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安顿我们的心灵——《江雪》课堂实录

如何安顿我们的心灵

——《江雪》课堂实录

学校:清华附中一体化学校 清澜山学校

执教者:陈晓东

班级:八一班

时间:2019年5月31日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柳宗元的两首关于渔翁的诗,来找到安顿我们心灵的两种途径。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将分为三大板块,一是走近柳宗元,二是走进柳宗元,三是走出柳宗元。首先,老师来简单介绍一下柳宗元的生平。

第一部分、走近柳宗元

我们大家首先来看这一条折线,为什么要画这一条折线?(师投影出示折线)

柳宗元一生是大起大落的一生,先看他的出生,柳宗元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因为他出生于山西河东的一个名门望族,书香之家,家族中人才辈出。柳宗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少年天才,当时唐朝军队在一次大战中大败安禄山军队,崔中丞想写一篇文章进献皇帝,自己不会写,他请当时年仅13岁的柳宗元代笔。柳宗元刷刷点点,一挥而就。呈给皇帝之后,皇帝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重奖了崔中丞,柳宗元一时声名大振。21岁的柳宗元在科考中状元及第,“状元及第”什么概念?全国前三。

柳宗元到33岁达到了自己人生事业的顶峰,因为他参与了当时最著名的变法革新运动——永贞变法,成为变法的核心领导者之一。他渴望在全国范围内内抑宦官,外制藩镇,发展生产,振兴国家。可是不幸的是,变法仅仅持续了146天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从人生的顶峰急转直下。三十三岁之前,他的人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生:平步青云

师:孟郊《登科后》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

生:春风得意。

师:因为永贞革新,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形同拘囚,十年之后,又被贬官到更为荒僻的柳州。注意老师“柳州”这两个字的颜色——白色,而且老是在外面加了一个方框,这是为什么呢?

生:揭示了柳宗元的厄运。

师:这是因为柳宗元在柳州仅仅四年就病、累而死,年仅四十七岁。这就是柳宗元的一生。我们逐步了解了柳宗元,接下来我们再初步地了解一下渔翁诗,先看第一首《江雪》,朗读——

(老师提前板书在黑板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很整齐但是感觉没有节奏,老师划一下节奏。五言诗基本上可以在第二字后停顿。断句的地方声音要拉长,老师先做示范。

生齐读《江雪》

师:有进步。再读《渔翁》

生齐读《渔翁》。

师:这是一首七言古诗,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七言古诗怎么读呢?应该按照二二三的节奏来停顿。一起来读。(老师读前两句,并提出朗读要求。)

学生朗读。

诗:我感觉你们在朗读的时候还和诗存在一种隔的感觉,还没有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下面,我们将深入走进这两首诗。

学生朗读《江雪》译诗:

投影出示:

群山之中众鸟飞尽,不见影踪,万千道路一片茫然,了无人行。

一位老翁静坐于江面孤舟之上,独自垂钓着江雪的寒冷、晶莹。

朗读《渔翁》译诗:

投影出示: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欸乃一声橹响,青山绿水忽出。

蓦然回首,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师:同学们注意到了吧,老师在翻译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尾句的押韵。我们都知道,诗言志,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凝聚和抒发。那么在这两首诗中,你都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柳宗元呢?先从第一首说起,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说。

生:我看到了一个孤独的柳宗元。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赏析。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舟是孤舟,钓是独钓,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孤独的柳宗元。

师:除了孤独,你还读出了什么?我们小学第一次接触《江雪》就会有一种孤独之感,而现在我们是八年级学生了,我们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

生:我看出了一个自由的柳宗元,因为他一个人,没有任何人打扰他,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我认为他很自由。

师:也就是说,外在的他可能在永州形同拘囚,但是此时此刻,这一片天地都是他的,他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同学们有新的思想出现了,我就希望你们这样进行比较深入地思考。还有吗?

生:我读出了一个心存希望的柳宗元,因为我想到了姜子牙钓鱼,就是在等待明君的赏识。

师:我们都知道姜子牙垂钓的故事吗?姜子牙在溪水边垂钓,他的鱼钩竟然是直的,可见他所钓的不是鱼,而是一个实现抱负,发挥才能的机遇,结果他真的等来了周文王。李白渴望被任用,也写过类似的诗——

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师:孟浩然也写过类似的诗——

生: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师:柳宗元内心有一种渴望,只不过这种外在的渴望好像被外在的孤独所包裹。

师:他还是一个什么样的柳宗元?我们来读最后一句——

生:独钓寒江雪

师:他独钓寒江雪,雪在这里有什么内涵?还记得孟浩然的那句诗吗?洛阳亲友如相问——

生: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我觉得这里的雪代表着一种清白,一种性格,一种思想。

师:在漫天的孤独之中,柳宗元守候着自己的清白,守候着自己的气节。那么柳宗元孤独的程度如何呢?其实这首诗中就藏着密码。(老师边说,便勾画出每句诗的首字)——“千”“万”“孤”“独”。

生:(恍然大悟)原来这竟然是一首藏头诗啊!

