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美军潜艇部队情况

美国海军在战前就保持着两大洋的舰队,也就是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以及亚洲舰队。潜艇部队在这三个舰队里都有配备。开战时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潜艇共有51艘。

太平洋舰队(珍珠港)

舰队型 16艘 S型 6艘

一直舰队(菲律宾甲米地基地)

舰队型 23艘 S型 6艘

舰队型是大型潜艇,有优良的航海性能,水面速度20节,水中速度10节,鱼雷发射管有6-10门,是美军潜艇部队中的主力。S型则是老式的潜艇,航海性能较差,是局部地区用潜艇。


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一样,过去都是以舰队作战思想作为主要用兵思想。过去对潜艇的用法也是将大型的舰队型潜艇作为协助舰队决战的兵力使用。但是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这些战术,那就是日本海军的珍珠港偷袭。


得到珍珠港被偷袭消息的美国海军首脑,对潜艇的用法马上就产生了变化,作为报复手段,立即发出“对日本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以及航空战”的命令。


这个命令一方面是学习第一次以及第二次大战中德国潜艇的战例,另外一方面也有报仇的意思。从德国潜艇战中学习到真实的教训以及太平洋舰队的全军覆没导致舰队决战的不能相伴随着的作战用兵思想的改变也包含在内。


事实上美国海军除了改变潜艇战术之外,另外对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战中德国潜艇的活跃非常重视,在对潜战术方面研究非常深入。


对潜战术的重视是因为美国人对潜艇的威胁有深刻的认识,对潜艇给予海上交通线的破坏也认识很深。原来的美国海军表面上和日本海军对潜艇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其实美国海军已经考虑到了用潜艇对海上交通线和商船进行攻击的可能性。之后的偷袭珍珠港让作为对日舰队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全军覆没,正在寻求的转变战术的美国海军正好得到了潜艇战术的改变。


甲米地军港的损失

开战之后,无限制潜艇战的实施出现了一个重大挫折。12月1日日本海军飞机轰炸了菲律宾甲米地军港的鱼雷仓库,导致鱼雷233枚被破坏。


甲米地位于马尼拉近郊,是美国海军亚洲舰队的基地。这次空袭日军也击沉了美军潜艇海狮号(USSSEALION,SS-195),但是日军自己不知道他们也破坏了美军的鱼雷仓库。


但是这个鱼雷的损失让美军损失非常大,导致之后一年时间美国海军都缺少潜艇用鱼雷。


前面已经提到战前的美国海军,因为要把潜艇投入到舰队决战中,所以使用的鱼雷对于大规模海上破交战准备不够充足。那时候美国国内储备的鱼雷数量太少,大量生产的体制也不健全。


举个例子,比如昭和17年8月、9月的情况,当时在澳大利亚费利曼图(放弃甲米地之后的美军亚洲舰队潜艇部队,在昭和17年2月转移到澳大利亚西南岸的费利曼图基地)的潜艇基地,一个月最低使用76-77枚鱼雷都会导致鱼雷用完,而且本国的兵器局也不守每月补给48枚的约束,实际上两个月才补给了不超过36枚鱼雷。


一直到同年10月,鱼雷数量都是极度不足。但是这也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问题,于是美军潜艇开始进行攻势性布雷,在10月1日和11月上旬,美军潜艇在泰国湾进行了五次布雷。


鱼雷的缺陷

美军潜艇用的鱼雷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在机构上也有重大缺陷,主要问题是深度调定装置和起爆装置的问题。


深度调定装置是鱼雷发射之后可以按照希望的深度前进的装置。起爆装置是鱼雷命中目标时可以让鱼雷爆炸的装置,这两个都是鱼雷攻击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装置。


当时美军潜艇用鱼雷的起爆装置,有二种。一种是撞击目标之后引发鱼雷爆炸的爆炸引信,另外一种是利用磁性感应,侦测到敌船就会爆炸的磁性爆炸引信。S型潜艇(中型)的鱼雷基本都是第一种,而舰队型潜艇(大型)的鱼雷使用的都是磁性爆炸引信。这些鱼雷,命中目标之后,从敌舰船底通过才会爆炸。所以美军报告说“我们用这些鱼雷攻击的目标,鱼雷从敌舰下面穿过去,根本没有雷击的效果,而且还会暴露潜艇的位置招来对方的反击。这种情况导致美军的潜艇苦不堪言。这个问题,实战部队和美国国内的兵器局之间说法不同,于是美军开始调查真相,结果就是发现深度调定装置不合格。之后一方面兵器局开始改良,另外一方面实战部队暂时在鱼雷发射的时候,对深度进行必要的修正。


