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雍正为什么要秘密立储?这个制度,改变了中国千百年来的立储原则

在清朝之前,历代封建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然而,这种立储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确立的范围,不能从根本上选贤,这样天下很容易交到一个不堪重任的皇帝手中,天下朝廷都会面临一个困境。

自清朝建立以来,他们的立储制度也实在不断地变化中。

首先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最开始他本来也想培养储君。先是立了自己的长子褚英为储,然而这却滋长了褚英的狂妄自大,还没有登上帝位,就目中无人,甚至在努尔哈赤出征时,咒努尔哈赤等人死在疆场,努尔哈赤很是失望,将褚英圈禁赐死;此时努尔哈赤还未死心,培养次子代善为储君,谁知代善却也因此得意忘形,努尔哈赤还没死,就和大福晋阿巴亥接触过密,再次被废掉储位。自此,努尔哈赤不再立储,规定八大贝勒的共同推举制。

但是仍然存在弊端,努尔哈赤死后,因皇位继承演出大妃生殉的悲剧,害得多尔衮从小失去母亲;皇太极死后,尚未入殓,豪格和多尔衮又几乎演出兵戎相见的惨剧;顺治死后,仓促让一位8岁的孩童继位,大清出现一位康熙这样英明的君主实属幸运;到康熙死前,储位未定,又上演了长达十年的兄弟争储,严重影响了朝廷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可以说,清朝从努尔哈赤时期,关于立储之事,一直还存在着各种弊端,这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而作为康熙朝九龙夺嫡重要一员的雍正,更是对此深有体会。因此在登基以后,他想正式确立一种规范的立储制度,保证皇权世代的顺利更迭。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好呢?嫡长子继承制,明朝已有前车之鉴,虽然可以避免兄弟争储,但是不能选贤,一个英明皇帝的出现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先确立一个太子,康熙朝二废太子也是一个教训,容易滋生太子自大的性格,还有可能结党营私,形成太子党和皇权对立,这也是雍正不想看到的。

因此,雍正想出了秘密建储制度,储君的选择,完全由皇帝一人决定,既预立皇位继承人,又不公开宣布,即将传位诏书置密封锦匣中预先收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驾崩后,再取出传位诏书宣布下一任皇位继承人。

这样,皇子们无从争起,也不能结党营私,决定他们继承权的,是皇帝,他们需要讨好的,也是皇帝;这样也能够防止大臣为了讨好下一任储君,而在皇帝还没去世的情况下,就投靠储君,避免了皇权和储权的矛盾。

秘密建储从雍正朝开始成为了清朝的立储制度,于雍正元年宣布实行。乾隆帝继位后,将秘密建储定立为制度,为其后历代清帝遵行。

欢迎关注小D杂谈,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文/小D 微信公众号:小D杂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代秘密立储制的建立及其利与弊
中国最后一个太子,为什么两次被废?他动了皇帝老爹的“奶酪”
“圆明居士”如何成为“雍正皇帝”
清代的秘密立储制
明朝防止后宫干政的选妃之道
康熙一生所做最纠结的一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