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热体质的调体大法,让你在漫漫长夏,不再惧怕湿热

 

作者:中医专家王琦


最近,有朋友对小编我抱怨说,随着气温的升高及空气湿度的增大,脸上出油越来越厉害,妆容易花不说,还长了很多痘痘。对于这些“战痘一族”,小编想说,你们的痘痘可能不完全是空气湿热导致的,也许“湿热”就在你们体内!今天的内容,小编为大家送上除去体内湿热的妙招。祝大家长夏身轻爽利!


关于湿热体质的表现,我们先看几个病例:


病例一


有个高考刚结束的男孩,痘长得很厉害,脸上被抠得都留下疤痕了。西药、中药吃了不少,外用、内服试了很多,可就是不太见效。除了长痘以外,还脾气暴躁,经常发火。家里的人原以为是高考压力大造成的,所以也没管,可是现在考完试了火气还是那么大。再一看舌苔,很黄也很腻。


病例二


陈某,28岁,是来北京打工的一个东北女孩。她很苦恼,因为早已是该谈婚论嫁的她,男朋友却谈一个分一个。为什么?就是因为口气大、口臭。觉得只要她待过的地方都有臭味。我再一看,脸很油,拿一张白纸贴在她脸上一擦,白纸上都透着油印。平时还会口干口苦,可又不太喜欢喝水。她还告诉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北京的夏天,又热又湿,雾很大。


以上两个病例都是标准的、非常典型的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的。


病例三


有位老大爷,已过六旬,说自己性欲亢奋、阳强,阴茎很容易勃起,弄得老伴也很难堪。再问有没有其他症状或不舒服的地方,他说老觉得自己阴囊湿漉漉的,老在出汗,每天都要换短裤才觉得舒服。早上起来还老口干口苦,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发火,老伴、儿子都受不了。老大爷也说自己不是故意生气,而是莫名其妙地就发火了,克制不住。


病例四


陈某,26岁,是部队的一个女干部。带下很稠,颜色发黄,有时还有些异味,每天都要洗澡、换短裤才觉得舒服。原先以为是得了什么妇科病,结果到医院检查,没什么问题,指标都是正常的。我仔细问问,那位女军官就说平时经常头晕,就像有东西裹着一样。身体有时候会觉得浮肿,在外集训时间长了,下肢一按就是一个坑。再看她的舌头,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以上这两例是典型的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湿热体质的表现主要有:平素面垢油光,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易生痤疮粉刺,舌质偏红,苔黄腻。体偏胖或苍瘦,心烦懈怠,眼睛红赤,大便短赤,男易阴囊潮湿,女易带下增多,脉象多见滑数。性格多急躁易怒。易患疮疖、黄疸等病证。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新经络公众号提示:除此之外,湿热体质的人还容易患湿疹、口腔溃疡和胆囊炎。



湿热从何而来?


“湿”可以来自于外界,如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形成;也可以来自于身体内部,多数是由于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不能正常 “运化”,使“水湿内停”而产生的。


热也是一种致病邪气,很容易伴随着湿胶结在一起,就像用油和面一样。


大家应该注意到,我们平时在长夏湿热季节的时候有一个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胃口不好了,这是为什么?《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过 “脾主长夏”,就是说,脾容易被长夏的湿邪所困。脾的特性就是喜燥恶湿,所以如果经常饮酒过量、过食生冷食物,影响脾运化水湿的功能,时间久了,必然是湿热混杂,缠绵难解。


在生活中,有很多容易导致湿热体质的“推手”,首当其冲的就是酒。酒是米、麦、玉米、高粱等和酒曲酿成的一种饮品,就是水做的,本身也是湿的,是发酵而成的,会产热。所以,酒是湿热互酿而成的,长期饮酒或者饮酒过量都会酿生湿热。所以,劝君莫贪杯中物,限酒戒酒防湿热。


湿热体质的调体法


首先,要学会转移情绪。在烦恼和苦闷的时候应该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这样有助于湿热体质的人缓解急躁的情绪,心境平和了,在精神上自然就有助于调节湿热这种偏颇的体质状态。


其次,湿热体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适宜吃些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蚕豆、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马齿苋、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


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对于狗肉、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以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物,应该少食和少饮;湿热体质的人不宜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且最忌暴饮暴食或进食速度过快;限制食盐的摄入,否则会加重湿热。



在生活中,应该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宜居住于环境干燥和通风之处,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出汗后,衣服要勤洗勤换。中国有句老话, “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出汗可帮助排湿,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伤气。

