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知道的故事,就发生在福州。

 提醒:点上方福州潮生活”即可免费订阅我。

潮人说:福州有很多路,很多街,很多桥。你从它们身旁走过,但是从没注意过它们的故事......

西门 西门是福州历代旧城中的明朝府城的城门。


双抛桥 传说昔日有王氏男子与陶氏女子相好,父母不批准此门婚事,两人便于月夜在此桥投河自杀殉情自残。不过尺度的说法应当是说此桥原名“合潮桥”,本来下接两条河流,与之前的另外一座桥“发苗桥”合称“双抛”。


茶亭 为了方便城里到台江的行人,有僧人在路上搭盖一亭免费送茶、供人休息。现在的茶亭小学门口的亭子就是这个传说中的茶亭啦!


洋头口 原来的台江有浦东、斗池、西洋、加洋等十八洋(“洋”是地步的意思),洋头口就是这十八洋的农田的路口,称之为“头”。


达道 达道取的是“达文里”的“达”和“下道”的“道”二字组成,下道就是以前的内河小码头,中下层贫民很多都在这里运输做生意。


三叉街 三叉街就是下藤路、埔头下和埔尾三条路的交叉口。


白湖亭 古代的时候这里有一个“白湖”,然后明朝的时候还盖了一个亭子,因此得名。成果现在湖也干了亭子也倒了。


温泉路 温泉路这里当然是福州地区最著名的温泉凑集区了,旧时也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澡堂,现在还有温泉澡堂和古三座澡堂。


旗汛口 清朝的时候北京旗营抽调官兵和家眷,南下进驻福州城。旗汛口就是兵营的大门口。


道山路 道山路因乌山上的“道山亭”而得名,乌山是道教胜地,上面还有纪念八仙吕洞宾的吕祖宫,山脚下还有纪念白玉蟾真人的白真人庙。


南街 南街是旧时城里通往南城门的骨干道,史称“南大街”,简称“南街”。


梅坞路 梅坞路曾在明朝时期广植梅树,连绵十里,因此得名。可惜于明末毁于战火中了。


麦园路 麦园路则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时候垦荒种麦的麦地,当然现在也没有了。


排尾 闽王王审知曾经在这四周派兵组成“竹排营”,也就是发展农业出产的意思。排尾就是“竹排营”最远的处所。


鳌峰路 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洲地带。后来在康熙年间,福建巡抚张伯即将此地划归福州四大书院之一的鳌峰书院所有,因此得名。


高湖 高湖可就不是湖了,原称是“高湖墩”,也就是小山、小土堆的意思。


螺洲 因为这里的地形很像一个青螺,加上有一座“螺女庙”,因此得名。


浦东 前面“洋头口”的解释已经提到了,是“十八洋”中的一洋。


洪山桥 洪山桥在洪山附近,因此得名。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洪山古桥历经几回重修,虽已荒废但尚存有桥墩。因为地舆地位的奇特性,旧时的洪山桥光饼号称全福州最正宗的光饼。

高峰桥 因附近的高峰桥而得名。高峰桥在湖头街附近,或者说是在西湖附近,目前依然还存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州人一定要知道的20个典故
福州东西南北四座亭,它们的故事你知道吗?
洪山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工程获批 第A4版:福州·时政 20160304期 福州晚报
八一七路,福州解放与城建发展史的见证
鼓楼这些有趣的地名,你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吗?
茶亭公园,三株古榕撑起的颜值——福建7日(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