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现代学徒制研究文献综述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近来对现代学徒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学徒制的内涵、类型、国际比较、西方学徒制及对中国学徒制的启示方面、实践研究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以便让更多的研究者对于现代学徒制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参与到其中,共同探讨这一热点问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研究文献 综述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类重点课题(GDJY-2014-B-a019)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其试点工作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深远意义。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非常流行、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什么是现代学徒制呢?“现代学徒制”中含有两个关键词:“现代”和“学徒制”。首先,是学徒制,然后是现代的学徒制。很明显,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1]。传统学徒制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学徒制则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与发展。

  叶东等将现代学徒制定义为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刘冉昕对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则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的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3]。刘群等指出,现代学徒制指的是融合古代学徒培训与学校教育,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技能进行培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4]。

  以上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很明显,也存在很大的共性:都认为现代学徒制离不开传统学徒制的影响,但是又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继承与发展;现代学徒制离不开校企深度合作,离不开教师和师傅的联合传授。

  二、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

  我国非常重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则提出“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并对现代学徒制的推进提出具体的思路。《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视程度。

  现代学徒制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多停留于形式上,导致职业教育发展出现困境。现代学徒制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二是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学徒制有助于提高学徒的技能技术水平,提高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有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探索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职业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工作情境实践的有效融合与互动;建立行业协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发展。

  四是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及均衡发展。目前,教育公平问题依然严峻,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发展不均衡。探索现代学徒制,鼓励农村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及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是有助于促进集团化教育发展。通过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

  三、现代学徒制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学徒制的专著不是很多。翟海魂的专著《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里阐述了传统学徒制、行业学徒制及近代各国学徒制的发展。徐国庆在《职业教育课程论》中分析了学徒制的历史、教育过程、学徒制中职业教育课程基因等问题。

  相对而言,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论文多一些。下面重点就相关论文文献进行综述。

  1.关于学徒制内涵的研究

  杨黎明[1]、刘冉昕[3]、刘群等[4]、李玉静[5]、卢超[6]等在论文中研究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叶东等指出,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2]。

  很明显,现代学徒制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它力图综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关于现代学徒制类型的研究

  一些研究认为,现代学徒制的类型包括中国学徒制、西方学徒制、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等。

  芮小兰在《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相同点为以职业实践为中心组织教育内容、严格的技术训练,不同点则在于学习结果好坏的评价标准不同、学习的方式不同、学习的知识类型不同[7]。赵志群等将新中国学徒制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至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至今,并论述了我国学徒制的现状及展望[8]。施刚钢等探讨的是中国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变化[9],毕结礼等探讨的是中国学徒制的历史与创新问题[10],崔铁刚则就新中国学徒制的演变进行了制度分析[11]。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清楚、更清晰地了解各个类型的学徒制,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学徒制的内涵。

  3.关于现代学徒制国际比较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熊苹的硕士论文《走进现代学徒制——英国、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研究》比较了英国、澳大利亚的现代学徒制,总结了英国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刘冉昕比较了澳大利亚、芬兰的现代学徒制,总结了其经验,得出了有益的启示[3]。刘群等比较了基于“双元制”的德国现代学徒制、基于“合作教育”的英美现代学徒制、基于“产学合作”的日本现代学徒制以及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我国现代学徒制,分别总结了各自的特点[4]。徐瑾劼从实施动机、培训框架、证书融通性、政府培训目标与资助侧重点、课程特色等方面比较了英国现代制与澳大利亚新学徒制[12]。翟海魂的专著《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选取了学徒制比较典型的国家加以比较,对传统学徒制度衰落的原因以及现代学徒制度继续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探究[13]。关晶在其论文中以历史和国际比较的角度研究了西方学徒制发展的特点[14]。

  关于现代学徒制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具体情况,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现代学徒制。

  4.关于西方学徒制及对中国学徒制启示方面的研究

  在所有探讨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中,这部分研究占了最大的比重。吴静等论述了英国职业教育传统学徒制的历史,从时代背景、地点、时间、实践主体、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知识类型、教育特征等诸多方面系统地比较了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探讨了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特点,最后给出了英国现代学徒制带来的启示:政府主导、创新制度;校企协同、集团办学;知识与能力并重;构建职业教育上下互通的体系[15]。刘冉昕在分析了澳大利亚和芬兰的现代学徒制之后,得出了对于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启示:法律法规保障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基础;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深化工学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陈德荣等研究了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总结了其主要特点:培训方式灵活,培训人员广泛。并探讨了对于我国职教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加强企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改革办学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发展集团化教育;课程模式要具有多样性[16]。关晶在文中探讨了法国学徒制的产生、开展情况、组织管理、教学实施,并总结了改革的特点及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启示[17]。

  这一部分的研究很有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毕竟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开展得非常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学习这些先进经验,有助于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

  5.关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研究

  这一部分主要是各院校、各地区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相关实践研究。朱克炜等研究的是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的情况[18],李存霞等探讨的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的情况[19]。关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研究与总结也应加强。只有不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总结,才能得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6.关于其他方面的研究

  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例如,关晶等关于现代学徒与农民工培训的研究[20],谢淑润等关于现代学徒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21]。

  综上,现代学徒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但是总体而言,相对于其重要性而言,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依然不足,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和实践,共同推进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顺利前行。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2]叶东,吴晓.中国式“现代学徒制”[N].中国产经新闻报,2013-11-21(02).

  [3]刘冉昕.国外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辽宁经济,2012(12):82-83.

  [4]刘群,元梅竹.现代学徒制的几种基本模式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4.

  [5]李玉静.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3(28):1.

  [6]卢超.基于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模式新发展[J].湖南农机,2013(11):276-277.

  [7]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4):216-217.

  [8]赵志群,陈俊兰.我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9-13.

  [9]施刚钢,柳靖.试析中国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变化[J].职教通讯,2013(25):54-59.

  [10]毕结礼,王琳.我国学徒制的历史沿革与创新[J].中国培训,2012(4):8-11.

  [11]崔铁刚.新中国学徒制演变的制度分析[J].职教论坛,2012(10):77-81.

  [12]徐瑾劼.英国现代学徒制与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6-177.

  [13]翟海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2.

  [14]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5]吴静,杜侦.英国职业教育学徒制变迁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2014(6):92-96.

  [16]陈德荣,马宏伟.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改革的启示[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5-7.

  [17]关晶.法国现代学徒制改革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13(4):104-111.

  [18]朱克炜,夏娟.现代学徒制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索[J].电子测试,2013(7):184-185.

  [19]李存霞,姬瑞海.产教对接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建设为例[J].职业,2014(14):24-25.

  [20]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与农民工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37-40.

  [21]谢淑润,夏栋.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13(8):42-43.

  (作者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学徒制须扎根于职教沃土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三大热点、两个重点关注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与现代职教体系构建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演进与现代思考
“现代学徒制”切中了职教发展的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