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太宗选择武则天只是作为“统战”的工具?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不论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不论对外横向影响还是与历史的纵向对比,唐朝都不免心生自豪。唐朝的自豪感,遭遇过两次重大挫折,第一次来自一个女人,武则天;第二次来自一个胡人,安禄山。武则天与安禄山,就成为唐朝日夜痛恨的敌人。

  历史学告诉我们,敌人不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武则天篡唐,确实有过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女皇武则天的诞生,更精彩之处还是宣布女皇诞生之前。套用现在的电影语言,这是前传。



李治上位



  现在的文献记录,没有发现李治为登上皇位亲自努力过什么,一切看起来都是水到渠成的。那么李治真的一点努力都没有吗?也不是,李治与李泰还真有过一次短兵相接。《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魏王泰恐上立晋王治,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乎?”治由是忧形于色,上怪,屡问其故,治乃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元昌,是他们的叔叔汉王李元昌,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计划被赐死。李泰借李元昌给李治施压,是希望李治懂得厉害主动撤退。汉王跟李承乾同岁,都是25岁,跟太子关系密切,参与了太子的阴谋,同时跟晋王李治也玩得很好。于是,李泰用这个事情恫吓李治,让李治知难而退,不要参加太子岗位竞争。

  李泰把李治当做竞争对手了,那么李治的反应呢?紧张,不知如何处理。后来被唐太宗发现神色不对,反复询问,才了解真相。那么,李治的做法,究竟是自然表现还是成功表演?李泰的用意,是在迫使李治低头让位,李治应该很清楚。李治可以有几种反应。第一,与李泰针锋相对,恶口相向。但是,这样不会为自己争得分数,因为两个吵架的人,任何一方的形象都会受损。第二,他可以立刻向唐太宗汇报,说明实情,李泰如何如何说。但是,那样会留下打小报告的印象,有背后整治哥哥的嫌疑。第三,干脆把事情彻底隐藏起来,不让人发现。但是,那样太便宜了李泰。最后,李治以退为进,巧妙地暴露了哥哥,并取得父亲的好感。说明他的这个表现,不是自然反应,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太宗觉得,李治用心良苦,是在保护哥哥,宅心仁厚。贞观十七年四月六日,唐太宗宣布废黜太子承乾。第二天,宣布李治为新的太子。唐太宗决定,今后谁也不许经营太子之位,凡是经营者一概抛弃。

  在政治上,李承乾不成熟,李泰显然也不成熟,而16岁的李治最成熟。或许,不是李治成熟,而是李治背后的团队富有斗争经验,指导棋下得好。连后来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李治当时还是一个小孩子,长孙无忌要拥立李治,就是看中了李治的年幼无知。事实上,李治达到了无为无不为的境界。

  李治当上太子最高兴的可能是长孙无忌。但是,就如同很多人都小看了李治一样,长孙无忌也没有太在乎李治。他为此要付出最惨痛的代价。至于历史的思考,后人更看重李治跟武则天的关系,因为没有李治当太子,后来的女皇故事就无从说起。



初入宫



  公元641年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这一年武则天14岁,作为才人,被唐太宗选到宫中。唐太宗为什么会选择武则天,史书常见的说法是听说武则天长得美,或者称有才貌。两个说法其实是有区别的,但人们通常会省略为美。天下美人多的是,皇帝为什么偏偏选择武则天呢?

  皇帝的嫔妃数量众多,按照《唐六典》的记载,高达一百二十员。为什么在贞观十一年这个点上,唐太宗需要一个品阶不高的五品才人呢?史书撰写者都知道武则天的后来发展,一开始就盯上武则天的野心。比如,《资治通鉴》这些史书都强调,在母亲伤心哭泣的时候,小小的武则天却说出“入宫见皇帝焉知非福”的话,这不是野心是什么?

  其实,那个时代,皇帝对嫔妃的重视取决于她们的父亲或家庭。皇帝的众多嫔妃名额,都可以看做是统战的工具。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太原起兵功臣,史载分明。但是,“玄武门事变”发生的时候,他正在高祖的朝廷春风得意。此后,武士彟的官场形势急转直下,直到贞观十年去世,他都在地方担任都督,再没有机会回中央任职。事情很简单,他是高祖的人,而唐太宗对他仅仅是控制使用而已。

  官场不得意的人多了去了,但武士彟却是死得壮烈。贞观十年,高祖李渊去世,全国各地都要举行葬礼,而武士彟在高祖的葬礼上忽然悲恸而绝,追随老皇帝一命呜呼。想一想都明白,武士彟无法不去回忆自己与高祖的过往历史,从太原相随,到长安称帝,忽然遭逢“玄武门政变”,高祖被夺去了帝位,自己从此沉沦下僚。是谁如此,都难免悲从中来。这一冲动,武士彟突发什么病症,当场气绝。

