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启依宪治国新时代

开启依宪治国新时代

作者:林龙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37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时规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宪法至上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宪法宣誓制度不单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更是一次树立宪法权威、培养宪法共识的国家宣言。从专家到民间都极为热烈地肯定这是一大制度进步,必将对推动宪法的实施和保障产生深远影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法治的首要之义就是宪法之治,如果治国不依宪,那就等于废弃了立国的根本,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是无从谈起。
  宪法共识是最根本的国家共识,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常识。从宪法精神而言,我国宪法是对国家权力的构造和限制为核心内容,以保障并增进公民权利为终极追求。国家和公民作为最主要的宪法主体,实行依宪治国对二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效应。
  依宪治国能够制约权力专横,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腐败。法治能够规约权力,民主能够让权力谦卑,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一条重要规律。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保证权力源于民、属于民,从而展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宪法规定的预算决算制度、审计税收制度,如能严格恪守,则可以打造一个廉洁、高效政府;司法机关若是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则能有效形塑公平、正义守护者的高大形象。
  依宪治国能够增进公民权利,给予人民对于未来的良好预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下,阶层分化、利益多元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观念、见解形形色色,只有以宪法为根本的行为准则,才能力避准则林立造成人们行为选择的无所适从。同时,宪法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制度构成政府权力的边界和政府施政的目的,使其“不以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以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有效防范公权对私权的践踏,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应当说,我国的宪法从条文而言,已经相当“现代化”和“国际化”。但是,与其看文本,不如看行动。宪法绝不是印在纸上供人阅览、挂在墙上给人观赏的。客观而言,多年来,全社会仍没有树立起完整的宪法理念,宪法的实施和保障依旧留有不少遗憾和缺陷。“违法可怕,违宪不可怕”的观念,在社会中相当普遍,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宪法的认识还非常薄弱,由此造成社会生活中违宪现象不断出现,宪法权威受到严重损害。
  无疑,人民对宪法的信仰不是凭空产生的,不能靠说教,也不能靠命令,必须通过有效实施和监督使其获得活的生命。令人欣喜的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些表述,让人们看到了执政党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坚定决心和不渝信念。如今,人们期待有关改革举措能尽快落地。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可以想见,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能力建设,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启依宪治国新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宪法讲宪法征文4篇一
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四中全会《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宣誓法》的建议
2017-2021北京初二(下)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宣誓制度获表决通过 70字誓词公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