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了青春期还在长痘痘,“清泄肺胃”不可少

小编导读

小编有时跟朋友抱怨说:“哎呀我又长青春痘了!”每每都被朋友吐槽:“呵呵,只有青春期的痘痘才叫‘青春痘’好吗?你那明明就是痤疮!”

青春期之后的痤疮,往往不能用“皮脂分泌旺盛”来解释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经验丰富的王全友老师的治疗思路,小编认为甚好,分享给大家——

痤疮是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好发于面、胸、背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中医称肺风粉刺、酒刺、风刺等。肺主皮毛,肺经有热,多从皮毛中有所表现,而火邪为阳邪,其性炎上,易致疮痈,故常伤人的上部和肌表,多发于面部,胸背而生为痤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由肺风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书中所载枇杷清肺饮,原为治疗疔疮肿毒初期,清肺胃之热的方剂,临床中我取此方中桑白皮、枇杷叶、蒲公英、金银花,组成治疗肺热型痤疮的基本方。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取得良好疗效。其中,桑白皮、枇杷叶均为枇杷清肺饮的君药,桑白皮甘寒,性降,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二药均入肺经,清肺泻热;金银花性甘寒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蒲公英苦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痈,二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之效。另外,无论何种证型的痤疮,均应重视清泄肺胃郁热,在主方中配伍桑白皮、枇杷叶、蒲公英、金银花四药。

[验案1]

王某,男,40岁。2011年12月27日初诊。

主诉:双肩臂部痤疮3年,加重1周。

现病史:双肩臂部痤疮,红肿瘙痒,部分有脓性分泌物,可见结节,晨起手胀,关节痛,纳可,腹胀,口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性情急躁,眠差,舌质稍红,舌苔薄黄边腻,脉沉弦缓。

辨证:肝郁脾虚,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疏肝理气。

处方:

柴  胡10g  土茯苓30g  苦  参10g  金银花20g

蒲公英20g  草决明50g  杏  仁10g  薏苡仁30g

白  蔻10g  法半夏10g  厚  朴10g  滑石粉包煎20g

大青叶15g  槐  花15g  丹  皮6g   桑白皮12g

枇杷叶12g

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 2012年1月6日。服上方后来见新发皮疹,痒减,手胀减,大便日两次,质溏,小便黄减,仍有口臭,腹胀,眠差,舌质稍红,舌苔薄黄,脉沉缓。上方去丹皮、槐花,加枳实10g,生龙牡各30g,连翘10g。继服14剂。此后随症加减,服药月余,始终无新发皮疹,原有痤疮渐消。

按语:本患者皮损红肿瘙痒,伴见脓性分泌物,部分可见结节,考虑发病日久,虚实夹杂。但急则治其标,新发皮疹以湿热型为主,伴见口臭,便黏,腹胀,舌苔薄黄稍腻等湿热表现,手胀亦是湿阻经络的表现,故治疗以祛湿清热为主,方药在常用四药基础上配以三仁汤加减,同时加土茯苓、苦参以祛湿止痒而奏效。

[验案2]

边某,女,30岁。2011年5月6日初诊。

主诉:面部痤疮半年余。

现病史:面部痤疮,色红,瘙痒,月经前明显。月经期准,带经5天,首日腹痛,有血块,腰酸,经前乳胀,末次月经4月28日,带下量多,色白,口渴,有痰,少汗,身倦乏力,偶有耳鸣,头晕,纳可,大便溏,日2行,小便可。舌质稍暗,舌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肝郁脾虚血瘀,冲任不调。

治法:活血化瘀,疏肝清肺。

处方:

当  归10g  川  芎10g   赤  芍10g  厚  朴10g

桃  仁10g  红  花10g   没  药6g   炒五灵脂10g

蒲黄炭10g  玫瑰花10g   柴  胡10g  川楝子6g

金银花20g  蒲公英20g   白蒺藜20g  桑皮12g

枇杷叶12g

7剂,水煎服,日1剂,嘱饮食清淡。

二诊: 2011年5月20日。药后痤疮减,面痒,口渴减,偶有头晕耳鸣,舌质稍暗,舌苔薄白,脉弦细。效不更方,继服7剂。

三诊:2011年6月3日。痤疮再减,月经5月28日来潮,带经6天,经期准,有血块,腰背酸痛,口不渴,大便溏,日3次。舌质稍暗,舌苔薄白,根部脱苔,脉弦细。上方去赤芍、川楝子,加龙胆草5g,继服14剂。

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1月15日随症加减,痤疮明显减少,未见新发痤疮,因怀孕终止服药。

按语:《灵枢·五音五味》曰:“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有余于气,则肝气易郁易滞。考虑该患者为年轻女子,生活压力大,性情急躁易怒,肝气郁结,女子以肝为先天,气郁常致冲任不调,引起月经不调或痛经。该患者年轻女性,经前面部频发痤疮,考虑痘疮发病与冲任失调有关,经前乳胀、痛经、有血块,为肝气郁结,血行瘀滞的表现。便溏,日2次,白带多,身倦乏力,舌苔薄黄,脉弦滑,为脾虚内有湿热的表现。结合临床辨证考虑本患者肝郁脾虚血瘀,冲任不调,治以活血化瘀,疏肝清肺。方药取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活血化瘀,调理冲任,加柴胡、川楝子、白蒺藜疏肝平肝。配合金银花、蒲公英、桑白皮、枇杷叶清泄肺热而奏效。

好 · 书 · 推 · 荐


王文友行医60年临床经验集


本书为王老行医60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王老在学术上遵循“百病生于气”“脾为后天之本”“肝病传脾”等古训,以“诸病从肝脾论治”为主导思想,强调五脏六腑,肝最为要,内伤杂病,肝病首当其冲。临床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辨证细腻,立法严谨,组方灵活,用药轻灵,屡起沉疴。对肝胆、脾胃疾病治疗和研究尤为突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传秘方高效根治痤疮
枇杷清肺饮加升麻皂角刺方
张志礼教授治疗痤疮经验
(二)痤疮——大黄丹皮汤,防风通圣散
许柳田:加减枇杷清肺饮是治疗肺胃湿热型痤疮的名方,也是基础方
张志礼医话验案精选(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