  史书没有记载武士彟的死带来了怎样的官场震动,但第二年,武士彟的二女儿武则天就被唐太宗迎娶入宫。两件事的联系,只能理解为武士彟的猝死,给唐太宗的朝廷带来了压力:开国功臣的遭遇,在贞观时期过于难看了。迎娶功臣之女,这是唐太宗很重要的政治姿态,至于武则天的美丑,其实完全不重要。

  贞观时期的武则天,在后宫到底干了什么,史书几乎只字未记。一个训狮子骢的故事,那是很多年之后武则天自己讲的,不足信。另一个事实是清楚的,贞观十二年中,直到太宗去世,武则天还是五品才人,一点都没有升。最大的可能是,武则天入宫,唐太宗就完成了政治姿态的表达,此后武则天就成了一名伺候皇帝的高级宫女。



二进宫

 


 公元650年即唐高宗永徽元年,那年武则天27岁,是武则天的二进宫时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去世,武则天这些没有子嗣的嫔妃们,都到感业寺出家为尼,这是北朝以来的传统。

  感业寺上香,本来是为唐太宗烧周,是老皇帝的逝世周年纪念,谁会想到,新皇帝与老皇帝才人却上演一幕感情戏。剧情很低调,参与者都十分克制,但大家都是过来人,背景深厚,一望而知。众目睽睽之下,武则天什么也没有说,仅仅是无声地落下眼泪。皇帝呢?也不回避,竟然也陪着泪流满面。两人相视而泣,立刻让上香活动进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高潮。

  只有傻瓜还不明白。原来,皇帝与武才人,曾经有过一个地下恋情啊。

  因为高宗和武则天保密工作很完善,现在的史家只能推测。这个地下恋情只能发生在贞观后期唐太宗病重时期,武则天负责皇帝起居,太子李治整天不离皇帝左右,于是影响唐朝走向的苦恋开始了。有人喜欢说这个关系一定是武则天主动建立的,跟古代史学家一样,努力把唐高宗描写成一个弱智皇帝。武则天有心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敢主动提及,那说不定就是找死,因为才人与太子之间,这地位差实在太大,所以只有身在高位者主动表达,这个关系才是安全的。

  地下故事实在无法讲清楚。但是,现在摆在眼前则是明明白白。高宗的王皇后,决定把武则天拉入自己阵营,以便取得宫斗的胜利。当时的情形不利于王皇后,高宗更喜欢萧淑妃。在皇后的努力下,武则天离开感业寺,第二次进入皇宫。在王皇后的精心安排下,武则天一边长发,一边接受王皇后的训练。无非是讨好皇上,离间萧淑妃,忠诚于皇后这些戏码而已。

  当王皇后把武则天作为礼物送给高宗的时候,高宗是否感觉到皇后的宽广胸怀,无法证明,但他很高兴地笑纳了这份礼物。武则天很快完成了皇后交代的任务,成功地离间了萧淑妃。但是,皇后却迟迟等不来武则天的第二阶段的工作成绩,即把皇帝完璧归赵,交给皇后。终于有一天王皇后发现,自己犯下十分严重的错误,让武则天二进宫,是个标准的引狼入室。王皇后的错误源于两个因素,一是不懂男女感情,二是没有把皇帝意志当回事,认为皇帝就是嫔妃之间的一个宝贝,谁抢到是谁的,至于宝贝自身,没有意志可言。王皇后这样的智商、情商,即使重新与萧淑妃建立统一战线,依然不能取得对武则天的斗争胜利。

  从此其他嫔妃都不在高宗眼中了。二进宫以后,武则天地位不断提高,很快就升为昭仪,即正二品的嫔妃。她永徽元年入宫,永徽二年就为唐高宗生了第一个儿子李弘,永徽五年又生了第二个儿子李贤,后来又生了第三个、第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她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在永徽三、四年间,她还生了一个小公主,但生下来不久就死掉了,这在后来的历史叙述中成了很有名的事件。从这以后,唐高宗再也没有和别的女人生过孩子,所以武则天差不多独占了唐高宗。那时萧淑妃已经失宠了,而他和王皇后关系也不好,所以就想“废王立武”。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文/孟宪实





新刊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谈资|女皇武则天柔媚背后的权术
武则天入宫11年,都未能生下一儿半女,是否因为唐太宗不宠爱她?
武则天在唐太宗后宫不孕之谜
为何武则天敢杀了王皇后,卫子夫却不敢动陈阿娇?理由有哪些?
从“尼姑”到“皇帝的女人”,看武则天搞关系的手腕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