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初的东北战场:林彪也曾节节败退…|抗战系列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基础之战,是解放进程的关键一环。

林彪的东北野战军(后称四野)后来从东北一路打到了海南岛,百万雄师,风光无限。

而在故事的开始,在1946年的东北,林彪部也曾连吃败仗、节节败退,被国民党军围追堵截,赶到了东北的西北角。

四平之殇

四平通向长三角和京津冀必经之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城市。

在国共整个东北战争期间,双方围绕四平这个小城市,开展了四次争夺战,史称“血战四平”。

第一次战四平是1946年6月共产党占领四平,最后一次是1948年3月共产党彻底解放四平。

而中间的两次四平保卫战与四平攻坚战,共产党都是失败了的,不仅失败,共军更是在此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四平成为了林彪心中永远的痛。

叛逃的“红小鬼”

1946年5月丢了四平后,共军节节败退,也退出了长春,转眼间丢了多个城市。

与后面的势如破竹不同,最初的东北战场,共军打得很狼狈,溃退中不乏叛逃之人,其中还有参加过长征的“元老级”将领。

王继芳是被大家从长征背出去的“红小鬼”,在四平之战失利后竟叛逃了国民党,并且带走了大量的军事情报。

1949年秋,王继芳在重庆被捕,后被枪毙。

不只是敌军有叛徒,我军内部也有。

决定成败的关键

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失败,也不愿意谈及失败。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正是对失败的深刻反思带来了更大的胜利。

东北战场最初的困境使得共产党体会到组织坚实的重要性,同时意识到城市攻坚战上的重要性及我方经验的不足。

正是这些失败的经验让后来的东北野战军迅速成长,林彪也被失败的打磨中愈发稳重与坚韧。

1946年6月共产党人退守松花江一北,若此时国民党增派部队,继续追击,那林彪部极可能覆灭,而事实是1946年6月6日国共双方就东北达成休战协定,以松花江为界,两军隔江对峙。

后来辽沈战役中被俘的国军将领无不对此扼腕叹息——他们确实错失了消灭东北共军的最好机会,后来结局完全反转了!

从浅层看,东北停战有美国“调停”之“功”,还因陈毅部进军山东给国民党带来了新的压力。

而从深层看,其本质是由国共双方的战略部署与立党根基所致:

自日本投降后,共产党的大战略就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而国民党则是“先关内、后关外”;

在侵占地盘上,国民党优先向往大城市、中心城市,而共产党早就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谙熟于胸,虽然除哈尔滨外中共在东北没有占领较大城市,但是其牢固的后方基地会在将来为其输送源源不断的物资与兵源。

所以战术上的成败只是一时的,

决定胜负的关键还是战略上的谋划及长远的历史眼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迅速打败国民党的几个关键(全)
「说历史」国民党败退东北始末(二)
解放战争第六讲 东北第一场大战 四平之战的前奏
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军事原因!
要得东北先取四平:黄埔同门林彪与杜聿明上演夺城大战
1962年杜聿明参加国庆,看见一中将大惊失色:16年前你不是死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