师:在千万孤独之中,既然万径人踪灭,为什么还会有孤舟蓑笠翁的垂钓?这不矛盾吗?

生:不矛盾,我觉得人踪灭之人是指庸碌之人,代指宦官。孤舟蓑笠翁代指像自己这样有着孤傲性格的人。

师:你谈出了自己比较深入的理解,很棒,但是仅仅把“万径人踪灭”之人理解为“宦官”太狭隘了,再拓展一下。

生:我觉得“万径人踪灭”中的“人”应该指的是芸芸众生,而“蓑笠翁”则指的是柳宗元自己,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他在芸芸众生之外,显得十分另类。

师:这种另类正是柳宗元的学时、身份、性格、抱负使然。

师:柳宗元在独钓,他钓的仅仅是雪,仅仅是鱼吗?

生:不是!

师:那是什么?

生:孤独

生:寂寞

生:情怀

生:期待

生:志向

生:自由

生:清白

生:空虚

师:孤独是空虚么?(生神情困惑)

师:老师告诉你一句话,台湾著名美学家蒋勋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师板书)

生:(生恍然大悟状)好有哲理啊!

师:柳宗元在漫天冰雪中是孤独的,他不仅直面这种孤独,而且在享受这种孤独,他在守候着期望,就像在严冬守望春天。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首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柳宗元。

生:没心没肺

师:他说了一个贬义词,没心没肺。我们把它变成褒义词,就接近柳宗元的内心了。

生:不受外界影响。

生:内心纯粹

生:醉心山水

师:他追逐的是什么?

生:追逐的是“闲”,是无心。

师:我们看最后一句“岩上无心云相逐”,著名的隐士陶渊明曾经说过——“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自己辞官回家的那种自由自在的情怀。那这里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柳宗元呢?

生:我感觉到这里是一个追逐心灵自由的柳宗元。

师简要小结:《江雪》是在万千孤独中坚守自己的情怀,期待有机会东山再起;而《渔翁》则是在明山秀水中追逐自己心灵的自由,追求心灵的寄托。

师:在同样的时间段,同样的环境里,同样的描写渔翁,柳宗元却在两首诗中为了们呈现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他们是不是矛盾呢?柳宗元的性格是不是有些分裂呢?

生:我觉得柳宗元的内心是有些分裂的,一发面他渴望做官,为国效力。可是现实中他却被打压,一方面他想在山水中放松自己,他又放不下为国效力的梦,所以他的内心是矛盾的,内心是分裂的。

生:我觉得《江雪》写出了柳宗元刚被贬官的时候,内心特别失落,但是他的内心还心存希望。而《渔翁》则是柳宗元在永州的时间长了,为了排解内心的郁闷,渴望在山水中解脱自己。所以我觉得他的人格不分裂。

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家还有这不同的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柳宗元的人格究竟是不是分裂?我们继续走进柳宗元。

第二部分、走进柳宗元

师:要想真正走近柳宗元,仅仅两首诗还不够,我给大家进行以下材料的拓展,大家思考,这类材料拓展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出示材料一:

被贬永州期间:

《法华寺石 门精室三十韵》是柳宗元到永州之后最早的记游诗之一。 该诗名为三十韵, 共四十四句。 诗歌首句“拘情病幽郁,旷志寄高爽。”

“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答周君巢饵药 久寿书》

 沉吟亦何事,寂寞固所欲。——《夏初雨后寻愚溪》

投影出示二:

被贬柳州期间:

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做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宗元《种柳戏题》

材料出示三:

柳宗元在柳州工作日程:

柳宗元于815年6月27日到达柳州,一到任就开始了繁忙的公务。

7月16日,为聚拢人心,亲赴雷塘祈雨。

8月,为传播文化,教化百姓,重修柳州文宣王庙。

10月文宣王庙竣工,柳宗元开庙办学。

柳宗元816年3月于城北凿井,结束了百姓取江水不洁不便的历史。

816年4月、5月,柳宗元率民众于柳江边植柳,并鼓励民众开荒多种树木。又种柑200株,于城西北隅。

817年9月,在柳州城南门外住东亭完工。柳州旧有大云寺。毁于火,百年无复,宗元至柳,即筹复造,十月复就。

材料出示四:

在韩愈撰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记载——

柳宗元治理柳州四年,柳州面貌大变。“民业有经,公无负担,流民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鸡鸭,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城郭巷道,皆治端正,树以名木。柳民皆悦喜。

大家再思考:柳宗元的性格分裂吗?

师:看完这些材料,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柳宗元的理想实现了吗?

生:没有,我觉得他部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在永州没有什么政绩,他在柳州政绩却很突出。虽然他他没能回到朝廷,继续实行变法图强,但是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师:柳宗元为什么在永州机会没有任何政绩?

