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金手指:选材与立意

选材与立意

高考作文的选材与立意与文学创作的选材与立意既有所同,又有所别。

所同的是:一、选材与立意的关系相同。材料是作品的骨肉,意是作品的灵魂。文章的“意”(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是要通过材料来体现;材料的取舍要以意为依据,不能有闻必录,兼收并蓄。二、选材要新鲜典型,立意要深刻独到。三、相同材料,立意的深度与角度都可不同。

所别是:一、文学创作,作品的“意”(主题)要含蓄,高考作文则不然。因为,阅卷老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一篇文章的评判,条件不允许他们细味作品的含蓄主题。所以,主题朦胧隐晦是高考作文的大忌。高明的考生,往往会在文章的结尾或其他关键之处,用一两句醒目的“明旨之句”给以提示,使文章的主题既深刻又明朗。二、主题与材料在作者的写作思维过程中,顺序不尽相同。

文学创作中,作者产生创作冲动有时是先由一则新鲜的生活素材或生活细节引起,然后再从这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一个主题;有时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忽然领悟,产生出一种独到的见解,思想的燧石忽然碰撞出火花,然后需要以一种材料载体来表达这种思想。也就是说,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可能是主题(意)在先(不是主题先行),也可能是材料在先。在材料与主题的关系上,用新材料表达新主题的是上乘的作品,从旧材料挖掘出新主题或以新材料来反映旧主题是好作品,用老套的材料来反映老套的主题是没人看的作品。

高考作文不一样,它对文章的选材与立意往往有一定的规定与限制。比如2001年高考以“诚信”为话题作文,作文的立意就被严格圈定:“赞美诚实守信”。如果考生随意发挥,标新立异,作文就会跑题。一般说来,高考作文考生首先应该根据话题,审清话题的立意指向,确定主题,然后再选择材料来表达主题。立意在前,选材在后,这是高考作文的一般思维顺序。

那么,在审清话题,确定主题之后,高考作文又怎样来选材呢?

第一、从社会生活中取材。这个问题我在《生活与作文》中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

但是,从近几年高考作文情况来看,从社会生活中取材的作文很少,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新鲜材料的优秀作文更少而又少。这也为我们教师作文教学敲响了警钟。由于学生生活内容相对单一,生活领域相对狭小,学习任务特别繁重,这给学生从生活中去积累写作材料造成了很大的局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自己局限的生活空间里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此外,语文教师自己对社会生活要有独到认识,并且经常,甚至每天,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所获得的新鲜材料转述给学生,让学生间接获得生活中生动的材料。

附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高考优秀作文:①《斗鸟》,②《棋内棋外》

第二、从历史故事中取材。历史故事是当时社会的生活事件或者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林林总总,不管高考作文题目如何变化,总能找到与作文的话题有关的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从2001年高考南京考生的《赤兔之死》开始,每年都有以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为题材的优秀、甚至满分作文诞生。

取材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高考作文想其出彩,考生必须依据历史,但又不必拘泥历史。必须据其故事梗概,通过对当时情景与细节的合理想象,用全新的文学语言,细腻的描写笔触,对历史的故事材料进行再创作。比如,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作文,南京考生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高考作文取材历史的优秀范例。《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原文只有35个字:“关公既死,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两相比较,看作者是如何想象描写,进行再创作的。比如,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常存抱柱信》的开头:“记不清哪朝哪代哪个杏花春雨的小庄,有一对年轻恋人,有一次他们相约在石桥见面,男子到了,女子还没来。这时,忽然涨潮,水越漫越高,男子记着约定,抱着桥柱,最后含着希望与坚定葬身于无情潮水……”李白的一句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却让作者生发出这样具体的想象。

附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高考优秀作文:③《大禹,请留步》,④《救赎凡高》

第三、从社会热点中取材。所谓社会热点,就是当时倍受社会关注,国人倍感兴趣的问题与事件。取材社会热点首先是要将热点问题与作文话题紧密联系起来,不然,就不能作为作文材料;其次是对社会热点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识。就事论事,人云亦云,文章就流于平淡,不能感人。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 “非典”、奥运会、抗洪救灾、世界杯、伊拉克、萨达姆、宋楚瑜访华、9.11事件……都是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人物。

