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差异下的HRSSC搭建与管理 ——阿里巴巴集团人力资源全球共享服务中心创建经验分享

5月14日-15日, 以”技术赋能于人”为主题的“2019国际人力资源技术大会”于上海世博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两天期间,大会通过5000平米的专业展区、70余位重量级行业大咖,包括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咨询大师、知名标杆跨国企业以及头部企业的人力资源高管,吸引了6000余名来自世界500强、技术与服务企业的CEO、CHRO、人力资源高管及专业人士齐聚现场,大批人力资源管理者慕名而来,各专业论坛现场人气爆棚,一座难求,内容专业度广受认可。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HR Shared Service Center,以下简称HRSSC)的建设是当下HR转型变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大会为此邀请到了来自头部企业的人力资源大咖——阿里巴巴集团人力资源全球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陈蓉(Sherry Chen)分享其心得体会。

Sherry曾服务于GE、英国石油、飞利浦等知名世界500强企业达二十余年,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全面负责飞利浦北亚区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的搭建,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配合阿里巴巴全球化业务战略,搭建海外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期间经历了把服务中心上升到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从中国走入全球等一系列挑战与应对,对于基于东西方文化和企业文化差异对于HRSSC搭建的影响,深有心得,以下为她的经验分享。


嘉宾简介

陈蓉Sherry Chen

阿里巴巴集团

人力资源全球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

(以下为根据当天演讲内容整理)

阿里的“出海”计划:哥伦布项目

2017年起,伴随着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开拓,阿里巴巴HRSSC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我们称之为“出海”计划——“哥伦布项目”。当时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因为中国企业的HRSSC走出国门的过程,就像哥伦布探索新大陆——面临的都是未知的事物,到底应该如何操作?其实我们心里都没有数。

在阿里HRSSC搭建和管理过程中,文化给HRSSC整体模式带来了很大的蜕变。我们通过合理配置全球中心、区域中心、当地服务的职责,形成中心网络来服务全球,目的就是希望为员工带来更多的“体感”和价值。

HRSSC区域的设置需要更多地考虑文化,例如很多时候大家会以成本为导向,第一反应就是把区域中心放在马来西亚;但我们选择放在新加坡,因为我们大多员工在新加坡,基于我们“客户第一”的概念,业务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当然也有很多五百强公司选择把区域中心放在国内,但是我们考虑到国内语言水平、时差等问题,所以我们选择把服务热线等放在区域中心,因为这给员工带来的“体感”完全不一样。在本地服务方面,我们现在的服务覆盖许多国家,针对一定需要签字的纸质文件,我们也尽量简化、工作量设计在低于5%、并请行政人员带掉这部分工作,确保即使当地没有HR团队也能完成,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在项目设计层面的种种考量,确保员工的服务“体感”。

HRSSC搭建的重点需求优先级

跟传统企业相比,阿里巴巴HRSSC在搭建中聚焦的重点有很大的不同,这并非是说阿里巴巴不关注标准化、合规管控、产能管控,这些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我们有自己的三大焦点:

第一个焦点:客户第一 Client First

在HRSSC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重点优先级,在MNC(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跨国企业的简称) 特别是在传统行业,HRSSC往往聚焦三个重点——标准化、合规管控、产能管控。 

事实上,当一个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的是不一样的HRSSC设计方案。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市场份额已经趋于饱和,这时候“成本控制”放在第一位;而互联网企业现在正处在开源阶段,更重要的是“抓住机遇”,这个时候就是“客户第一”。HRSSC作为一个员工的端口,“客户第一”就是“员工第一”,员工的体感就我们HR的体感,所以,我们的HRSSC的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焦点:敏捷性 Agility

今天,置身互联网时代,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不确定性”,需要关注“敏捷性”,即当业务走在前面的时候,HR要快速响应它、支持它。我很认同Facebook 文化中的一句话——“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就像我做“哥伦布项目”,很多东西我觉得是不确定的,但方向是对的,在这个基础上不断调整、迭代、完善,这就是我要考虑的点,这也正符合阿里的一个价值观“拥抱变化”。

