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东升:书道乃自然,法道乃受众

      李东升,号天池居士,生于1960年,河南巩义人。毕业于新疆大学汉语语言专业,曾担任国有大型企业党委宣传部长、文联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期间兼任中铁文联理事、《中国铁路文艺》杂志编委、中华铁道书画院理事、《南疆铁道报》总编、《天山路》杂志总编。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书协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新疆分会主席。

      李东升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等中央媒体发表文稿上千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多次播报其撰写的文稿;撰稿并组织拍摄的电视片《忠诚写春秋》荣获全国“传承红色基因”征文二等奖,被列为全国党组织“两学一做”电教片;2015年参加中国硬笔书协征稿曾荣获一等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宣部领导颁奖;撰写出版有《教你学书法》、《风中的胡杨》、《西部脊梁》、《让网络洒满阳光》等书籍。

李东升曾长期致力于现代书法理论的探究,从临帖、读贴、创作,欣赏、实用,有自己独到见解,释义了大众对书法艺术从无知到认知、认可的取向,解析了大众享受书法艺术的许多理论问题。

    李东升在书法创作上追求古法,从入笔、行笔、收笔讲究出处;在结字造型上有自己的创意;在布局谋篇大胆创新;在达情表意有血有肉有情感。他写的行草书,草而不乱,繁而不紊,清新耐读,受众面大。2015年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家”,详细介绍了他的从艺之路。

书道乃自然,法道乃受众

近几年,我不断看到李东升书法新作,越读越相信“字如其人”之说。 他虽略显清瘦,但坐立有型,当然这些与书法无关;他稳重谦和,豪爽大气,宁静思远,心存定力,这些,与书法就与有关系了。

     我欣赏李东升书法,正是因为从他的作品中,感悟到了 “字如其人”。我与李东升相识20多年,真正令我欣赏和看重的,也是他与众不同的,就是这些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宁静。他工作繁忙,但一得闲便一个人平心静气地读帖习字,不为功名利禄所累,这就是心性修养的定力了。

        正是这样的心性定力,使李东升越来越坚定走自己的学书之路--先入古而后创新。他常说,古代流传下来的墨迹都是经典珍品,而这些大书法家也都属上等人品,书品人品都值得我们后人仿效研习,只有学其书,尚其德,方可得其法。他学习“二王”,取其古雅雄逸、俊秀清丽之美;他学习颜(真卿),取其刚柔并济、笔力洞达之美;他学习米芾,取其意趣嬗变、潇散舒迭之美。正因为他善于集众美为己用,所以不断滋养着他的书法个性。他在楷、行、草、隶、篆上都下过工夫。他的行书,线条厚重而流畅,布局错综而有致;他的草书,用笔狂放而有节,轻灵适度而贯通。我每次赏读他书法,都能悟得先人书风,似乎听见他在“入古”路上前行的脚步声,同时又能觅得他的个性与创新。 

       我赞同李东升走“先入古而后创新”的学书之路,是因为汉字书法原本就是我们的书圣先宗们创造流传下来的文化国粹,只有以古为根,方能主干粗壮且枝繁叶茂,使书法之树长青。

      书法的最高神韵意境莫过于“书法自然”。那些视“作”为“创新”的学书者,最根本的思维缺陷正在于背离了“道法自然”、“书法自然”之大律。 

      观李东升其字,似乎写得很平淡,平淡得跟他做人一样朴实无华;然而,正是这样的平淡,剔除了张扬之弊,显露出法自然之神韵,自然美为大美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对联
陈诗烨书《道德经》(作品选辑)
隐藏在书法里的太极之道(五)
崔学路:玄一书道说
心堪莲洁何须洗,一盏清茶滤旧尘
书法名人名言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