湿热体质的人,也不要穿化纤的内裤和紧身牛仔裤。因湿热引起瘙痒的,需禁绝热水、肥皂烫洗及刺激性药物涂擦,并注意个人卫生,切忌搔抓皮肤。


在运动方式上,最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的运动是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比如力量训练、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湿热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应当避开暑热环境。


湿热体质的穴位按摩法


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肺俞、八髎。


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表现为痤疮、口臭者,可以选用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肺俞这个穴位对于清肺经的湿热疗效显著。新经络公众号提示:操作时,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30~50次。


八髎穴在骶椎上,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钟,对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比较适合。


祛除湿热小药方——茵陈药茶


这道药茶用料为茵陈30克,生大黄6克,绿茶10克,泡水当茶饮,每天适量频服,对于湿热体质表现为胆囊炎的人最为适用,因为它能清热利湿,通腑退黄。



三仁汤

三仁汤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创制,载于《温病条辨》一书。药物组成为: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0克。方中起主要作用者为杏仁、白蔻仁与生苡仁,故名曰“三仁汤”。三仁汤主要功效是清利三焦湿热,宣畅三焦气机。新经络公众号提示:由于半夏有毒,非专业人士请在你当地医生的辩证指导下使用三仁汤



温馨提示


祛湿热在很多情况下用药都是苦寒的,但是湿热体质却不可过用寒凉。因为苦寒的药容易伤及脾阳,阻碍脾运化水湿,这样反而会加重湿的情况。我们在调整体质的用药过程中,应在清泄之中佐以辛温之品,目的在于温脾行气,脾温则流通,气行血行,而无留滞之弊。

(以上文章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蜂蜜能治胃病?蜂蜜怎么喝养胃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蜂蜜是最佳的养生美容食物,不少女性都喜欢喝。然而最近传出蜂蜜能治疗胃病,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


蜂蜜的功效

1.抗菌消炎祛痘痘

蜂蜜是一种天然的抑菌剂,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都不会腐败变质。蜂蜜对多种细菌和霉菌都有抗菌作用,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以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外用在肌肤上对痤疮的治疗也有辅助作用。

2.抗氧化+抗衰老

抗衰老的关键就是抗氧化,不只是皮肤需要抗氧化,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器官都需要抗氧化来预防衰老。蜂蜜中就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它能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前苏联学者曾调查了200名百岁以上的老人,其中有143人为养蜂人,证实他们长寿与常吃蜂蜜有关。

3.深度滋养肌肤

蜂蜜中的葡萄糖、果糖、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酶类等护肤成分作用于表皮和真皮,为组织细胞提供养分,对减少色素沉着,防止皮肤干燥有良好效果。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蜂蜜能治胃病?

从营养成分来说,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它们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经常喝蜂蜜,不仅可以滋补身体、益寿延年,对一些疾病也有益处。如蜂蜜养胃,对没有食欲、易饱胀的患者好,但对胃食管反流、上腹痛、嘈杂感或有胃黏膜糜烂的患者反而不好。而且蜂蜜也不能空腹吃,更不能长年累月吃。

如何喝蜂蜜养胃

1.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疾病者,应根据病情确定食用时间。

2.胃酸过多的人

新经络公众号提示:胃酸过多或肥大性胃炎、特别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宜在饭前1个半小时食用温蜂蜜水,不仅能抑制胃酸分泌,而且能使胃酸水平降低,从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有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3.胃炎患者

胃酸缺乏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宜食用凉蜜水后立即进食。

哪些人不宜喝蜂蜜

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糖尿病人不能服用蜂蜜: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肝硬化患者不能喝蜂蜜:一般来说乙肝患者非常适宜喝蜂蜜,因为蜂蜜提供的单糖不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可以降低肝脏的负担,但是肝硬化患者却不能喝蜂蜜,因为会加重肝脏的纤维化。

蜂蜜食用注意事项

1.蜂蜜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葱蜜同食后,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有害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而导致。

2.不宜与豆腐同食。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3.不宜与韭菜同食。韭菜含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胃酸、胃胀、老胃病,这个穴位轻轻一按都管用!
胃肠病的治疗口诀
十人九胃病!大枣和蜂蜜各带奇效治疗胃病!快给有胃病的朋友看看
夏季养胃很重要
胃不好,可以试着按摩两个穴位
胃痛胃酸胃胀气别怕!常按1个穴位,帮你摆脱老胃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