中方笔对爨宝子的吸收和反叛,那种自我斩截、磅礴奡矫、雄视时世的心性情怀,啊,听来真是满满的激扬、诚挚和恳切(我后来意识到这个通话很长,讲的内容重要,主要是对我充满关心和瞩望,就有意识地作了一些简要笔录);第三,他嘱我加强全面修养和长期的修炼,作高远的追求。当时他和我的通话,一个是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而且是受了一个远在加拿大的70多岁老人的嘱托,而我却在中国最西部的青藏高原拉萨河畔的独居一隅的小院里,那一瞬有一种感觉真的叫时空穿越,好像茫茫人海之中有一份神秘,因为书法,把一个清朝的硕学大儒和一个西部边地的学书青年联系到了一起,这实在是让人有些惊讶和震撼。

后来好多次,当我提笔意写爨宝子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沈曾植和他笔下的爨宝子。上周因为送小孩儿参加高考自招考试,我第二次到了上海博物馆,我们看上博最精华的青铜器、陶瓷、书画和王世襄捐赠的家具四个馆,在书法馆又一次看到了排在展馆最后一件的沈曾植书杜诗条幅,回顾看过的整个展品,我最喜欢的还是陶瓷馆中的《景德镇窑五彩鱼藻纹罐》和沈曾植的这一件行书条幅。

任云  跋《爨宝子帖》之一

任云  跋《爨宝子帖》之二

任云  跋《爨宝子帖》之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书“工处在拙,妙处在生,胜处在不稳”
沈曾植楹联书法欣赏
沈曾植 草书《急就章》
沙孟海书法艺术中的“章草”思想寻绎(郑利权)
沈从文也是书法家
沈曾植书法 条幅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