将这些世人关注的社会热点材料进行筛选,然后选取一二件,围绕当年高考作文话题,紧扣立意,入选作文,定能使阅卷老师亮眼。

附以社会热点为题材的高考优秀作文:⑤《绿茵如镜》

第四、从教科书中取材。高中语文1——6册课本,选文133篇,许多文章主题相同,材料相似;许多诗词,意境相同,形象相似;许多人物,命运相同,性格相似。比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蒙冤下狱,屈原(《屈原列传》)蒙冤放逐,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蒙冤流放,窦娥(《窦娥》)蒙冤屈死。这些故事都可以回答人生遇到冤屈怎么办,人生遇到挫折怎么办的问题;可以回答屈辱与抗争问题;回答是非曲直问题;回答生命隐忍问题等等。比如,写侠肝义胆的有《信陵君窃符救赵》、《五人墓碑记》、《柳毅传》,甚至《鸿门宴》中“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护沛公”也算得是一种侠义精神。《药》、《阿Q正传》还有《祝福》、《道士塔》写的都是国民性格的弱点,相对现在来说,只是时代不同内容有所不同罢了。2005年高考(湖北卷)以“买镜”为话题的作文,有的考生就因取材于课本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获得高分。庄子、陶潜、苏轼、李白,甚至还有徐志摩等,都追求生活的旷达与精神的自由等等。比如以“心灵的自由”为话题作文,我的一位学生就是从课本中取材,拟题《放飞心灵》,然后用三个段落标题——“庄子如风”、“陶潜如云”、“ 志摩如霞”,文章选材精当,推陈出新,获得高分。

附从教科书取材的优秀作文:⑥《放飞心灵》

第五、从诗词歌赋中取材。根据作文话题要求,选取2-3首与作文话题相切、意境相同的古诗词,把它译成散文,并对其形象与意境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再创作,这也是高考作文拿高分的一种取材方法。

例文①《斗鸟》:

饮料厂效益不好,工人都很苦闷。据说是为了活跃工厂气氛,给单调的生活增加点色彩,厂长决定在周末举办一场斗鸟比赛,看谁养的鸟最会说唱,第一名奖金1000元。

果然,通知一下达,职工们马上精神起来,个个一回家想的就是如何调教好自己的鸟儿。

周末到了,在饮料厂的广场上,多年难见的场景出现了。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鸟声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趣味。不一会儿,刘厂长登上了主席台。广场一下安静了下来,大伙都在看厂长的鸟了。刘厂长的鸟就是和大家的不一样,一看就是鸟中的极品。再看看鸟笼子,那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刘厂长身边的马秘书开口了,说:“刘厂长的鸟都是如此的极品,那刘厂长您更是领导中的领导呀!”刘厂长马上露出开心的笑脸,自谦地说:“哪里,哪里。只是功夫用在平时而已,哈哈哈哈……”笑着笑着,便拿起一块精肉喂进了鸟的嘴里。大伙一看,心里就泄了三分气,自己的鸟儿哪能吃上如此好肉,看样子这头名非厂长莫属了。果然,比赛一开始,刘厂长的鸟儿就势如破竹,勇不可挡,不一会儿便杀入决赛。决赛在主席台上进行。职工们都陶醉在鸟儿动人的歌声中,听起来仿佛是某位著名女歌手在演唱。广场上顿时响起震耳的掌声。冠军当然是刘厂长的了。

发奖开始了,先由厂长致辞:“此次比赛,重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以期望厂子的景象的明天会更好!”场下掌声雷鸣般响起。马秘书接着便把装有1000元现金的信封递到刘厂长手里,这时厂长的鸟突然说话了:“这我决不能收,请你拿回去!”马秘马一听马上说:“厂长您大公无私,为厂为职工奔走操劳,真是我们的好领导呀!”场下再次鼓起了震耳的掌声。当马秘书再次把信封递到了刘厂长手里,厂长的鸟儿又说话了:“下次可就不要再这样了哟!”场下一片哗然,厂长的脸一下子白了。

