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因为“末路之难”,所以越到后面越要谨慎

  

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赶路,刚开始的时候,山路泥泞,走得十分小心。等到看见大路了,眼见胜利在望,一时得意忘形,常常摔个四脚朝天,没有少挨骂。至今记忆犹新。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慎始更应该慎终,越到最后面越是最关键的时候,稍不小心,就会落得惨败,导致前功尽弃。

“末路之难”出自《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曰》,意思是走最后一段路,往往很困难。比喻做事情越接近成功,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容易。

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公元前364年,魏国迁都大梁,所以魏国也称为梁国,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他本来姓姬,名罃(音ying),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70年继位魏国国君,在位52年。

  

他在位时,正是魏国强盛的时候,由于他的一系列糊涂操作,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导致魏国衰落。

刚开始的时候,魏国与韩国、赵国,共同组成“三晋联盟”,报团取暖,共同对付秦国和齐国。

魏武侯死的时候,梁惠王刚刚即位,韩国和赵国趁他根基未稳,趁机进攻魏国,把梁惠王围困在军中,差点儿亡国。

幸好韩国和赵国意见不统一,连夜撤军,梁惠王才捡回一条命。

公元前368年,魏国对韩国和赵国发动反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大败韩国,在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败赵国,报了大仇,保住了魏国的地位,“三晋联盟”也破裂。

  

梁惠王年轻的时候,清心寡欲,励精图治,魏国还是很强大的。

那个时候,公叔座辅佐他,公叔座说:“如果商鞅不能为魏国服务,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能让敌国得到他。”结果公叔座死后,梁惠王不听公叔座的意见,商鞅还是跑到了秦国。

后来,他重用庞涓,军事实力大增。结果庞涓眼里容不得孙膑,用计陷害孙膑,最后孙膑跑到了齐国。

梁惠王迁都大梁以后,他苦心经营,把大梁城建造得坚固无比,改造圃田泽,开通连接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鸿沟”,形成强大的水运交通网。

凭借强大的交通优势,大梁城在短短十几年间,一跃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富甲中原的大都市。

  

公元前354年魏国和齐国爆发了“桂陵之战”,公元前341年,两国又爆发了“马陵之战”。在这两次大战中,魏国都被齐国的孙膑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特别是“马陵之战”,庞娟战死,太子申被俘,魏国的军事实力彻底衰落。

以至于梁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真是没脸见列祖列宗呀!

面对秦国和齐国的步步紧逼,梁惠王不得不与周边的十二小国结盟,还恢复了与赵国、韩国的“三晋联盟”。甚至唆使他们在逢泽会盟,朝见(周)天子,企图用周天子这块令牌来号令诸侯。只可惜周天子已经衰落,大家可不吃这一套。

  

面对齐、秦、韩的三面围攻,面对战场的接连失利,梁惠王不得不卑躬屈膝地向齐国臣服,彻底沦落为二流国家,成为了天下的笑柄。

《战国策》中列举智伯、吴王夫差、梁惠王的例子,就是要告诉我们,他们不是没有功劳,而是不能慎始慎终,最终落得个惨败的下场。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曰》《史记·魏世家》《全历史·梁惠王》

声明: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邹忌讽齐王纳谏,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邹忌对齐国影响很大吗
历史上六大高明到极点的阳谋(前三),一计存韩三十年
历史上最真实的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最狠的“阳谋”,根本无解,不管如何对手都只有死路一条
三晋,曾经是战国最生猛的角色,为何他们无一能统一天下?
田氏齐国的16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