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为教育,自我做起! 第六周周总(4.1-4.7)
行为教育,自我做起! 六
第六周周总(4.1-4.7)
前言:我认为在生活中要做的最重要的两件事情:
1、      感恩。
因为感恩能让自己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根据“能量相互吸引法则”,怀有感恩之心,同样也会吸引更多的感恩到你身边,别人也会对你施行更多的帮助。所以在生活中,感恩是比较重要的。
2、      反思、总结。
《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既然古圣人都每日三省吾身,更何况我们还远远不如他们呢?难道不该进行自我反省吗?同时我也认为,我们也只有通过进行自我反省,总结,才能发现自己的愚痴,然后面对它,把它丢掉,最终我们才能改变、进步和提高,才能变得更加智慧。
以上两点也是对我提升最有帮助的两点,同时在以后的周总过程中也会更多的去关注这两个方面的。
一、   这周我要感谢的人
1、      感谢人文学社给了我自我锻炼的机会
这周在给社员整理学关于学社的基础阅读过程中,一共两本基础阅读总共接近700页,从最开始的资料收集、排版到最后的确定打印模板,自己在这上面花费的时间不低于20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怎样去收集资料,怎样去排版页面,懂了如何打印等等。虽然自己为此付出20多个小时,但是我也收获的很多宝贵的经验,最重要的是给社员们整理了资料,打印了书籍,而通过文字书籍又能传播更多的智慧。所以我要感谢社团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
2、      感谢子爽和马乾为大家搬运书籍
由于书籍数量比较多,重量相对也比较沉。又因为一些原因部分组长也不能够过来领各小组的书籍。所以子爽、马乾和我分摊了剩下的书籍,各自带回宿舍,以待发给组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感谢子爽和马乾为组员搬运书籍。
3、      感谢复印店的老板为大家打印书籍的辛勤劳动
4、      感谢这周在讨论课中大家给我带来的欢乐和智慧
讨论课本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虽然前几次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稍多一些,但是在我给大家分享的过程中,组员也总是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时也总能给我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提问。在这其中也增长了自己的很多见识,也意识到了从多角度的去看待问题。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也收获了不少的欢乐和智慧,所以在这里感谢组员,感谢所有参与讨论的人员…
5、      感谢《少年派漂流记》的导演,给我们带来了意境这么丰富的影片
在这部电影当中其中给大家讲了三个故事:
一:人与虎的漂流是虚幻的;
二:母亲的真实下落被隐瞒;
三:是派吃了自己的母亲
关于这个影片,导演为大家诉说的三个故事中孰真孰假,其中马伯庸在影评这样说道:“李安把第一个故事描绘得极为精美,对第二个故事却吝啬到一个镜头都没有,对第三个故事甚至只肯用隐喻来承载。他把现实包裹在美好的糖衣之内,又在现实里放入残酷夹心,递给大家。作家和保险公司相信了第一个故事,派本人相信的是第二个。至于观众愿意剥开几层糖纸,则取决于他们自己。
所以这个电影也就适合不同层次的人群,只是看你愿意剥开几层糖纸…
二、   这周我所分享的内容
1、      赞美,支持、肯定,多一些,总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反者道之动)!
人都有一种倾向:会依照我们给他们的性格去生活。如果对一个孩子说他很笨拙,他就会比从前更加迟钝。反而赞美他的礼貌,他的态度将会更加改进。和人相处时,假设已经成功地那样对待他,那么,在无意间,他就会开始表现出造成成功的能力。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帮助了别人(反者道之动)。在这里也展现了自己充满智慧的提高其能力的帮助。
2、      在讨论课上协助大家清醒客观的认识自己人生目标问题
其中开始的时候先给大家分享了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世界上有3%的人有明确的长期的目标,有10%的人有明确的短期目标,剩下60%的人有模糊的不明确目标,27%的人没有目标。
大家在听到这项研究之后,自我感觉良好,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在那个10%、3%之内,都认为自己有目标,有理想。可是在经过我的一番细问和质疑之后,大多数人也都转变了之前的想法和态度,大多又感觉自己在27%的没有人生目标的行列,少数在60%之内。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很多人都不知道目标还可以有人生目标、生活目标和职业目标之分(其实在我看到刘老师分享的文章之前,我也是不知道的,感觉很不错就给大家分享了…),也不知道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生活目标服务于人生目标,职业目标服务于家庭目标。),在生活中这三者之间又该如何践行、做到“合一”呢?
