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之美 | 自然美:在文墨生发间,寻觅日月与星辰
小时候,很喜欢家里的阳台,尤其快到中秋的时候,会爬上铁栏杆去,看闪闪的星星和圆圆的月亮。那个时候觉得月亮很神秘,总觉得里面一定有一只很可爱的兔子,抱着胡萝卜,也在看着我。
望月
月亮没有太阳那么耀眼,自身也散发不出很明亮的光芒。但也正因为她不够强烈的光芒,我才能直视她的光晕。因为觉得,她的光晕很柔和,看上去更亲切和宁静一些。大自然就是这么简单纯璞。她就在你身边,不用费劲去探寻,只需要在抬望眼间,稍微留意一下,就能感受到她的温柔和善意,拥有她的美好。就像苏子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局部)
后来学写字的时候,对书法渐渐有了一些“美学”的概念,才开始慢慢懂得,笔下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饱含了大自然的意象与情趣。如果说山川花草、日月星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原始的馈赠,那么书法,则是这份美好馈赠的提炼与升华。
仓颉造字
我们的文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我们熟知的先祖仓颉造字之初,就是受到了大自然各种意象的启发。而汉字里的“象形”属性,也决定了汉字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法中或严谨有致或灵动飘逸的线条,以及千变万化的造型,无一不能从大自然中,觅得无穷无尽的意象。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可以说,世间万物,皆是书法。一幅文墨,单从笔画和布局里看,也可以看到天文和地理的映象。每一个方块字,都是大自然的一寸肌理。他们是自然里的万物,在书家的笔下,被抽象成形态各异的线条,变得灵动而富有生命力。而当他们被有规律地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产生出了一种符合秩序的、和谐的自然美——这是书法之美里,最原始的一种美好感受。
正如李斯所说:“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也正如李阳冰所说:“学书者之得力,不徒在书也,于山川天地可以得方圆流峙之形,日月星辰可以得昭回经纬之度,云霞草木可以得卷舒秀拙之态,衣冠文物可以得周旋揖让之容,眉目口耳可以得喜怒哀乐之情,虫鱼鸟兽可以得屈伸飞动之趣,骨角齿牙可以得安排分合之方,雷电风涛可以得惊驰汹涌之势。”
这段话的大意是,山川星辰、云霞鱼禽,是大自然的外化。我们可以从天地山川中了解到自然的形态,从日月星辰中学习到经纬昭回的度量……而书法则是对大自然另一种形式的抽象表现。大自然的各种意象在书法创作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这就像《周易》里说的“立象以尽意”。就是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万物之象,来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书法,便是书法家通过观察万物之象,来了解和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并从中提炼抽象出来,得到的艺术。
在文墨里,有云朵,有星空,有花草,有海浪。文墨里的自然美,会呼吸,会生长,有情思,会感动——在其中,可以看见大自然里的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映射到心境里,又能随心而变。可以说,这一笔一画,融会贯通了天、地、人的品性,汇聚储备了万物的情态。
那么,书法中的自然美,到底包含哪几种类型的美呢?
我们认为,至少可以分为:造型中的自然美和气韵中的自然美。
先来说说造型中的自然美。我们说“书画同源”。就是说,最开始写书法,其实和画画很像。汉字里最基础的笔画——一[横]、丶[点]、丿[撇]、乙[折]、丨[竖]等,最开始便是从大自然的云朵、山石等抽象而来。
最早,书法史里有一卷《笔阵图》,是卫铄夫人在启蒙小王羲之的时候撰写的。这幅图上说: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丶[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陆断犀象。
乙[折]百钧弩发。
丨[竖]万岁枯藤。
丶[捺]崩浪雷奔。
刁[横]折弯钩,以“刁”[代替]劲弩筋节。”
在古代,“三端”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钩”本指书法里的“钩”这种基本笔画,后来因为这种笔画既形状优美又婉媚有力,所以被称为“银钩”。而六艺,就是我们知道的“礼乐射御书数”。书法是六艺中的一艺。