生:柳宗元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游山玩水了。

师:为什么柳宗元在永州把大把的时间都用在游山玩水了呢?大家可以联系我介绍的背景思考。

生:我觉得柳宗元的内心是渴望为百姓做事的,老师您在开头的背景中讲道,因为在永州他是司马,是负职,而且是有名无实的副职,他的行动自由被监视,形同拘囚。他想为民做事,可是心有余力不足。而到了柳州,虽然更荒僻,但是他担任了柳州刺史,成为了一把手,所以能把能为当地百世做点实事儿。

师:说的很好,老师再补充一点,柳宗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其实,柳宗元到最后仍然没有“达”啊,但即使是在“穷”的状态,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仍然心系百姓,争分夺秒地为百姓操劳。我写了一首诗来小结——

赠柳宗元

陈晓东

冰雪孤舟一渔翁,直钩垂钓待君青。

谗言冷眼翻似箭,嘉宾故友寂如星。

未做隐士五湖去,终怀民间疾苦声。

而今柳色遥招手,千载之下有余情。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材料拓展,思考这部分材料有什么特点?

出示材料一: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柳宗元《溪居》

出示材料二: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 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

出示材料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出示材料四: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袁家渴记》

师:我们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生:我在诗文中发现了一个醉心于永山水的柳宗元,永州山水给了失意的柳宗元以心灵的慰藉,让他暂时忘却乐被贬谪的苦闷,给他的心灵一个放空的机会。

师:你的发现很准确,语言表达也很有文采。江山不幸诗家幸,柳宗元最出色的的山水散文——永州八记,都是写于永州。永州的山水有幸,柳宗元通过文字让永州山水名扬天下;柳宗元有幸,永州的山水慰藉了宗元一颗伟大的心灵。从者这个角度上说柳宗元和永州的山水已经融为一体,宗元不朽!

我写了一首小诗,来进行一下小结:

贬谪永州整十年,纵情青山绿水间。

暗香浮动袁家渴,游鱼嬉戏小石潭。

西山宴游同入梦,湘水汲取楚竹燃。

云有清风云出岫,心无挂碍心自闲。

师:大家再次思考,柳宗元的人格分裂吗?

生:不分裂,坚守是说明柳宗元有担当,想建功立业;而与此同时,遭到贬谪的柳宗元需要一个释放自己的通道,所以他又去去游山玩水。

师:其实不同的时期,柳宗元的内心是一致的。

生:老师,我知道了。您在介绍背景的时候讲过,柳宗元形同拘囚,所以在那时候柳宗元更多的是游山玩水;柳宗元在柳州的时候,因为他做了一把手,所以他更多地为百姓做实事,所以我们觉得柳宗元的内心是统一的,人格不分裂。

小结:

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再进一步小结一下。

柳宗元的性格不分裂。

柳宗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对理想的坚守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使然;在困顿中,他具有着儒家的入世情怀;同时,在付出几乎无望的时候,为了排遣自己的郁闷,柳宗元纵情山水,追逐心灵的自由,具有道家的出世风采。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他正是柳宗元的一体两面,和谐统一。正是这样,才构成了柳宗元这个真实而又可亲、可敬的形象。他的内心有矛盾,但是人格不分裂,这正是柳宗元的一体两面。

师:我们进入课外拓展环节,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既坚守自己的理想,同时又在山水中放松自己的心灵的人还有很多。老师读黑体字,你们读红体字。比如苏轼,他一方面追逐心灵的自由————

生:(朗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师:另一方面他也渴望建功立业——

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比如李白,他一方面渴望心灵自由——

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师:另一方面他也渴望建功立业——

生: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师:比如辛弃疾,他在闲居时吟出——

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师:但是他的内心也渴望——

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师:比如陆游,他的眼中有美景——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他的心中有豪情——

生: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是一类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孤独的柳宗元。纵观中国文化史,柳宗元并不孤独,柳宗元的内心是矛盾的统一。

第三部分、走出柳宗元

当堂写作:

柳宗元的两首渔翁诗是一面镜子,学习柳宗元渔翁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成为我们自己。那究竟如何安顿我们的心灵呢?就这堂课学习心得,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个对偶句,或者写一段心灵感言。要求精诚、精炼、精彩。

生作品展示:

同学一:

赠柳宗元

江面孤舟一老翁,两袖清风燃楚竹。

苦苦守候寻初心,福泽天下弊政除。

同学二:漫漫人生路,我们注定会遭遇孤独,遭遇厄运,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坚守,心中有对梦想的守候,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同学三:我读了柳宗元的诗,我知道了困境中要默默坚守,不忘初心,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渠道,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人生的风雪中前行。

师:老师写了一首小诗,分享给全体同学,我们一起来读——

赠清澜学子

陈晓东

人生一世百八年,遭遇困顿是必然。

逆境方显理想重,冰雪之中候春天。

张弛亦是文武道,且歌且行山水间。

成败本乃寻常事,身心和谐梦亦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唐诗经典名篇赏析:《江雪·柳宗元》
【央视荐诗】12月11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背后的暖心故事—刘柳的感人友情
第1205季【湿地阅读】柳宗元群诗阅读
江雪——跟着诗词游天下(文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