但是令人恼火的鱼雷问题并没有解决。接下来鱼雷的起爆装置又出了问题。


因为鱼雷的航行深度被调的很浅,所以增加了鱼雷的提早发射,之后鱼雷哑火的情况就增加了。提早发射是鱼雷从鱼雷发射管中发射出去的时候,安全装置解开的瞬间,目标已经距离很近了,命中之后被误认还没有命中。哑弹是折角命中的时候,目标突入舰艇内部但是直接穿过了舰艇没有爆炸。这种情况连日军的记录都有好几次。


特务舰野岛,在昭和16年2月27日香港南方海面受到鱼雷攻击,被命中之后没有爆炸,鱼雷贯穿了两个船舱。一部分船舱进水,但是防水处理之后没有导致船只沉没。


运输船鹿野丸,在昭和17年7月21日基斯卡附近被敌人潜艇鱼雷命中,潜艇发射了一枚鱼雷,但是鱼雷因为过深从舰体下部通过没有爆炸,之后美军又发射了3枚鱼雷,2枚命中鹿野丸。但是鱼雷引信折断导致没有爆炸。这个时候鹿野丸用8cm火炮反击,其中一发炮弹命中了美军潜艇的舰桥,导致美军潜艇沉没。


这些鱼雷缺陷,让潜艇部队非常恼火,对潜艇的作战行动以及战果的扩大都造成了很大的制约。等到这种情况缓解已经是昭和18年了。

进入昭和18年之后,哑弹,提前爆炸这种事情还没有消失,主要的例子是,昭和18年7月24日日本油船第三圆南丸,在特鲁克西方海域受到雷击,被击中8发哑弹鱼雷;同年9月6日重巡那智在北方海面遭到鱼雷攻击,被命中2发鱼雷全都是哑弹,之后那智返回大凑进行修理。


攻击方法等

前面叙述过的进入无限制潜艇战的美军潜艇部队,在开战初期作战体制没有经过整备,非常难以形成战力。潜艇的攻击目标是日本的舰船以及商船。


针对舰船,是为了歼灭日本海军的力量,针对商船则是为了海上破交。但是,当时的潜艇数量绝对不足,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部队以珊瑚海,中途岛为中心担任太平洋正面的警戒任务,所以实际进行攻击作战的美军潜艇部队主要是西南太平洋潜艇部队(亚洲舰队潜艇部队在昭和17年初改名)的潜艇。


之后在昭和17年6月,中途岛海战结束之后对太平洋正面哨戒的需要被减轻,有充足兵力的潜艇部队开始进行攻击作战的强化,但是当时,还只是攻击日本海军的军舰,等到瓜岛战役开始之后才开始逐渐攻击商船。所以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攻击商船被这种正式性决定,是昭和18年后半年的事情了。


当时的潜艇,还没有采用狼群战术等集团攻击方法,只是单舰行动。这就导致数量不足以及重要地点过多。另外美军潜艇,在距离敌方领土沿岸海域作战的情况下,进行了有效的伪装。举个例子,8月23日黄昏岩手县山田湾海域月30海里处,渔船福荣丸发现一艘帆船,那实际上是美军潜艇的潜望镜伪装之后的样子,结果这艘渔船受到潜艇的炮击沉没,到了8月31日黄昏日向滩远方日朗丸将伪装过的美军潜艇误认为是渔船,结果在晚上遭到美军潜艇雷击。


战果与损失

1941年12月10日 USS Sealion(SS-195)在甲米地军港被轰炸机击沉

1942年1月20日 S-36号潜艇在望加锡海峡触礁

1942年1月24日 S-26号潜艇在巴拿马附近海域与己方哨戒船只相撞

1942年2月11日 USS Shark(SS-174)在印尼海域被对潜舰艇击沉

1942年3月3日 USS Perch(SS-176)在印尼泗水北方海域被日军三艘驱逐舰击沉

1942年6月19日 S-27号潜艇在头顿触礁

1942年7月30日 USS Grunion(SS-216)在头顿海域被日军伊25号潜艇击沉

1942年8月14日 S-39号潜艇触礁沉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谈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使用特点
日本妙高级巡洋舰
太平洋海战将星尼米兹
老照片·1941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
历史上的今天 : 胡蜂号航母被日军潜艇击沉
《决战中途岛》里这艘“浪到飞起”的潜艇是如何KO日本海军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