        [简评与赏析]: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叙事性文体不多,“讽刺小说”这类叙事文体更是凤毛麟角。《斗鸟》的确是一篇难得的微型讽刺小说:饮料厂效益不好,厂长却堂而皇之地举办斗鸟比赛,事件本身就极具典型性与讽刺性。 “厂长的鸟就是和大家的不一样”,“鸟笼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 “一块精肉喂进鸟嘴”以及“不一会儿便杀入决赛”的叙述与描写,从侧面刻画出了一个声色犬马、玩物丧志的“鸟”厂长形象。小说结尾,异峰突起,鸟儿说话的情节,再也典型不过地把文章提升到一个深刻的社会性主题。本文无论是在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还是在章法结构上都显独到与深刻。   

 

例文②《棋内棋外》:

盛夏。槐菊。棋盘。

无声的战场上,虽不见硝烟四起却仍有浓浓的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老李紧张地看着棋盘上厮杀得所剩无几的棋子,仍旧举棋不定。走卒?不走?这是一个问题。

“老李啊,你别犟了,这礼你要是不送,裁员名单是准有你一个!”老朋友的劝告仍在耳边回响。听说单位要裁员,老婆已经不知在家里抹了几回眼泪了,而正要上大学的儿子和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则更让李老揪心。

“走啊!快走啊,就走车!”旁边一人吵嚷起来。“是啊,是该走车。”又有人附和起来。老李抬起来:对面的老者正一脸轻松平和地望着他,手里的蒲扇轻轻地摇着,那镇定的眼神像一汪深沉的湖水,令老李的心微微平静了些。

“你看你,虽然有技术,有能力可是不跟领导搞好关系,人家照样炒你!”老婆恨铁不成钢地数落着他,他一直低头抽着闷烟。老李的技术没得说,绝对是厂里的权威,可是干了十来年,还是一个普通工人。看着那些与自己一同进厂,甚至后进厂的人一个个高升,老李常常自我安慰:“咱就要把技术用在一线生产上,咱不爱坐那办公室。”

“不能走卒!哎呀,走卒不是自寻死路吗!”老李的手刚一按在卒上,旁边便有人惊呼。老李又停住了。树上的知了偏偏不识好歹地聒噪起来,吵得老李心中一团乱麻。

“儿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哇!你怎么就认准了这个死理,钻进去了就出不来呢?当初你犟,好歹还有碗饭吃,这回是关系到饭碗子的事啊,娘不能不说你了!万一你要是没了工作,我们这全家老小可怎么办?”老泪纵横的亲娘说得老李揪心地难受。

“棋盘小人生啊!”老者微笑着吐出这么一句话,拉回了老李飘荡的心绪。微风徐徐,抚散了老李脑门上的汗珠。也抚平了老李波澜起伏的心境。“自己要看准喽,不必一头扎进去弄得不可自拔。”老者盯着老李仍旧紧锁的眉头笑道。

“就走卒!过河的卒子不回头,未来还不可限量呢?”老李终于下定了决心,手起棋落,砰然有声。“好!进得去出得来,有魄力!”老者赞许地说道。“怎么?怎么走卒了?完了完了,这盘死定了!”看人惋惜。“不,好像不一定呢,你看……”又有人惊呼……

“老婆,我想好了,不送。凭我的技术,出了这个厂照样有事做!”回到家,老李十分平静地跟老婆交了底。

“棋盘小人生,入乎其内,常沉迷于小得失,出乎其外,方能静心总揽大局。朋友,人生亦如下棋,要能进更能出啊!”槐荫下老者的话就如那盛夏凉风,徐徐吹拂在老李耳边……

[简评与赏析]:高考优秀作文叙事性文体不多,该文却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微型小说,叙事不蔓不枝,语言内涵深厚。比如:“无声的战场上,虽不见硝烟四起却仍有浓浓的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表面是写下棋,实则是比喻生活,生存竞争就这么残酷。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运用“蒙太奇”的手法,“下棋”和“送礼”交替出现,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尾一段借“槐荫下老者”的话生发议论点化文章主题,设计巧妙。

 

例文③《大禹,请留步》:

