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新明|独特针灸“手经图疗法”

王新明|独特针灸“手经图疗法”(一)

 王凯军 杏林墨香 2019-06-29

王新明独特针灸——手经图疗法

王新明先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对经络敏感人的观察,创立了“手经图疗法”。王新明认为手部有独立的十四经分布,并总结出相互对应的部位。又根据手部经脉对应,对手部人像进行了设想设想,通过临床针刺实践的验证,手部能反映整个人体,所以手经图是人体的一个缩影。



1


手经图十四经脉分布


(一)第二、四指(食指和无名指)

1.指背

(1)桡点:感传沿手阳明经上行至头。

(2)中点:感传沿手少阳经上行至头。

(3)尺点:感传沿手太阳经上行至头。

“手三阳经”在第二、四指背面,其规律: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经图之“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阳经皆在赤白肉际以外。


2.指腹

(1)桡点:感传沿手太阴经循行至胸。

(2)中点:感传沿手厥阴经循行至胸。

(3)尺点:感传沿手少阴经循行至胸。

“手三阴经”在第二、四指掌面,其规律是: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经图”之“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阴经皆在赤白肉际以内。



(二)第一、五指(拇指和小指)

1.指背

(1)桡点:感传沿手阳明经上行至头,接足阳明经下行至足。

(2)中点:感传沿手少阳经上行至头,接足少阳经下行至足。

(3)尺点:感传沿手太阳经上行至头,接足太阳经下行至足。

“足三阳经”在第一、五指背面,其规律是: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经图之“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指腹

(1)桡点:感传沿手太阴经循行至胸,接足太阴经下行至足。

(2)中点:感传沿手厥阴经循行至胸,接足厥阴经下行至足。

(3)尺点:感传沿手少阴经循行至胸,接足少阴经下行至足。

“足三阴经”在第一、五指掌面,其规律是:从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经图之“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三)第三指(中指)

1.指背

中点:感传沿手少阳经上行至头,从百会穴向后沿督脉循行路线至会阴。

“督脉”在手背面,其循行从中指正中经第三掌骨正中至腕横纹正中。


2.指腹

中点:感传先沿手厥阴经上肩,再上颈经头面至百会穴,向前沿任脉循行路线至会阴。

“任脉”在手掌面,其循行从中指正中经第三掌骨正中至腕横纹正中。





2


手经图表面定位名称


1.两下肢

第一、第五两指为手经图的“两下肢”,其中远侧指节为“踝关节”,近侧指节为“膝关节”,指掌关节为“髋关节”。


2.两上肢

第二、四两指为手经图的“两上肢”,其中远侧指节为“腕关节”,近侧指节为“肘关节”,指掌关节为“肩关节”。


3.头颈

第三指(中指)为手经图的“头颈”,其中远侧指节至指端的掌面为“头额”,背面为“头顶”,近侧指节至远侧指节掌面为“面”,背面为“枕”,近侧指节至指掌关节为“项颈”,其中背面中线为“颈椎”,掌面为“颈”。


4.背腰

手背(掌骨背面,从各掌指关节到腕横纹)为手经图的“背腰”。从第三掌骨背侧中点划一横线,横线两侧至第四掌骨尺侧缘和第二掌骨桡侧缘,该线至掌指关节区间为“背”,该线以外之区间为“腰骶”。第三掌指关节经第三掌骨背面中线到腕分别为“胸椎”“腰椎”“骶椎”。第一、五掌骨与桡骨、尺骨相接处为左右“骶髂关节”。


5.胸腹

手掌(掌面从各掌指关节到腕横纹)为“手经图”的“胸腹”,掌横纹到掌指关节为“胸”。掌横纹到大小鱼际内侧缘交点为“上腹部”,大小鱼际内侧缘交点为“肚脐”,肚脐到腕横纹为“下腹部”,大小鱼际之近指掌关节端为“两胁”,近腕端为“季”





3


手经图脏器分布


脏器皆分布在手经图掌面。

1.胸腔

分布“心”(心包)、“肺”“气管”及“食管”等。

(1)心:在第四掌骨桡侧距掌指关节约1cm。

(2)心包:在心的外围。

(3)肺:分布在“胸腔”两侧,第二、三掌骨间距掌指关节1cm 为“右肺”,在第四掌骨距掌指关节约1cm 为“左肺”。

(4)食管:在第三掌骨从掌指关节至掌横纹正中。

(5)膈:掌横纹为横隔。

2.上腹部

分布有胆、肝、胰、脾、胃。

(1)胆、肝:第二、三掌骨之间、掌横纹下缘。

(2)胰、脾:第三、四掌骨之间,掌横纹下缘。

(3)胃:第三掌骨掌横纹下缘。


3.季肋部

分布有左肾、右肾。

(1)左肾:在大鱼际正中内侧缘。

(2)右肾:在小鱼际正中内侧缘。


4.脐

大小鱼际内侧缘交点,其两侧为肠。


5.下腹部

大小鱼际内侧缘交点至腕横纹中,并依次分布有肠、膀胱、子宫和外阴。


6.第三指掌面

远侧指节为“眼”,近侧指节为“口”,“眼”与“口”之间为“鼻”,指掌关节为“咽喉”。


7.第二、四指掌面

远侧指节为“腕”,近侧指节为“肘窝”,指掌关节为“腋”。


8.第一、五指掌面

远侧指节为“踝”,近侧指节为“腘窝”,指掌关节为“腹股沟”。

王新明|独特针灸“手经图疗法”(二)

