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墨舞九天书神艺 大爱一心写传奇
墨舞九天书神艺 大爱一心写传奇——“神笔”张克思与他的书法艺术
返 回
时间: 2013-04-18
甲骨文张克张克思高超欧阳
中国书法史自甲骨文产生以来,浩荡数千年,历代名家辈出,群星璀璨。那么,什么样的书法家,才有资格被称为“神笔”?所谓神笔,必应是神乎其技,下笔如有神助,笔走龙蛇间神采飞扬,其书作神韵流动、堪称神品。张克思与他的书法艺术,正是达到了这样“此书只应天上有,神仙指点降人间”的境界。yishujia.findart.com.cn
当今书坛,若有人在名称前冠以“神笔”的称号,恐怕多半会有言过其实之嫌。然而,对于真正了解张克思及他的书法艺术的人而言,一定会觉得“神笔”之名实至名归!张克思以他自由而创新的艺术眼光;以他独到而高超的书法技艺;以他为国为民、复兴文脉的社会责任感;以他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书写出一段当代书坛的旷世传奇 。yishujia.findart.com.cn
赤子之心悟真艺
所谓天才,从来都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上天对张克思仅有的眷顾,就是给了他一颗热爱艺术的心,和一双能够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而他今天的艺术成就,则是在多年艰苦贫寒的生活中,用十倍于常人的努力,辛勤练就的。yishujia.findart.com.cn
1963年,辽宁沈阳市高坎镇腰沟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5个孩子,取名张克思。虽然生活本就拮据,父亲又去世较早,但母亲还是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辛苦养育着他们兄弟姐妹6人。
与欧阳修、董其昌等历史上出身贫寒的书法大家相似,艰苦贫寒的生活,让张克思从小就认识到,人要想让别人看得起,就一定要努力学到真本事。小学时期的课本、练习册,都被天生热爱艺术的张克思画的密密麻麻。没有纸笔,玻璃窗和雪地就成了童年张克思最好的“速写本”。每当天寒地冻的时候,张克思就趴在玻璃窗前对着玻璃呵气,然后用手指在气雾上写写画画,往往写到手指冰凉僵硬也不愿意停下来。下雪的时候,张克思就拿着树枝在雪地上“创作”——在雪地上,张克思最早尝到了尽情挥洒艺术之笔的快感。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中,张克思逐步形成了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艺术风格。yishujia.findart.com.cn
虽然张克思的家中,有许多长辈都从事艺术创作。在他们眼中,一天天长大的张克思逐渐呈现出一个“叛逆者”的模样——张克思在临习了众多古今名帖之后,敏感地意识到,对传统的盲目尊崇和一再模仿,是一种隐性的桎梏。他已经不满足于将眼光停留在故纸堆和碑帖之中,甚至不满足于将画笔停留在数尺见方的宣纸之上。他追求的是一种更为自由、更为高超的艺术语言,而这种艺术语言,必然意味着作为一个艺术家立足于独立意志的创新。“超越传统,超越平庸”,在这时起成为深深镌刻于张克思头脑中的艺术创作原则。此时,张克思立下宏愿——他不仅要用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艺术选择,更要用自己的笔,将书法艺术带出中国、传往世界。yishujia.findart.com.cn
“五神合一”天下绝
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反复揣摩,张克思在书法技艺日复一日臻于炉火纯青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好的书法,应该是轻松自由的、融汇万物的、天人合一的、充满正能量的,对传统艺术中的经典,应该是站着平视,而不应该一味跪着仰视。他从传统中汲取了最为基本的艺术营养,却以远远高于传统的眼光,将书法与舞蹈、音乐、绘画、功夫、力量融合,将书法与天地、内心、社会、时代融合,终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yishujia.findart.com.cn
张克思的艺术风格,一言以蔽之曰“神”。“神笔”张克思之“神”,总结起来,表现在以下5点:
1. 神乎其艺
在张克思笔下,书法已经摆脱了许多人眼中板着脸正襟危坐的古板严肃形象,而是更为灵活和自由。一个个龙飞凤舞的汉字,在张克思的心里是活生生的,在他眼中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游走于天地之间的。体现在他的笔下,则是书写方式的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他可以左右开弓,可以左手横书,可以反写倒书,可以横写背书,甚至可以挥动200多斤的巨笔……而这一切,在书写时都是运笔疾书,力透纸背,不断不缀,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yishujia.findart.com.cn
他的反写、倒写、横写、背写、悬写、左手写、右手写、左右开弓写等,堪称“天下一绝”。有些书法评论家,也许会武断地认为张克思的这些绝技与书法艺术本身并无多大关系。但是,仔细研究他用这些异于常人的方式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就会发现,张克思这些丰富多样的书写方式,不仅出于对传统的不满足和对创新的渴求,更加出于他独特的艺术眼光——他必须要用这种方式,将属于每一个汉字真正的生命力表现出来,让汉字像离开了樊笼的飞鸟,翱翔在云端之上。书画鉴定大师杨仁凯先生赞道:“八法作为一门艺术,历代出现名家,今获见克思先生用各种笔法作书,随手可得,似有神助,殊可钦慕也。”yishujia.findart.com.cn
2. 神采飞扬
如果单从书法艺术的普遍审美规律来欣赏张克思的书法艺术,可谓张力十足、神采飞扬。张克思的作品,以其神秘难测的笔锋运转,奇绝瑰丽的章法结体,刚劲挺拔的线条笔划,气吞天下的精神气质,形成了让人叹为观之的独特美感。yishujia.findart.com.cn
书法是艺术的线条,也是线条的艺术。张克思深谙唐代书家李北海的至理名言,“学我者病,似我者死”。他不断打破传统书法的条条框框,将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的丰富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开创了独具特色的书法美。yishujia.findart.com.cn
张克思凭借自己雄厚的书法功底和独具创意的艺术审美追求,将线条艺术的空间经营的变幻莫测,气象超然。在2012年“情满人家 共创和谐”中华慈善春节晚会上,张克思悬空倒书的《龙字图》中,“龙腾盛世 祖国振兴”八个大字,跌宕起伏,一气呵成,笔重墨浓,左右呼应。“龙腾”二字有飞扬腾挪、破纸而出之感;“盛世”二字庄重大气,沉稳凝重;“祖国振兴”四字气宇轩昂,显现了中国人民迈开大步、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作品气势超凡、独具匠心地突出了祝愿祖国伟大复兴的主题。yishujia.findart.com.cn
