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钧:弥补养老保险不足呼唤国有资产

 据媒体报道,在最近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楼继伟部长指出:“降低缴费率前提是划拨国资补充社保基金”。很久以来,针对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种种先天不足,学界一直在呼唤应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划拨国资补充社保基金”即为其中之一。现在这个建议终于从一位现任部长口中道出,着实令人兴奋。

 对于这个问题,楼部长是这么表述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及适时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我是这样理解的。”“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补充社会保险基金,就是而且应该仅仅就是针对视同上交而造成的养老保险金的缺口。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就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会保险的费率,如果没有这个划拨补缺口就没有条件降低费率,这是我对三中全会相关表述的理解。”

 前一段时间,媒体热炒中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全球第一,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中国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并非第一。捧得桂冠的应该是养老保险缴费率,统而言之28%,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其原因之一,就是楼部长所分析的:“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得比较晚,是1997年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此之前企业和职工并没有养老保险交费,这些职工进入新的养老保险体系,是作为视同他交过费来对待的”,这个“视同缴费”,就造成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窟窿”。

 当时,把所有的缴费,不管是企业缴费(社会统筹),还是个人缴费(个人账户),统统拿来发养老金仍然不够,于是国家财政补贴了50亿元。此后,这种被动的收支状况一直没有根本扭转过来。到2013年,虽然全国有不少省份已经有盈余,但也还是有很多省份有亏空,国家财政补贴已达3019亿元。但要说明一下,到2013年,总的来看,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已经累计结存28269亿元。

 要彻底扭转这个被动局面,就需要有养老保险之外的公共资金的投入,弥补“视同缴费”造成的亏空。这样做,不但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还可以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缴费率。这样做的理由应该是很充分的,楼部长解释道:在1997年以前,职工没有养老保险交费,实际上使得企业的成本不真实,扩大了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因为那时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也扩大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同时,在1997年以前,国家预算大量的投资于国有企业,这样从两个渠道造成了巨量的国有资产。

 但是,对于楼部长的解释,恐怕要稍微纠正一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由本企业支付的,虽然个人没有缴费,但都算到了企业成本之内,所以说企业成本不真实是有点出入的。当时的问题是企业之间的养老金负担苦乐不均,新企业没有负担和老企业不堪负担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与市场接轨,而一向只顾生产、不管营销的国有企业跟不上形势的变化,结果“黄”了一大批,直接影响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没了着落,1992年开始酝酿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

 再说,90年代的退休人员,男性应该是30年代出生,女性是40年代出生,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必要扣除”的理论,他们领取的工资实际只相当于刚够维持一个月基本生活的生活费,但同时得到了“生老病死有依靠”的国家承诺,国家也因此而获得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建设。综上所述,就是楼部长所说的:“从两个渠道造成了巨量的国有资产”。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用国有资产来弥补现行养老保险不足,应该是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讲了这么多理由,只是想说明,1997年以前企业员工和退休人员没有缴费,并不是他们的责任,也不是企业的责任,而是当时的制度安排及其所持的理论依据所致。但毫无疑问,“获利”的是国家,造就了“巨量的国有资产”,但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窟窿”。所以,楼部长主张的“划拨国资补充社保基金”绝对是个平衡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并使其走向可持续的高招——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恐怕确实应该这样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老保险'视同缴费'造成窟窿:97年前职工没交费
人社部部长: 养老保险基金目前结余可支撑16个月
最新曝光!7992亿养老金已到账投资,重仓股名单在此
楼继伟:将适时降低社保费率
2018年国有资本划转7大政策细节
中国正在做的这件事,可能会影响全球社保事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