破败的茅草屋,低矮的围墙。雨滴顺着屋檐滑落,一滴一滴在泥泞的地表绽开。门边,倚着一个女人,披散着头发,形容憔悴。雨水和泪水交汇,弥漫了女人的眼睛。怀里,是一个刚出生还没见过爸爸的婴儿;身旁,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哭着嚷着要爸爸。

女人木楞楞地站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小山坡。她知道,男人一定会从此经过。哪怕只有一个背影,一声呐喊,这对她来说已经是老天莫大的赏赐了。

突然,女人眼睛一亮,使劲揉了揉那几夜没舍的双眼。“是他,没错,是他!”女人抱紧怀里的孩子,理了理头发,整了整衣服。前方,是浩浩荡荡的一群男人,行色匆匆,表情严肃。带头的男人手拿工具,脚步越来越快。同时内心翻江倒海,是的,他听到清脆而又带着哭腔的一声“禹——”声音在空旷的山坡上方回旋,直刺进男人的心里。

只要一个小小的拐弯,一个小小的回眸,他就能见到自己心爱的女人,还有那群可爱的孩子,还有那个在襁褓里哇哇大哭的孩子。

“就回去看看嫂子吧,你们都多久没见了……”

“是啊,这里有我们,你放心吧,耽误不了多久……”

一片沉寂。

女人向着这个方向跑来。泥泞的山路,滂沱的大雨。一具虚弱的身体怎能负荷?终于,女人滑倒在路上,怀里的孩子哭得歇斯底里。

男人没有犹豫,也丝毫没有减慢脚步,他头也不回,只是大喝一声“继续赶路!”

雨水顺着女人的发丝流下,冰凉冰凉的。她的心,碎了一地。“孩子,你的父亲不仅仅是你的了,他还是天下子民的。你不要怨他……”

女人号啕大哭起来。禹,我只是想见你一面,难道真的这么难吗?你的生无所息是对我们的残忍,你就真的忍心吗?我只要你给我一个肯定的眼神,只要你抱一抱孩子,只要……我只愿你生有所息啊!

女人哽咽了。哭声喊声响彻天边。

一片沉寂。

男人最终还是没有回头。义无反顾地走了。山的那边,一只浩荡的队伍,一片匆忙交叠的脚印。山的这边,一声悲凉的叹息,一颗破碎的心。

后记

历来颂扬的生无所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于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公而忘家的拼命成了成功者的追逐。在受到无数羡慕眼光,成就无数事业的同时,是否有人同情他们的家人?是否有人知道他们生命中最最基本的情愫正在被忽略?

我只愿生有所息。

 

例文④《救赎凡高》:

在机器巨大的轰鸣声中,我穿过那条弯曲漆黑的隧道,来到了1890年。

穿行在如波涛般跃动着的麦田上,金黄色诉说着这个季节特有的富裕与丰实。前面一座破旧的别墅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历史告诉我:这应该就是凡高的家——木门、窗台、破旧不堪,一块块木板横七竖八地钉在窗上、门上,就像一块块补丁。凡高应该在家吧,因为这是他正要自杀的那个上午。

我推开那扇仿佛虚无的门,走了进去,屋子里一片死寂,没有人对我的破门而入表示出应有的愤怒。走在通向二楼的走廊上,霉菌在走道上阴湿的环境里跳舞,屋子里依然是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阳光从残破的窗户中泻了进来,落在了我的背上。

我推开了二楼的门,走进了凡高的画室兼卧室,屋子里凌乱不堪,就像刚刚遭过洗劫一样。倒躺着的靴子,卷成一团一团的袜子,撕成大大小小碎片的油画布料……我俯下身去拾起,因撕碎的布料,它上面强烈的色彩几乎让我窒息,在方寸之间也足以窥视凡高那无与伦比的才华。

突然,从床底射出洞穿了我的冷冷视线——是凡高,他像一座凝固的雕塑躺在那里,眼中放射出只有魔鬼撒旦才有的阴森的光芒。

“你是谁?在这里来干什么?”凡高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

“我,我……我来自2005年,特地来拜访我崇拜的偶像——凡高。你能出来吗?”

