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馆藏林散之先生诗稿墨迹》原作欣赏系列(三)
转自: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近期,我馆所推出的“云上品艺——《馆藏林散之先生诗稿墨迹》原作欣赏系列”,让人们可以一睹林散之先生诗、书双绝的艺术魅力,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及书画爱好者们的关注,反响热烈。林散之先生的诗稿内容涉及甚广,有记录万里远游时所见所想的,有与友人之间相互唱和的,亦有探索艺术感怀人生的,让我们均能从诗稿原作那圈点涂抹的痕迹中得以感受到林散之先生那丰富的情感内心世界。

本期将为大家带来林散之先生在1985年元月所撰写的一篇自序,仔细品读,可以从中见证“当代草圣”的书学之路。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欣赏吧。

自  序(二)

林散之

余浅薄不文,学无成就,书法一道,何敢妄谈。唯自孩时,即喜弄笔。积其岁年,或有所得。缀其经过,贡采览焉。余八岁时,开始学艺,未有师承;十六岁从乡亲范培开先生学书。先生授以唐碑,并授安无执笔悬腕之法,心好习之。弱冠后,复从含山张栗庵先生学诗古文辞,先生学贯古今,藏书甚富,与当代马通伯、姚仲实、陈澹然诸先生游,书学晋唐,于褚遂良、米海岳尤精至。尝谓余曰:“学者于三十外,诗文书艺,皆宜明其途径,若驰骛浮名,害人不浅,一再延稽,不可救药,口传手授,是在真师,吾友黄宾虹,海内知名,可师也。”余悚然聆之,遂于翌年负笈沪上,持张先生函求谒之。

△【原缺题】(辛苦十年今过矣)

释文:

辛苦十年今过矣,人生乐事有三余。

风尘幻海逢佳报,烟月麻湖得定居。

慰汝不庐(中年)诚不易,笑他上苑总难如。

黄先生不以余为不肖,谓曰:“君之书画,略具才气,不入时畦,唯用笔用墨之法,尚无所知,似从珂罗版摹拟而成,模糊凄迷,真意全亏。”并示古人用笔用墨之道:“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曰壁坼纹。用墨有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浓墨、曰淡墨、曰渴墨。”又曰:“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余闻言,悚然大骇。平时虽知计白当黑和知白守黑之语,视为具文,未明究竟。今闻此语,恍然有悟。即取所藏古今名碑佳帖,细心潜玩,都于黑处沉着,白处虚灵,黑白错综,以成其美。始信黄先生之言,不吾欺也。又曰:“用笔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

忌轻、忌俗;宜留、宜圆、宜平、宜重、宜雅。钉头、鼠尾、鹤膝、蜂腰皆病也。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扩,俗病或可去也。古今大家,成就不同,要皆无病,肥瘦异制,各有专美。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能避其所短而不犯,则善学矣,君其勉之。”余复敬听之,遂自海上归,立志远游,挟一册一囊而作万里之行。

△《赠吴白匋》

释文:

黄梅时节两逢君,

叔度汪汪气更清。

匋白白匋原异客

(初以君与匋白为一人,过江后始辨识之),

小苏苏小不同名。

豪情自爱桃花扇,

细字能传玉女筝

(于扇头上见君书桃花扇数阕,遒逸似晋人)。

湖上风来吹正好,

微波无限溯平生。

自河南入,登太室,少室,攀九鼎莲花之奇。转龙门,观伊阙,入潼关,登华山,攀苍龙岭而觇太华三峰。复转终南而入武功,登太白最高峰。下华阳,转城固而至南郑,路阻月余,复经金牛道而入剑门,所谓南栈也。一千四百里而至成都,中经嘉陵江,奇峰耸翠,急浪奔湍,骇目惊心,震人心胆,人间奇境也。居成都两月余,沿岷江而下,至嘉州寓于凌云山之大佛寺,转途峨眉县,六百里而登三峨。三峨以金顶为最高,峨眉正峰也。斯时斜日西照,万山沉沉,怒云四卷。各山所见云海,以此为最奇。留二十余日而返渝州,出三峡,下夔府,觇巫山十二峰,云雨荒唐,欲观奇异。遂出西陵峡而至宜昌,转武汉,趋南康,登匡庐,宿五老峰,转九华,寻黄山而归。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游记若干篇;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酬顾伯逵》

释文:

