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扇情缘:它的最初模样


扇子是中国日常用品,中国最初的扇是什么模样?

扇子是中国人的日常用品。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历来都有“制扇王国”之称。

扇子最初的模样是什么样?扇子起源时,它的最初形态是什么?

关于扇子的起源问题,有很多地方是模糊不清的。考古发现中,并没有发现几千年前的扇。但是,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扇是舜作的“五明扇”。商周时期,出现了用野鸡尾羽做成的“翟扇”,这可能是“扇”字从羽的原因


五明扇


翟扇



早期的扇主要是礼仪性用具,并不是用于招风纳凉。后来,使用方便的短柄扇发展起来。秦汉时期,扇的面料采用丝绢,隋唐时期,人们使用的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两宋时期,折扇传入中国并逐渐流行。明清时期,使用折扇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扇子也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一、长柄扇:华丽的障扇

长柄扇由于柄太长,不便于自己使用,是下层奴仆侍奉主子的工具。长柄扇最主要的用途是障蔽尘日,其次才是招风引凉。所以,长柄扇又称为“掌扇”或“障扇”,是权贵们出行时“障面”的工具。


华丽的障扇



由于长柄大扇主要用来为社会上层服务,它与统治阶级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后来渐渐用于显示贵族帝王威仪的仪仗中,发展成为一种纯礼仪器物。汉唐时用长柄扇引风还很普遍,但到宋时,已经很少有人使用长柄扇引风纳凉。

(1)“五明扇”

相传,舜曾制作了形状如阖的二柄扇,称为“五明扇”,由他人拿着,立张拥身,用以表示广开求贤之门。瞬生活在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代,他传位给禹,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从而开始了中国的第一个奴隶社会——夏。这时的扇子多用植物叶子编制,又叫“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古执政者良好的政治愿望。

帝舜




在舜生活的时期,他制作五明扇,无论他的动机如何,他都可能开了仪仗扇的先河。早期的长柄扇。扇面宽阔,形状有的像厨刀,有的象圆月;扇柄用竹竿或木料制作,上面缠缚着丝织物或进行绘彩、髹漆。这种长柄障扇由侍从手持,为出行的权贵们遮尘蔽日。

(2)“障扇”

相传,禹继任部落首领后,为了简政,作了一次政治改革,废除了仪仗扇的使用。但到殷商的时候,殷高宗武丁又恢复了仪仗扇。这或许是一种将八根或十根稚尾羽并列,加上长长的木柄作成的长柄扇。这种色彩绚丽的扇象征着帝王的高贵和威权,专用于仪卫与障蔽。


夏禹



(3)周代的用扇制度

武王伐纣后,很多制度是沿袭殷商的制度,比如用扇制度。八百诸侯会孟津后,他返回西岐时,就由侍从手持障扇,战在他旁边,形成了相当壮观的仪仗队伍。


八百诸侯会孟津



为了显示尊卑秩序,等级高低,周代的制度规定:天子八扇、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周代制度还规定:王后夫人车服、辈车有翣,以障翳风尘。所以,当时出现了用五彩的孔雀羽毛制成的“凤翣”,是女性专用的障扇。

(4)周昭王“聚丹鹊毛羽为扇”

西周时期,扇不仅仅用作仪仗,长柄扇也有引风纳凉的功用。这与仪仗扇一样,都不是自己拿着,是由他人拿着,摇动引风。周昭王就曾使用扇子的引风纳凉功能。

盛夏时节,周昭王派人将涂休国所献的青凤、丹鹊翅羽制成四把羽扇,取名为:“游飘”、“条翮”、“兮光”、“仄影”,派两名侍女摇动,效果便是:“轻风四散,泠然自凉”。


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执长柄扇图象


长沙马王堆出土长柄扇




李重润墓壁画执扇宫女图



孔子圣迹图



(5)军中的歌谣

相传,汉代有一位将军相当的“特立独行”,他夏天午休时,床上铺了几层床垫,睡觉时还会盖厚被子,用当时的话说,就是“身披重裘,卧层层厚垫”。夏天这么热,他就命令十几个人为他打扇扇风,他还是感觉比较热,就下令,将摇扇的奴仆全杀了。

不久,军中传开歌谣:“奴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荫被狐裘,不识寒暑断人头。”