“谎言,谎言,一个疯子是你的偶像?我不会出来的,炽热的太阳会把我烤死的!”凡高捶着床板,几乎是咆哮地说道。

“凡高先生,太阳不会炙烤任何东西,它只会滋润万物的生长,像您窗前的那片麦田,您是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家呀!您不知道,有多少人拜倒在您的《向日葵》、《星月》之下!请相信我,出来吧!”我几乎是恳求道。

“艺术,哈哈哈……缪斯的血,宙斯的血……”凡高咆哮道,最终没能走出来。

我无声地走开了,凡高最终还是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上午自杀了。我忽然想到,如果凡高不是“魔鬼”,那么他又是否有如此杰出的才华呢?

我回到了我所处的时代,忽然从电视中看到了凡高的名作《向日葵》创造了1000万美元的拍卖天价。

忽然间,顾城死了,三毛死了,川端康成死了……,他们的死亡是可悲的,他们的事业,他们的理想深深地攫住他们的一切,然而现实的冷峻又让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似乎他们只懂得入乎其内,却不懂得出乎其外。

悲乎?幸乎?

[简评与赏析]:取材于历史事件或历史名人是高考作文一种选材方法,但是有一个关键技巧就是要推陈出新,富有创意。凡高,荷兰画家,代表作《向日葵》,1853年出生,1890年自杀:这是历史梗概。但是,作者以丰富合理的想象,真实具体的描写,再增添一些生动的细节,对历史故事进行了一次合理的再创作。这是一种高考作文的妙法。2001年的《赤兔之死》,2002年《昭君的选择》都是这样取得满分的。此外,作者虚拟“我穿过那条弯曲漆黑的隧道,来到了1890年……”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构思新巧。

“顾城死了,三毛死了,川端康成死了……”把这些名人串在一起表现什么主题?与作文题意有何关系?这些作家们都能入不能出呀!“悲乎?幸乎?”作者以四字两问结尾,真是发人深省!

 

例文⑤《绿茵如镜》:

一生追求完美的你,却不知你在我们心中早已完美——王子,巴乔!
                                                   ——题记
 虽然知道这一天迟早都会来到,虽然知道任何人都不能拒绝年华老去,但当你挥手向我们告别时,我分明感到了心痛,心如刀割。
你终于选择了离开,离开这沾染了太多是非、太多对错的绿茵;您终于停止了漂泊,回到了你深爱妻儿的怀抱;你终于停止了疲惫的步代,让那伤痕累累的身子和那220针穿过的右腿一起享受另一种幸福去了!
你一生追求完美。当你荣获欧洲、世界双料足球先生后,你又追求那“大力神杯”;当你夺得“意甲”冠军后,你又将目标定在了欧洲冠军杯;当你坠入绿茵事业的深谷时,你曾经想过离去,但你终究在那明镜中认清了自己,在博洛尼亚又毅然焕发出第二青春;当你被老帕拒绝后,你曾选择了日本、中东,但你的灵魂告诉你,镜中的你并不完美。于是你来到了布雷西亚,再带给我们无比的欢欣。
你为什么总是在那面明镜前挑剔自己呢?其实,你在我心中早已完美——亲爱的王子,巴乔;巴乔,我心中的王子!
你究竟有什么遗憾呢?难道十年前的那一个点球是你至今挥之不去的悔恨?美利坚的世界杯是属于你的。你蓝衣蹁跹如行云流水,你单骑闯关尽显英雄本色,你是一个温柔的杀手,你以最优雅的手笔结束了敌人的生命,你是意大利的救世主,全世界的上帝。
然而,在十二码前,你低下了高贵的头颅。那玫瑰苑上空的流星成为你永远的楚痛,你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在一瞬间,悔恨、忧郁和痛苦笼罩着你。明镜中的你因此不再完美——这只是你自己的感觉而已。但是你知道吗?夕阳中你蓝色的背影,你的马尾辫成为了足球史上最美的风景。塔法雷尔的仰天长啸,罗马里奥的喜极而泣,这都是为了衬托你的悲情;马尔蒂尼的呆滞,巴雷西的老泪纵横,也是为了渲染你的忧郁。那个背影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从它生成的那一刻便牵动了亿万球迷的心,从它生成的那一刻便带上了你的悲情。巴乔,这是最完美的一幕,这是你的完美。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经历了人世沧桑,参透了佛理禅机,超脱的巴乔,你还不完美吗?人生漫漫,爱过谁,伤害了谁,不再那么重要;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也不要在意。你已经找到了可以安心回忆的出口,人生复杂其实也不过有如此简单的渴求罢了。
蓦然回首,明镜中,我又看见你那完美的背影。