扬州自古人文重,此日扬州更异常。

每向伯逵疑伯达,还因何逊忆何郎。

风流人好清仍健,福寿花开紫共黄。

多谢邮筒诗赠我,琅琅几度诵瑶章。

酬顾伯逵十二月廿一日灯下

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后,又一变矣。唯变者为形质,而不变者为真理。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书法之变,尤为显著。由虫篆变而史籀,由史籀变而小篆,由小篆而汉魏,而六朝,而唐,宋,元,明,清。其为篆,为隶,为楷,为行,为草。时代不同,体制即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其始有法,而终无法,无法即变也。无法而不离于法,又一变也。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由递变而非突变,突变则败矣。书法之演变,亦犹是也。盖日新月异,由古到今,事势必然,勿容惊异。

△【原缺题】(爱写山中齑菜花)

释文:

爱写山中齑(溪头野)菜花,

山(野)花今亦(喜)到公家。

要(亦)知天(春)意春(吹)能遍,不乘微材独(也)取他。

居尝论之,学书之道,无它玄秘,贵执笔耳。执笔贵中锋,平腕竖笔,是乃中锋;卧管、侧毫,非中锋也。学既贵专,尤贵于勒。韩子曰“业精于勤”,岂不信然。又语云:“学然后知不足。”唯有学之,方知其难。盖有学之而未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于汉师《礼器》、《张迁》、《孔庙》、《衡方》、《乙瑛》、《曹全》;于魏师《张猛龙》、《贾使君》、《爨龙颜》、《爨宝子》、《嵩高灵庙》、《张黑女》、《崔敬邕》;于晋学阁帖;于唐学颜平原、柳成悬、杨少师、李北海,而于北海学之最久,反复习之。以宋之米氏、元之赵氏、明之王觉斯、董思白诸公,皆力学之。世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又称北海如金翅劈海,太华奇峰。诸公学之,皆能成就,实南派自王右军后一大宗师也。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宾虹师也。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略也。

△《咏史》、《学习》

释文:

咏史

明月祠前路,梅花岭上魂。

犹余十日恨,已失后□□。

故国丹心冷,长林碧血存。

盖棺何足定,功罪有重论。

学习

世界纷驰急,人间陶铸深。

开张辩证口,激励斗争心。

大事从头诉,微言澈底寻。

是非千古案,一洗判□今。

语云,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岂不然哉。顾念平生,寒灯夜雨,汲汲穷年。所学虽勤,所得甚浅。童年摹习,白首粗成,路具轨辙,非敢言书法也。今不计工拙,出其所作,影印以行,深望识者指其瑕疵,以匡不逮。是为序。

一九八五年元月 林散之于玄武湖畔

诗稿欣赏

△《谢苏州湖笔社为修笔》

释文:

平生最爱湖州笔,日日窗前静对之。

横扫千年存力量,直驱百怪出神奇。

中山老去曾三折,上苑春回又一时。

多谢推陈重整理,笑从四德晤新知。

△《易厂治印图》

释文:

(今年初夏于桑愉家与易厂孙龙父诸君识住所附近桑愉)

回首依稀一迳斜,桑阴深处认君家。

艺林自古扬州重,又见霜开二月花。

不向当时摹俗字,独从今篆刻秦分。

庵前叠石留多少,拾取人间简易文。

六五年旧历十月十五日拂晓稿

(今年四月初旬,余偕南京画院房、丁、俞、费四老,访问扬州,于桑愉家中得识易厂龙父,谈艺甚欢,而易厂所居附近桑寓,惜匆匆未及一去也。)

△《子退和荪女有诗步其原韵以寄所怀》

释文:

大智由来本若愚,自惭樗散尚能初。

不材儿女两家有,如漆交亲一代无。

天外烟波秋正溯,湖边杨柳影同苏。

知君别后诗怀好,红色花开老笔舒。

△《居  心》

释文:

自攫神奇入画图,居心未肯作凡夫。

希贤希圣希今古,无我无人无主奴。

一点虚灵求不昧,几番妙相悟真如。

天然机趣留多少,草绿山中认苾刍。

矫枉有时常过正,推陈何处得全新。

狂花带醉终浮力,客慧多才总垢因。

眼底江山原不俗,天空景物本无尘。

听他风雨潇潇夜,此种希声最耐人。

△《书怀寄剑芒》

释文:

(相逢一面)横塘一面成初识,

别后秋风(微波)几度思。

门外音尘天外字,

眼中云树(物)梦中诗。

虚(浮)名稷下惭公叔(夷甫),

作客江南负总持。

遥想龙泉雄(孤)剑在,

西山风雨正吟时。

瑶林洛下渐夷甫,

词客江南负总持。






—《END》—

 图文来源: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馆藏林散之先生诗稿墨迹》原作欣赏系列(一)
莫言:林海高山
启功论书二:《平复帖》为何称墨皇?书家真的是陆机吗?疑点重重
林散之书艺人生(二)
当代草圣林散之的楷书作品
鉴赏,林散之书法精品5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