3. 神韵流转
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造像、音乐、舞蹈、戏剧等,皆属于国学范畴,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近年来,随着“国学热”逐渐升温,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继承发扬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共识。在这一背景下,张克思立足于自身丰富的传统文化涵养和独具匠心的创作理念,敏锐地发现了属于所有中国传统艺术中共有的韵律美,并且以“书画合一”的方式在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了抽象与具象结合、节奏与韵律显现的独特艺术风格。yishujia.findart.com.cn
书法艺术是一种十分高超的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是一种受用终身的“技能”。张克思则更进一步,巧妙地将书法艺术的这种审美魅力,与绘画的造型审美、舞蹈的节奏审美等结合在一起。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品“龙”、“马”、“虎”、“鹰”、“梅”、“舞”等构思巧妙,恣意张扬模拟汉字象形特点,形神兼备,极具动感,寥寥数笔便将创作者的激情融入字里行间,达至血脉相通的境界。yishujia.findart.com.cn
画中有字,字中有画,书画一体的创新与艺术风格,有人评价为“把独特的书画有机的结合汉字与意象和精神的表现相结合后,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抽象画”,字的结构处理新奇独特、生动传神、气势宏博,布白疏朗有致、韵味十足。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创作特点,堪比王摩诘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yishujia.findart.com.cn
4.神明若现
张克思的书法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福”、“寿”、“龙”、“马”“虎”等内容的创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禄、寿、龙、虎、马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吉祥符号。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在中国民间最原始的神明崇拜中,福、禄、寿三星,以及青龙、白虎、等神兽,都是吉祥的化身,承载炎黄子孙最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yishujia.findart.com.cn
在张克思笔下,这些带有吉祥符号意义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创作,他用更加具有象征意义的笔法,将每个字所代表的吉祥涵义,更为直接地表现出来。将书法艺术的抽象,与神明的崇高神秘,完美地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具有仪式化和图腾化的美感。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作品之中,不仅传递了美好的吉祥意义,更加彰显出一种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yishujia.findart.com.cn
5. 神品精妙
在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历来将书法作品分为“神、妙、能”三个等级,而“神品”则为最高级。唐代张彦远在《法书要录·张怀瓘<书断>中》曰:“今妙迹虽绝于世,考其遗法,肃若神明,故可特居神品。”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叙画》中对“神品”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诠释:“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清代包世臣则将书法分为“神、妙、能、逸、佳”五品,对神品的解释是“平和简净,遒丽天成”。以古代书论家对“神品”所设定的标准,张克思的书法作品可当得起“神品”这一称号。yishujia.findart.com.cn
从“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来看,张克思的作品以其变幻莫测的创作方式、书画合一的创作技巧、灵动活泼的艺术形态、大气磅礴的结字运笔,完全符合了这一标准的要求。
再从“平和简净,遒丽天成”来看,张克思追求的从来就不是对书坛先贤的一味摹仿复制,他的作品,正是怀揣一颗平和之心,在复杂多样的创作方式中透出独属于自己的一份简洁纯净的艺术特点。而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遒劲笔力与瑰丽美感,与他内心出自天赋的艺术血脉浑然一体,正称得上是“遒丽天成”。yishujia.findart.com.cn
如椽大笔惊天下
北宋著名哲学家邵雍曾在《大字吟》中有云:“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本为诗家的夸张之词。但现实中,张克思却以不甚魁伟的身躯,舞动了200余斤的如椽巨笔,写就了轰动世界的天下一绝。yishujia.findart.com.cn
2006年的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一根直径2.06米,长6.3米的巨笔呈现在世人面前。当张克思以惊人的功力,将蘸墨后重达200余斤的巨笔,挥舞在长58米、宽28米的白布上时,现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而当他用这根巨笔书写出世界上最大的草书巨“龙”时,人们在瞠目结舌、叹为观止过后,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个“龙”字用墨汁近600余斤,“龙”字的线条总长为143米,象征着全球14.3亿龙的传人,成为张克思从事书法艺术以来的惊世之作。yishujia.findart.com.cn
能够舞动如此巨笔的张克思,并非人们心目中体壮如牛的七尺大汉。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张克思的人,一定会诧异,他这看似平凡的躯体怎能如此有力?但只要与他稍加攀谈,就不难发现,能够让张克思舞起这巨笔的,不是蛮力,而是精、气、神,和多年积累的功夫。yishujia.findart.com.cn