讨论课之后,大家都似乎有点迷茫又似乎有点开悟,总之表情各异,真心的希望大家都能有些收获,好好的问问自己,毕竟识本心,才学有所益!
同时我想这也是我要给大家亦或其他人要传达、分享的一种理念吧。
3、      在石子爽的讨论课上我给大家分享了《与神为友》的一些片段
在生活中,有些人看似不知道,而且也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孩子。请抚养他们。
有些人看似不知道,而且知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愿意知道。请教教他们。
有些人看似不知道,而且自以为他们知道。这些人很危险。请避开他们。
有些人看似知道,而且不知道他们知道。这些人在睡梦中。请唤醒他们。
有些人看似知道,但假装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演员。请欣赏他们。
然后有些人看似知道,而且知道他们知道。别追随他们。因为如果他们知道他们知道,他们不会让你追随的。然而你要非常仔细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因为他们会让你们想起你知道什么。
在讨论课上给大家分享了这些内容,并且试着去引导他们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属于上面的这几类人,应该怎么去面对,才能对自己有更多的更好的等多的帮助。同时在大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也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这里面所蕴含的一些道理,我们又该如何去践行才能不被一些表象所迷惑。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了那份身(肉体)、心(精神)、灵(灵魂)三者合一的快乐。这也许就是我的这个“灵魂”寄居在我身上,在此生想要完成的任务吧!
4、通过一个图形分析什么是“顺者成人,逆者成仙”。
此图的中间,是不动之“一”(老子“得一”之"一"),是无极之太极。两边是一动后分出来的阴阳。阴阳之中,又自有自己的阴阳,又有自己的太极和阴阳平衡,阴阳之变无穷无尽。
道家说的:“顺则成人,逆则成仙”。就是此图的这种状态。
从中间出发,向两边走,就代表“体验”,代表“顺势”的“成人之路”,这是一条无穷无尽的不归路,是“为学日益”的丰富多彩之路。
从两边试图回到中间,代表“回归”,就是“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代表逆转人生体验,回归智慧本质的“成仙之路”,是一条“为道日损”的清净无为之路,代表“归根曰静”。是道家追求人生“得到更大自由的自在和清净以及解脱”之路,故称为“成仙”之路。
感悟、体会:回想自己过往的20余年的生活,感觉真是有点可悲可叹,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思想,更没有灵魂的存在。一切好像都是在别人的观念和经验中成长,很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对问题的看法。这20余年从一个婴儿状态到年龄上成熟的状态也在不停的向外求,对外面花花世界的向往、追求,也就是上面途中所说的,一条无穷无尽的不归路,被世间的种种表象所迷惑着,最终丢失本心。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从来不曾问问内心:自己的人生终点在什么地方,又要向何方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浑浑噩噩的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
当自己真正的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想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幸福与快乐”、“智慧与真理”吗?难道还有比这更更重要的事情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其中上面提到的“回归”的成仙之路,不就是这种状态吗?自由、真理与智慧的象征。也就是回归到人的本始状态,复归于婴儿!庆幸自己还能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状态,同时也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确切的规划出自己人生目标、生活目标和事业目标,也许只有当三者的目标合一的时候,才能让自己过程幸福快乐的人生!
