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价别人的草书要先看他的楷书,这观点貌似很正确,凭啥?

评价别人的草书要先看他的楷书,凭啥?这观点貌似很正确,其实不一定。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大草、狂草之分。现在,大多数人们提到“草书”是指今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指的是章草。现在我们先看看他们长什么样。

章草

章草

章草

王羲之《初月帖》今草

孙过庭《书谱》今草

张芝的大草

狂草《古诗四帖》

狂草无行无列,字与字的界限几乎消失,不识的人认为很丑,是胡画。但只要有艺术审美修养的人都能感到那他的美。

我先替评价别人的草书要先看他的楷书的人找找理论依据。

元丰四年五月十一日苏轼应唐林夫之请求,为其所收藏的智永、欧阳询、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真迹做了题跋《书唐氏六家书后》。在给张旭的草书做题跋时他针对当时人们认为写草书的不会写楷书的现象,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苏轼的这个题跋中的观点成了后来许多人教导写字的金规玉律,连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太婆都知道,他们常常斥责刚学写字,字写得不端正的人“不会走,就想着跑”。

苏轼在这里是把书法理论同生活的道理融会而论的,是针对当时人们认为写草书的不会写楷书这一观点有感而发的,此观点有点偏颇。“真”指书法意义的楷书或正书、“立”则指人的站立;“行如行”的前一个“行”字指行书体,后一个“行”字则指人的行走;“草”指草书体,“走”则指人的奔跑。苏轼把真、行、草三种不同的书体比做人的站立、行走、奔跑三种形态;从动态的角度讲,没有错误,草书确实像奔跑。

但苏轼的这个观点对错兼半;草书宋代以前大多以草书笔法写草书,从宋代开始大多以楷书笔法写草书;草书在唐代以后衰落也与以楷作草有关。大家看看下图,明代草书大家王铎的草书,感觉和张芝、王羲之、孙过庭、张旭的明显不同,王铎走的就是以楷书用笔写草书的路子。

从草书今草的产生来看,草圣张芝生活的年代东汉时期楷书还没有产生,张芝没有写过楷书,不知道行书为何物?这让认为楷书、行书是草书基础的“学究”大跌眼镜。东汉时最成熟的书体是小篆、隶书、章草,张芝就是因精研书法,把章草发展成今草杯后人称为“草圣”的。

草圣张芝

小篆

汉隶《乙瑛碑》

敦煌汉简章草

张芝的章草

张芝的大草

草圣张芝给人们的启示是:学今草草书可以从篆隶章草为基础开始钻研;若学章草更是与楷书没有丝毫的关系,直接以隶书为基础即可(篆书也行),唐楷学的多反而有损于章草的高古气息,唐代楷书繁荣但隶书不及汉代和清末就是证明,隶书怕沾染楷书气息,章草更怕楷书气息,赵子昂、宋克的章草不及汉代《急就章》高古,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写的章草受到楷书的影响。

唐代后期,二王笔法失传,从宋代开始大多数人沿由楷及行、及草的路子学习草书,苏轼的观点符合当时大多数人学习书法的实际,这是正确的一个方面;但不符合书法发展史先有草书后有楷书的事实,这是错误的一面;以苏轼学问之广博不可不知书法发展史,他持此观点是他对草书认识的偏颇之处。苏轼不善草书也许与他对楷、行、草书体关系的认识有关,他的学生黄庭坚与他对书法的看法不一致,却是千古草书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都以行书闻名于书法史,苏轼蔡襄的楷书都比黄庭坚写得更唐楷,但苏轼、米芾、蔡襄这三个行书大家却不擅长草书。


蔡襄的楷书

苏轼的楷书

黄庭坚的楷书

黄庭坚大草《李白忆旧游诗卷》

黄庭坚大草《廉颇蔺相如列传》

黄庭坚的草书得力于怀素,是以篆书笔意写草书。

综上所述,评价一个人的草书先要看他的楷书是没有道理的。草书(今草)它有自己的基础章草和篆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草圣张芝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公考笔试行测-笔墨丹青
长袖之舞——高壁谈书法之狂草
朱幼棣:遍地草圣
“草圣”张芝的书法老师,崔瑗书法怎么样?
书论:草书笔法 33 讲(上)(1——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