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回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博文约礼”获得快乐

  

俗话说:“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喜欢读书的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不断地汲取营养,“博文约礼”获得快乐。

也就是说,读书人的快乐你不懂。

“博文约礼”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一直比较推崇“周礼”,一直主张用“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颜回是他最得意的弟子。

颜回字子渊,又称为颜子、颜渊,春秋时期鲁国人,比孔子小了三十来岁。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他称赞颇多,称赞他是好学仁人。

  

颜回刚进入孔子门下的时候,在众多弟子之中,他年龄最小,性格又内向,沉默寡言,才智不外露,有人就觉得他有些笨。

有一次,颜回和子路到洙水去洗澡,碰巧看见一只五色鸟在河中戏水,颜回就问子路:“师兄,这是什么鸟?”

子路看了一眼说道:“这是荧荧鸟。”

过了一些日子,颜回又与子路到泗水去游泳,也是巧了,又看见那种鸟在泗水洗澡,颜回好奇地问道:“师兄,这种鸟又叫什么名字。”

子路又说道:“这是五色鸟!”

颜回就奇怪了:“为什么同一种鸟有两个名字呢?”

子路哈哈大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像我们的鲁绢一样,用清水漂洗就叫着帛,用颜色染出来就叫皂,所以一种鸟有两个名字不是也很正常吗?”

  

颜回的忠厚老实,掩盖了他的聪明才智,就连孔子也一时难以断定颜回是不是真的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孔子才认定颜回并不笨。

他天资聪颖,就连能言善辩的子贡也坦言:“我不敢和颜回比。”

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他对孔子的感情甚至超过了父子之情。

颜回曾感叹地说:“老师的道,越抬头看,越觉得它高明,越用力钻研,越觉得它深奥。看着它似乎在前面,等我们向前面寻找时,它又忽然出现在后面。老师的道虽然这样高深和不易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知识来丰富我们,提高我们,又用一定的礼来约束我们,使我们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华,似乎已能够独立工作。要想再向前迈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博文约礼”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就出自这里。

  

有一次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颜渊回答道:“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大志向,不张扬自己的优点,不强调自己的功劳,秉承谦虚和仁爱的本性,尽心为他人服务。”

孔子称赞他道:“颜回这个人呀,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失意时能泰然处之,天下能称得上君子的恐怕也只有我和他了。”

颜回的家族本来是鲁国的贵族,但是到了颜回这一代,由于“三桓”专政,鲁国旧日的贵族世家大都衰落了,颜氏一族只能节衣缩食,身居陋巷。

即便如此,颜回依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可见颜回的精神世界是富足的,他无忧无虑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可惜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就白了,更不幸的是,颜回四十岁就病死了。

颜回死后,历代统治者都为他封官晋爵,唐朝赠封他为兖公,宋朝封他为兖国公,元朝他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又尊为复圣颜子。

可以说,颜回短暂的一生过得并不如意,但是他却很快乐,这大概就是君子的风范吧!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论语·雍也》《全历史·颜回》《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声明:本文仅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个人和团体。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稿(2):孔子的生平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安贫乐道
孔门弟子:公伯寮
【《孔子》观后感】李子琼:不一样的孔子
今日圣诞,致敬孔仲尼
关于孔子(太喜欢这篇文章所以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