第三个焦点:可拓展性Scalability

在搭建HRSSC的时候,我们第一期先做了亚太区域,第二期是欧美区域,因此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考虑是系统的可复制性、可拓展性——我们把所有工单流程做完以后,到了欧美,只需要把当地内容配置进去。我们的CPO(Chief People Officer,首席人力官的简称)为“哥伦布项目”批了整整一百个IT做系统,所有的系统都是我们自己研发,完全没有通过第三方。

HRSSC管理模式的变化

从“HR三支柱模式” 

到“员工第一模式”

当下,我们的HRSSC从提升组织效能转型成关注员工(客户)端创造出的价值。今天我们更关注的是“用户体验”,在阿里办入职、离职、转岗等等都是“员工第一”,这是整个模式改变。

从传统企业文化(top down)

到员工体验文化(bottom up)

在阿里,我们做共享服务的出发点更多来自于员工体验。支付宝的诞生,就是基于买卖中的上家、下家必须通过支付宝串联下去,上家、下家都是“支付宝”平台的客户;而员工就是我们HRSSC的客户。

从系统化到产品化

HR服务的“产品化”是我们今年主攻的重点。传统的HRSSC需要做到尽量标准化,但很多时候流程越干净就越没有灵活性,员工的体感就越差,比如办离职需要填写几个表格,差一个字都要背退回去再重走一遍流程,这时候员工体验确实很差。

我们做了全球商保系统的产品化,这个产品的理念就是让员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出差的时候,都可以在手机端通过APP即时应用,流程周期也从两个星期缩短到三到五天,流程设计也非常简化,这就是从员工体验出发“产品化”。

从供应商到合作伙伴 

每年阿里都会搞一次“供应商大会”,今年我们CPO 已经提出会改名成“合作伙伴大会”,这也是我来了以后做了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我认为SSC所有的服务都是花在“人”的身上,我们关注员工第一、员工的体感反馈,以及怎么产品化HR服务。所以很多基础人事服务,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我们都选择外包,在海外搭建SSC的时候也是选择和熟悉当地法律制度的供应商合作。

以前,这部分我们叫“供应商管理 Vendor management”,现在我们把供应商叫做“合作伙伴”,因为“伙伴”的概念就是要互相共担当,碰到挑战和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起头脑风暴讨论方案、共同承担、携手共进。

HRSSC 自助式产品分享:
阿里小蜜机器人 、自助打印机、阿里商保APP

今年,我们把所有AI智能服务推向海外:包括阿里小蜜、自助打印机、商保APP 等,提升员工服务便捷度和满意度。

我们考虑的是数字化思维就是如何通过智能机器人提供服务。我们通过训练“小蜜”来回答问题, “小蜜”完全可以做到每天回答一百个问题,也保持微笑和礼貌,可以非常耐心和专业地把知识和温度传递给你。

 对于HR来说,每个月最大的一个工作量之一就是打印各种证件、出具各种证明、还需要加盖公司内部不同的印章,这些很繁琐但又很重要,涉及到员工的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等。“自助式打印机”给员工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人性化服务体验——员工只要到阿里大厅,拿工卡或者身份证一刷,点击选择相应的服务模板,到最后生成证明文件、自助盖章,当场完成。此外,阿里商保APP,随时随地都可以即时申报,非常便捷。

我们还在持续推进服务的产品化,今年的重点之一就是“入职”的产品化——把所有相关的内容都电子化,通过系统完成上传、审核和导出,达到一键式入职。我们希望给员工带来更好的体感,同时把节约出来的时间,用在告诉员工阿里的文化、温度等更有价值的方面。

面向未来,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更有创新精神,借助HRSSC平台,不仅提升效能,更能让员工的体感更好。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欢迎各位有时间来阿里体会独特的文化,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R必备:一文讲清HR三支柱(HRBP,HRCOE,HRSSC), 推荐收藏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 - Blue Sky - 谷逸人力资源专业博客 HR博客,HR论坛,...
HR共享服务中心
三四千人的民企如何转型?
发挥共享服务模式效用,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相关场景RPA应用
阿里巴巴人力资源体系大曝光,看完感叹:不服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