5、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有关教育的)--《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 (1)- 出路 Education Education》话不多说,感兴趣的自己看吧(真实的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今的教育利益集团,同时希望大家在看的时候,能够多想一点,能够“一叶知秋”看出他所说内容的本质,再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 (1)- 出路 Education Education
三、   这周我学到了什么
1、      通过电影我意识到了什么作为一位家长的正确的教育方式
这周看了观看了《少年派的漂流记》,当然这个电影的内容非常丰富。我在这里谈一下我关注到了一个电影场景:
电影中的主人公“派”认为动物是有灵魂的,是通人性的。而父亲的观点正好享相反,认为动物是残忍的、不通人性的。由于孩子的倔强不认同父亲的观点,于是就亲自做实验尝试,自己拿了一块肉去喂食老虎,并且相信老虎只会吃自己手中的肉不会伤害自己。但是实验没有成功被父亲及时发现并制止了。然而父亲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批评、大骂和说教而是亲自用了一头羊放在那里测试老虎的本性。结果是羊被老虎毫不留情的吃掉了…
通过这个电影片段,我看到的更多的是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是打骂、说教而是通过行为进行教育他们。让孩子能够很好地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以及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将要给自己带来的后果。反观中国的家长,又是怎样做的?除了打骂、说教、严厉的批评和警告之外还有什么呢?同时这样做,又能使孩子从内心的去服从吗?恐怕大多是不会的,反而会更加的反叛。我想这也应该引起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刻总结和反思…
2、      能够与人更好的沟通、交流
这周在打印书籍的时候,很好的锻炼了我这方面的能力。说话、做事都变得更加的体贴,同时也更多的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考虑去与老板商谈价格问题。感觉这方面做的还不错。
四、   这周我有哪些表现了人文学社要求的身份
恒      整理书籍、排版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有时需要一遍一遍的不断修改,整理目录,校对页码等等。但考虑到这些书籍是要为大家所用的,五六十个人都要看这些资料的,如果自己整理的有所差错,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家的阅读效果。想到这里,自己也总是耐下心来,不断的一遍一遍的整理、校对,知道自己满意为止。在这里我认为我做到了“恒”,遇到困难没有放弃,不断地坚持了下来。
礼   打印书籍的时候,和老板的交谈、沟通的过程中,自己做到了“礼”:行为端正,语言得体,与人交往注重礼节,遵守社会公德。
五、   这周我有哪些没有表现人文学社要求的身份
恕   在这周讨论课的时候,由于准备的内容比较多一点,很多人在发言讨论的时候都没说到点上、问题的本质,很多时候只是在诉说一件事情,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很多时候我也就让他们说问题的本质或者帮他们梳理、总结出大致意思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压制”的成分,没有做到“恕”(胸怀宽广)。
改进办法:首先,讨论课回来之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先通过消息给他们道了歉,承认自己的不对。同时在下周的要讨论课上也会当着大家的面,给他们道个歉,总结反思自己。
同时以后也会好好地把握时间和分寸,准备的内容多讲不完就留到下次嘛!有很多东西你总是讲不完的,更何况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物极必反,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受害者模式  诚 信  《与神对话》中说:身体是不吸收酒精的。但是自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清明节,同学来了游玩。中午吃饭的时候,自己一开始了就说了自己是不喝酒的,但是同学还是一人来了一瓶(啤酒)。自己打心底也是不想喝的,但想到同学来了,不能不给“面子”(可以看出自己内心的虚伪)也不能浪费,于是就违背自己的意愿也就喝了。受害者模式,同时也不尊重自己的言行,自欺欺人,精神处于“分裂”状态。
同时清明节这几天,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味欲”也给自己买了一些零食(花生、瓜子…),五味使人之口爽,满足了自己的“味欲”之后反而伤害到了自己味欲,导致接连几天,舌头都很不是滋味…
这周由于清明节放假、天气等各种原因,也很少去练拳。毅力不足,也没有做到上周周总中所说的改进计划。
反思、总结  正视自己的内心,去面对它,坚持练拳、去掉自己的“味欲”。
六、   下周的改进计划
1、清心寡欲,正视自己的内心,有计划调理的生活。
2、不断总结、反思,尽可能的使自己保持在“静”状态,做到“合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耒阳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参评教师--廖外凤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我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历奇为本辅导理论指导下青少年成长小组
小课题成果积累、提炼的四个技巧┃成果提炼┃​2023年10月14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