中国功夫,与书法艺术,拥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提笔如钢锉、悬笔如钩竿、腕转灵活、行功起架、刚柔并济、舒展大方、沉稳多变等。运笔时,讲究: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挥笔如行云、落笔似生根;呼吸时,讲究:运气自然顺畅、内外合一;书写时,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腕与笔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整劲时,讲究:将中国功夫中的明力与暗力发功到笔尖上,运用腰、桥、马及手、眼、身、法、步等之整体劲力巧妙地融入到书法当中。 正是这样的“功夫书法”,才让张克思提起了200余斤的“神州第一笔”。yishujia.findart.com.cn
艺之大者写大爱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张克思,则可以说是“艺之大者,为国为民”。与那些只将目光聚焦于书案之上,只关注自己,只关注书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圣贤书”的书法家们不同。张克思觉得,在传统文化亟需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亟待伟大复兴的今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艺术家都应该有“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他在不断地用行为证明着,自己作为“艺之大者”的艺术理想和社会理想。yishujia.findart.com.cn
出身贫寒的张克思,也曾过早地体验过世态炎凉。然而与一些人因此而自怨自艾、仇视社会不同,天生善良聪慧的张克思,在母亲的谆谆教导下,在对艺术的一步步追求与体悟中,塑造了如金子一般闪光的大爱之心。yishujia.findart.com.cn
在今天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影响下,许多艺术家已经沾染一身铜臭,只言利,而不言艺与义。张克思却从最早获得艺术成就时,就将社会慈善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社会活动之一。数年来,张克思累积为全国各地慈善总会捐款、捐物总价值高达3390万元,其间曾创造多项奇迹和世界第一。2012年度捐赠总额2820万元,其中捐赠现金1100万元,捐赠物资折价1720万元。这些在外人看来接近天文数字的捐款,张克思在与人们交谈时却很少提及。相比之下,张克思在北京的居所甚为简朴:书柜、书案,简单的沙发、茶几,而他自己的家里与亲戚的家里,甚至连一幅他的作品都没有。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小有成就的书法家,最应该做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将自己的所得回馈社会,二是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将书法艺术发扬光大。yishujia.findart.com.cn
他不仅说到了,也做到了。为了让更多人民群众能够近距离了解书法艺术,他敢为人先,首倡广场书法艺术。为了将书法艺术传向世界,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正面的文化形象,张克思数次出访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进行文化交流,书法作品被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收藏。yishujia.findart.com.cn
2010年1月,在新加坡举办的第十七届“春城洋溢华夏情”文化艺术节中,张克思现场为新加坡总统纳丹阁下表演空中书法,为促进中新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同时被新加坡政府评为“古有神笔马良,今有神笔克思”。yishujia.findart.com.cn
2008年汶川地震后,张克思放下所有的应酬及社会活动,不辞辛苦奔波于祖国各地,投身于支援灾区的各种慈善义演活动,继而组织所领导的协会与中华慈善总会联办了一系列的艺术品捐献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yishujia.findart.com.cn
有人把慈善事业比喻成水桶,装满的时候一定要回赠社会,这样才能装得更多。张克思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为这个社会做些好事,不用等到水桶装满时才开始做慈善,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传递爱心、播种希望。“我只是想通过个人的一点慈善行为,来带动全国的爱心人士投身于慈善事业,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同胞们能够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张克思说,“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做慈善,与众多的爱心人士一起构筑一个美丽明亮的爱的天空。”yishujia.findart.com.cn
如今,张克思仍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全国各地,参与各种慈善义演活动;同时往返于各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努力将书法艺术传播到更为遥远的地方。每当谈到这些年所获得的成就与殊荣,张克思却总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50岁的张克思,依然把自己当作一个年轻人,他从来都没有因为目前的成就而停止对艺术境界更高的追求,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慈善事业和书法传播与交流的脚步,他正如一位执着的行者,在书法艺术与民族复兴的金光大道上,手拄“神笔”,坚定不移地前行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琅华馆帖》看其史料、文学、书法价值及王铎于 张】-画家王铎个人网站
王铎--行草书艺术评析
书法与写字--评刘彦湖书法
【书法家孙晓云谈人生:书法让生活更加幸福平和】
【范曾登顶“2011胡润艺术榜”】-画家范曾个人网站
【米芾《多景楼诗帖》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