汉殿论功图



回鹘王子供养像



(6)唐周昉的《挥扇仕女图》

古代豪门权贵都是役使奴婢仆从为他们引风驱热,为此特把扇子的柄做长以便于使用。这在汉画像砖石中有反映,唐代周昉的这幅《挥扇仕女图》中也有一男侍持长柄团扇为贵夫人鼓风不已。


《挥扇仕女图》



《捣练图》



《职供图》



二、短柄扇:“羽扇”和“便面”

短柄扇主要是由持扇人自己使用,因为它便捷、小巧,更具有“引风逐暑”等作用,受到百姓的青睐,后来一些贵族士大夫也开始使用。短柄扇因为这些原因而广为流传。


短柄扇



早期的短柄扇有羽制和竹制两种,所以扇有“扇”和“箑”(音sha)两种不同的称呼。前者指的是用羽毛制成的扇,后者则是用竹制成的扇。战国晚期至两汉,半规型的“便面”成为扇子的主流。

明朝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提到,上古时期,先民用羽毛制作扇,后来,人们用竹制作扇。他写到:

“上古以羽为扇,故字从羽。后人以竹及纸为,故字从竹。”

现存最早的竹扇实物是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战国墓出土的一把短柄竹扇。扇面略近梯形,用极薄的红黑两色蔑片编成矩形纹,靠近柄的一侧有两个长方形孔,周边夹以较宽厚的竹片。纹饰十分规整。

(1)手持白鹤羽扇的宋玉

战国时期,大夫宋玉是一名辞赋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因为手持白鹤羽扇,受到诸侯的嘲笑。后来,宋玉侃侃而谈,羽毛扇得到诸侯们的承认,并在士大夫中普及开来。


手持白鹤羽扇的宋玉



陆机在《羽扇赋》中曾写道:

“昔楚王会于章台之上,山西与河右诸侯在焉。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

这表明雉尾扇逐渐变小,出现了“翣(shà)”。“翣”字从羽,从妾。“妾”指“侍妾”,引申指“旁立”、“伴随”。“羽”指“羽扇”。“羽”和“妾”联合起来表示“总是像侍妾那样立在主人两旁的羽毛扇”。

(2)汉代的竹扇

两汉时期,已经开始流行竹扇。出土文物也可加以证明。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墓中出土了2把竹扇,扇呈梯形,编织细密,周围以织物包缝,精美绝伦。

(3)“七轮扇”

相传,当时长安有个技术很高的工匠名叫丁缓,曾经制出过一种很大的“七轮扇”,只需由一个人操纵运转,就能使满厅堂的人感到凉爽。


轮扇



(4)魏晋的羽扇

魏晋南北朝时,“尘尾扇”、“羽扇”和“比翼扇”相继出现。


羽扇



《斫琴图》中,待从手执羽扇



远古时期,人们出于招风取凉、驱赶虫蚊等需要,对植物或羽毛进行加工,应该是扇起源最可能的途径。然而,这种说法既没有实物佐证,也缺乏文献记载。

我们看到关于扇的最早记载是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扇不同,这是一种长柄的扇,由侍从手持或插在车上,为出行的权贵遮尘蔽日,并出现在显示帝王威仪的仪仗中。至迟到战国时期,一种手持自用的短柄扇也出现了,其早期形态是一种半规形的竹编物,主要用于遮面,称为“便面”。


近期热文:

明朝一代贤后孙皇后以及她的朋友圈

光武帝和他的两任皇后:谁是谁的小三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陵墓竟然不是金字塔和秦始皇陵,而是日本古坟

被皇帝职位耽误的艺术家宋徽宗,存世的绝美书法和绘画

名人撞脸分不清,最后两张让人忍俊不禁

在中国扇文化中:扇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扇子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盘点舞台第一道具扇子在表演艺术中的运用

良渚文化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良渚人”是谁?

良渚文化: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

盘点“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种种罪行

齐国名士孟尝君为何要联合别国军队攻打自己母国,君子还是小人?

让文物揭秘山东人4000年前的日常生活,文明初露曙光

2400年前的骨头汤与酒,保存至今堪称奇迹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解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扇底堪阅世 一柄览古今
扇子来龙去脉
东箑西扇说
扇子的渊源与发展
古代皇帝身后的大扇子是扇风的吗?会不会打到人?
【文物传奇】扇子的另类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