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宰相肚里能撑船么?

宰相肚里能撑船么?


常常在媒体上得知某地因为争抢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而大打出手,双方身上血迹斑斑惨不忍睹。有时因为路遇纠纷争执一点小事,小则吵闹,大则动手动脚。全是因为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动怒,性格暴躁浮躁。说来也怪,经常听到说我脾气不好如何如何,很少听到说我脾气好没事没事。

如果说人不能选择出身,不能人人都生在帝王官宦富豪家,这是一种天生的缺憾,不能由自己负责,但修炼自己的脾气,时刻警醒自己,应该是做得到的。但是,从概率上计算,但凡破罐子破摔的大都是自己的处境或家境不好的人,有背景的一般会有所收敛。虽有飞扬跋扈着,毕竟是少数。大都是平民自己埋汰自己,自己作践自己。

记得有一年的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你的文章如果没有高深的道理,是不会流传太远太久的。把这个意思移植到做人的道理上,也是一样,一个人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暴脾气,人生的路也是走不远的,也是不可能有多大出息的。想做大人物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脾气。

古今圣贤都有大气度,无论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面临巨大的诱惑与危险,都能做到心静如止水,泰然处之。诸葛亮给他儿子写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先秦诸子对此也有论道。《管子》讲,“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认为保持内心虚静,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荀子》也认为,“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意谓要虚心、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礼记》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思想,被宋明理学发展为道德修养方法,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欲故静”,体现的就是“主静”思想。此外,老子的“玄览”,庄子的“坐忘”等等,都把静作为做人修身识物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加以强调。《孙子》讲,“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近代名人名言都有说道。干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气质好。曾国藩说:人的气质,是天生的,只有两个办法能够改变气质:第一个法子是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读得精,自然而然就生出儒雅之气。第二个法子是立志,有志向的人必然要坚韧、沉静,时日长久,这种内心中的沉静与坚韧体现在外表,气质就悄然改变。

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下“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一幅对联,是要告诉人们的道理,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近来知识界大都把苏东坡作为文人的楷模,考试得分高,能得状元(如果不被小人算计);做官能做大官(如果不那么认真);学问好,文章和诗作数得着。私下认为,古往今来最能鉴别是不是大人物的标志的,还是东坡先生论张良的那一句话:“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他在《留侯论》中说:“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巳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人事,故曰:“孺于可教也。” 

    翻译成译文就是,“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人的节操。按一般人在生活中,有时会碰上无法忍受的事情。一个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并不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侵犯他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啊。  

张良从桥上老人手里得到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谁知那不是秦朝时的一位隐士出来试探他?看那老人用来暗示的意思,都是圣贤用来劝勉与警戒别人的道理。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真是把事情看偏了。再说,那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送兵书。当时韩国已被灭亡,秦朝势力极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对于这种滥施淫威,也毫无办法。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他的威势是不可随便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的气愤,以他个人的力量,用一次猛砸来发泄怨恨,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真是间不容发,危险极了!大富大贵的人,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的深谋远虑,反去学习用荆轲、聂政的手段,仅仅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痛惜的。所以那老人故意粗暴傲慢地侮辱他,如果他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了。”

《水浒传》中的杨志,乃杨家将的传人,手中有一把祖传的宝刀,因为一毛钱难倒英雄汉不得不当街卖刀,夸口说此刀杀人不见血。却被泼皮牛二抓住把柄,你说杀人不见血,你杀我试一试?如果杨志肚量大,不跟泼皮牛二一般见识,扭头就走,梁山泊就少了一位好汉。恰巧,杨志就是一位血性汉子,哪里容得当众的羞辱,挥刀杀了牛二,结局是杨志只能到梁山落草为寇。

大汉王朝的天下,多半是大将韩信领兵打下来的,他带兵多多益善,足智多谋,不用多说。单说未起兵之前,在街上遇到一个无赖,说你不是说你能耐吗?有本事你就把我杀了,没本事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看了看他,低头从这个无赖的胯下爬过去,惹得周围人群一片哄堂大笑。、但是,韩信就是韩信,青史留名。当街的无赖和周围的看客却不知所云。

韩信也有软肋,所谓生死两妇人,成败一萧何。漂母的饭救了快要饿死的韩信,后来杀死韩信的吕后,都是妇人。月夜追韩信让刘邦拜将拜帅的,以及后来为吕后设计赚韩信的,都是萧何一人。这就是草莽英雄韩信的宿命和终结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书》原文及译文
苏东坡《留侯论》
留侯论(二)(苏轼)
周末推荐 - 读《素书》,成帝王师
汉留侯张良的人生秘籍
帝王之师张良貌如女子,年轻时血气方刚曾刺杀秦始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