[简评与赏析]:一个意大利的“球星”与“买镜”的话题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作者却能信手拈来,把它打造得天衣无缝——绿草如茵的球场恰如一面镜子,既照出了巴乔叱咤风云的英雄本色,也照出了他“挥之不去”的遗憾。因为有了遗憾,才有其对完美的追求。于是巴乔就成了作者心灵的一面镜子,一位“追求完美”的英雄。于此可见作者围绕话题选材立意匠心独运的技巧。
 本文另一特点是“感情真挚”,尤其是五、六段,酣畅淋漓的抒情乃如胸腔的呐喊,喷薄的岩浆,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情乃文之经也”,情真意切的文章岂能不打动人心呢?
...

例文⑥《放飞心灵》

黛蓝的天幕中,一颗心长着翅膀,在自由地飞翔,穿越时空——

庄子如风

他是一阵风,就这么荡着,会扶摇直上九万里,无拘无束。“庄生晓梦迷蝴蝶”,在梦中,他还是如蝴蝶般自由地穿越在人生的百花丛中。据说,齐王曾派两位大夫去请庄子来做宰相。当时,庄子手持钩竿,放飞心灵于青山绿水之间。使者来了,转告庄子,齐王“愿以国事相累”。可如风般自由不拘的庄子怎么能让心灵有所累呢?他就这么轻轻地将自己比喻成一条蚯蚓,他说,吾将曳尾于涂中。蚯蚓的自由是曳于涂,庄子的自由,是让心灵如风般地飘荡于宇宙间。

陶潜如云

他是一片云,淡淡的,轻轻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恬淡,悠闲。他的心摆脱了世俗的利益,如云般鸟瞰一切功名利禄的尘埃。他的心融了,融成一片桃花林,一条清澈的小溪,构成了一个自由而优美的桃花源。云儿自由地行,踱出了一个生命的超脱,那是由于云儿有一个自由的心灵。陶潜如云,自由的心灵让他的人格放出异彩。

志摩如霞

他是一片霞,红得耀眼,红得让人心震。有时,他“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心灵超脱;有时,他满脸胡须,奔向大自然的怀抱。他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道,“你不妨摇曳着满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苔藓”,到大自然中去。他本身就是这样让心灵自由的。他还写道,天真只有在澄静的日光下才会像含羞草一样绽放。天真是心灵的一种原始状态,只有自由的心灵才拥有它。

……

那个长着翅膀的心灵自由地飞呀,那是我的。我是一株嫩青的小草,长在不显眼的角落。可小草的心灵挺自由,它飞越重山万岭,为远处的大海而心动;它直上万里云霄,为天尽头的一颗孤星而心痛;它融入广阔无边的书的世界,为生命的多姿多彩而心跃;它潜入绝妙的大自然,为美丽而心跳。

……

黛蓝的天幕中,一颗心长着翅膀,在自由地飞,它在求索——

自由的心灵!心灵的自由!

 

[简评与赏析]这是一篇以“心灵的自由”为话题的高考模拟作文。文章紧扣话题,材料来自课本但又不拘泥课本,在课本材料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这就推陈出新了,这为高考作文选材提供了一种借鉴。文章结构简单新巧:开头和结尾巧妙照应写自己,主体段落三个人物,三个小标题,这也为高考作文提供了一种“投机取巧”的结构方法。文章的语言流畅而飘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开头的“真”与“新”
2012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00例
《触动心灵的____________》写作指导
「备考秘籍」来看看议论文偏爱的素材长什么样,你选对了没?
特级教师全面揭秘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看完高考作文至少提高10分!
2013年高考模拟命题作文“无需太多”写作导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