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今天的我们,可能更多看到的是宣纸上的文墨,但是却很少人知道这一笔一画的源流:
比如,一个简单的“一”(横)画,其实是书法家从千里阵云的景象里抽象出来的。那么,“千里阵云”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千里阵云里  隐藏着    形态迥异的“一”(横)画
事实上,写书法,就像在排兵布阵一样。想象自己置身山峰高处,一眼望去,云朵不是我们平时在平地上见到的团云或片云,而是像经过编排的云阵,在空中缓慢地流动。远远望去好像隐匿在天际,但其实每一朵云都有自己的形状,抽象到纸上,变成了“一”画。“一”虽然很简单,但是也像形态各异的流云一样,各有姿态,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一”画也是我们最早用来练习中锋的笔画。虽然只有简单的一个横笔,但如果要用这一横笔来练习,想要写出平直的笔笔中锋,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 李斯 峄山碑(节选) 中锋练习范本
同样呢,我们也可以在其它基础的笔画里,看见自然的事物:侧点是高山上坠落的石头,撇掠是犀角象牙,戈笔是弓张箭发,努笔是万岁枯藤,背抛法是蹦浪雷奔,钧弩势是强弩筋骨。
可见,书法中的这些基本笔画,都可以从自然中找到原型,也是我们的文字具备“象形性”的原因。正如蔡邕所说:“纵横可象,方得为书。”
这是基本的,蕴于笔画中的自然美。更进一步的,还有如悬针垂露的“竖”等等,这些我们会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讲解得更为细致。而蕴于气韵中的自然美,在斯舜威的《书法意象之美》里,体现得更为丰富动人。我们随意地撷取几例吧:
日|云间白日
崔瑗  贤女帖
韦续在《墨薮》里说:“宋文帝刘义隆书如丛里花红,云间白日。”
你能从中,引发对太阳和书法之间的联想吗?
从“丛里花红,云间白日”前后连贯来看,韦续要强调的并不是书法之形,而是一种光彩照人的神韵:轻云之间,太阳喷薄而出。那光芒,那亮堂,那气势,书法创作要的就是这种效果。神韵有了,书法之形已不在话下。
但是我本人更喜欢《笔势论》里的那句以“玉烛明而日月蔽”喻戈。这里不是单以日光来比喻字的气韵,而描绘的是,当日光、月光黯淡下去了,烛光却明亮了起来的情景。
月|明月入怀
王羲之 初月帖
明月入怀一般用来比喻人心胸开阔,后来用以形容书法的神韵俊秀清朗。孙过庭在《书谱》里说:“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
而欧阳询在《八法》里也以“似长空之初月”喻戈。
初月一弯,既有形状上的相似性,更体现了清新的意韵。河汉间新月一弯,如同书法传神的一笔,精彩到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星|流星疑烛
王羲之 黄庭经
王珉在《行书状》里,将行书比喻为“烂若列宿之丽天”。而庾肩吾的《书品》里则把书法里的收笔,比喻为“流星疑烛,垂露似珠”。
这是多么美妙的情景呀!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吧:烛光般的“流星”,珠玉似的“垂露”,是何等光景?那样的收笔,肯定是圆润的、丰满的,而不是锋芒毕露的。
在后来,李嗣真用“阴阳四时”来形容书法,他在《后书品》里说:“右军正体,如阴阳四时,寒暑调畅,岩廊宏敞,簪裾肃穆。”四时风调雨顺,寒暑调和顺畅,自然景物和美,令人心旷神怡,书法如此,美已经不在话下。
霞 | 余霞照人
王羲之 二谢帖
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赞》里,将王羲之的书法比喻为“霞”。他说: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
彩霞舒展的状态,轻柔美丽,用来形容书法,则指纤浓疏密得体,自然流畅。这和张怀瓘所说的“云霞聚散,触遇成形”是相仿的。信手落笔,得之自然。
除了日月星霞,还有飞泉漱玉、繁霜摇落、海水扬波、上林花发、明珠陆离……书法自然美中的气韵美,丰富生动。深入墨理,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万千笔墨并不枯燥,她脱胎于自然的母体,描摹万物却又游离于万物,蕴含质美,充满生机,像极了我们心向往之的,生命的状态。
写在文后:热爱艺术和赏析广告,希望将艺术和广告里的美好传播给喜欢艺术的小伙伴们。希望有一片自己的精神小园地,为你备好精神美学小蛋糕,期待你的到来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谈书法点画的自然之美
日月是你,星辰是你,万物皆是你!
【书法赏鉴】文墨飘香--古诗行书字帖
【最新】全国第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集:楷书...
书法赏鉴 文墨飘香
刘金府:象数心学之星辰初探(2)——太阳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