 王凯军 杏林墨香 2019-06-30

王新明独特针灸——手经图疗法

王新明先生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对经络敏感人的观察,创立了“手经图疗法”。王新明认为手部有独立的十四经分布,并总结出相互对应的部位。又根据手部经脉对应,对手部人像进行了设想设想,通过临床针刺实践的验证,手部能反映整个人体,所以手经图是人体的一个缩影。



4


手经图针具及刺法


1.针具

采用28~30 号0.5~1.5 寸毫针。


2.刺法

(1)点刺:深度为0.1~0.5cm,适用于指端和掌面穴位。快速进针一般不捻转。

(2)斜刺:适用于手背部穴位,有时为了加强刺激可适当捻转。

(3)横刺:适用于手背穴位,穿皮后顺着经脉方向沿皮下透刺。


3.针感

不要求强烈针感。指端和手掌有刺痛感。手背穴位斜刺有酸、麻、胀、困抽等感觉。晕针现象较少。


4.留针时间

留针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的需要而定,留针30分钟左右,对急性炎症或剧烈疼痛者可留针1~2 小时,每隔30 分钟捻转1 次。


5.注意事项

注意常规消毒,对慢性病病人刺激强度要小,不捻针。


6.针刺疗程

疗程是根据病人病情而定,急性病无疗程,至病愈为止,慢性病7~10次为1 个疗程,中间休息3~5 天。




5


手经图取穴与配穴


1.取穴

(1)相应人体经脉、部位取穴。人体某部位有病属何,可在手经图相应部位之经脉上取穴。如肩前外侧疼属手阳明经,可在手经图相应肩部之“阳明经”上针刺,其他依次类推。若两经以上有病可在手经图相应经脉处进行数经透刺,或同时取两经以上的穴位。

(2)按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取穴。如神经精神疾病取手经图“心”;呼吸系统疾病取手经图“肺”“气管”;消化系统疾病取手经图“脾”“胃”;泌尿生殖系疾病取手经图“肾”“膀胱”“子宫”等;语言障碍取“心、肺”等。

(3)同侧取穴或对侧交叉取穴。临床上一般同侧取穴,也可交叉取穴,如病在右侧取左手,病在左侧取右手。但有时为了加强疗效可两侧同时取穴。


2.配穴

(1)按照体针配穴的原则进行配穴处方。一般仿体针中局部与远端配穴法则,如胃病取手经图相应“胃”和相应“足三里”穴等,其他依次类推。

(2)配合体针百会、风池等穴位作为引经穴。在用手经图治疗时,对其中得气较慢,奏效不速者,经过临床实践,选配体针百会、风池等穴位作为引经穴,可使经气速至,提高疗效。一般脏腑疾病,神经性疾病加取百会引经,腰腿四肢疾患加取风池引经。方法是查明疾病所属之脏腑、经脉、部位后,除取手经图相应脏腑、经脉、部位外,又配合相应的“引经穴”。如右侧膝关节痛,除针左侧手经图“膝部”“阳明”透“太阴”外,又加刺风池透风池作为引经穴。假若取右侧(同侧)手经图“膝部”穴位时,只针右侧风池穴即可。某病人患上病,先取左侧手经图相应“膝穴”,针后感传不明显,效果也差,当加针刺风池透风池穴后,病人立即感觉有一股气从左肩上颈,从风池穴穿过至对侧肩,此时患侧膝关节立即发热痛止。

(3)配合体针“阿是穴”。为了加强疗效,有时除取手经图中相应经脉穴位外,还加刺局部阿是穴。

(4)与其他针刺疗法配合应用或交替运用亦是提高针刺疗法的方法之一。




6


手经图病案举例


急性扁桃体炎

【病例】张某,男,22 岁。

患急性扁桃体炎,咽痛、怕冷发热1天。检查:扁桃体红肿,体温39℃。针刺双侧“咽喉点”,针后痛止,留针1小时。第2天体温37℃,扁桃体红肿消失,其他一切正常。未用药,针1 次治愈。

按:针刺“ 咽喉点”治疗该病20 余例,当时即有止痛效果,其中15 例针刺1~3 次后治愈。


偏瘫

【病例】韩某,男,61 岁。

右侧偏瘫40天,在某院以“脑血栓形成”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用其他针刺疗法,效果不明显,于1978年8月31日来门诊治疗。检查:右侧偏瘫,除足稍能抬起外,其他均不能动,右手肿胀,说话不清。针对侧手经图“手阳明经”1针,当即可自由走路,右手指可以作屈曲活动,上肢可举起。第2天右手肿消。以后和其他针刺方法交替综合治疗,痊愈。可参加轻体力劳动。

按:手经图疗法治疗偏瘫40 余例,是和其他疗法配合应用或交替应用进行的。该疗法对提高肌力和恢复肢体功能有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当多次用其他疗法后效果降低者,改用该疗法治疗,又能提高治瘫效果。另外,手经图之“ 心”“ 肺”等穴对偏瘫所出现的语言障碍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上述病例,均为1979 年4 月之前门诊所选。此后病例未列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穴手纹诊治》全书
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新突破
平衡针灸之—颈痛穴(液门)此穴位于手背部,握拳,第四掌骨与第五掌之间,指掌关节前凹陷中。(针刺时相当...
你不一定知道的51个手部经外奇穴,各个都好用(一)
穴位手诊治牙痛
八卦针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